豆瓣9.3,中國人必讀的一本書

最近讀了一本書,關於中國的,看的過程回想起自己的經歷還是很豐富的。

小時候待過深圳松崗,體驗鄉土氣息,那邊的人更講究人情世故。

很有趣的是全村的人都是同一個姓,互相都認識,隨口聊天談到某個人就說,噢,這人我知道,隔壁村的某某某。

年齡大一點去了香港,是個大城市,一個陌生人的社會,就連鄰居也不知道是誰,見面也很少打招呼,大家唯一追求的就是效率,凡事都是求快。

接著又去了英國,體驗西方社會,其實和香港的文化習俗有那麼一點接近,但他們表現得更加友好親切,後來聽說只是習慣,是英國人紳士的表現。

現在到了上海,體驗到了內地的大城市,這裡同時結合了深圳松崗的人情和香港大城市的發達。

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英國的鄉村,因為他同時擁有鄉土的自然環境和現代人開放的思想。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叫《鄉土中國》,不要看這個書名帶有“鄉土”不太討喜,但這本書真的很適合現代社會的年輕人讀一讀。

豆瓣9.3,中國人必讀的一本書

因為中國發展太快了,短短几十年就從一個鄉土中國轉變成現代社會,而很多人還保留了鄉土的文化和習俗,自然就無法立即接受現代文化,而現代年輕人也自然無法理解鄉土文化。

例如我們的長輩,他們喜歡對晚輩評頭論足,喜歡好為人師,你讀完這本書就能夠理解為什麼長輩要這樣做了。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還在鄉土中國的時候,並不需要“文字”這個東西來傳遞信息,大家都是透過談話,而這在當時的鄉土中國最有效的方式。

為什麼最有效呢?

因為當時的社會基本就是一成不變的,每一代人都是紮根在有“土”的地方。

由於土地播種的限制,不能隨便遷移,所以很多中國人一輩子都活在同樣的地方,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同一塊地方周圍所有的人都是認識的,最後出現兩個結果:

1、長輩必須要透過語言的方式向晚輩傳遞信息,例如怎麼樣更好的在鄉土生活、怎麼樣尊重附近的鄰居、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等等。

這些長輩傳遞的信息,如果晚輩還是待在原本的鄉土,那基本已經夠用了,而且是很好用,所以長輩的建議就變得很有價值。

現代社會不一樣了,你無法預測未來會變得怎麼樣,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循規蹈矩的。

你將來擁有無限的可能,女生可以選擇讀研讀博、年輕人工作可以換來換去、結婚後也能做丁克族,加上人工智能的出現,再也沒有所謂穩定的生活和工作了。

總之,在鄉土中國的時候,長輩給你的建議是挺有用的,畢竟他們是土生土長,能夠預知你在同一塊土地的發展,而在現代社會就比較難了。

2、在鄉土中國更講究人情,因為同一群人長時間紮根在同一塊土地,有些事情你知道他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這樣信息就能夠在熟人之間得到了傳遞。

而現代社會又不一樣了,是一個陌生人的社會,很少人會從出生到老都在同一個地方。

就我個人而言,25歲就已經待過了上海、深圳、香港、英國,哪來這麼多熟人,自然也沒有這麼多“關係”可講。

但現代社會的好處就是有了文字的傳播,很多事情我們並不在需要透過熟人才能夠知道。

互聯網搜一搜,透過閱讀就能夠一清二楚,該有的餐廳、醫院、娛樂等等都具備。

在鄉土中國生個病,還要馬上去找隔壁的大夫,也許平時還要給大夫送送禮套近乎。

而現代社會直接去醫院就行了,唯一區別就是多付點錢,但平時也不用往醫院送禮了。

越是發達、法治完善、教育程度越高的地區,越不需要講究“關係”,更重要的是能力和公平交易。

所以你能看到90後00後已經開始慢慢少講人情了,不是因為沒有了情感,也不是因為冷漠,而是因為社會在進步,從“關係”替代成了“公平交易”。

以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非常建議年輕人和長輩都看一看這本書,瞭解一下當年活在鄉土中國的長輩和現代社會的小年輕,你就能更懂他們行為背後的邏輯,也就能夠彼此尊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