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别人也是关爱自己

韦唯在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多给别人一点关爱,就会温暖一个寂寞的心灵,就会给一个人带来许多的快乐,而自己也会从中感受到别人的快乐。

关爱别人也是关爱自己

爱,编织了我们这个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高贵品质的表现。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懂得关照别人,不仅是要懂得照顾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还应该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其他方面。

古代有两位农夫兄弟,共同耕种一块土地,粮食丰收后各自分取一半。当时,哥哥已成婚有子,弟弟还没有成家。一天晚上,弟弟想:哥哥结婚有了孩子,家庭负担重,应该把粮食多给哥哥一些。于是他起身把自己的一些粮食挪到哥哥的仓库里。哥哥也在想:我已经有家,现在有媳妇关心我,将来有孩子照顾我,而弟弟还是单身,应该为今后多存一些粮食。为此他起床把许多粮食挪到了弟弟的仓库里。第二天,他们发现自己的粮食一点也没有减少。于是到了第二天晚上,他们也同样这样做了;第三天晚上也是如此;第四天,他们碰面了,这时才发现,他们都很需要对方,关爱之情是多么的深沉。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上不可预测的困难而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帮助别人搬走脚下的绊脚石,实际上也是为自己搬走了绊脚石。接过别人的包袱,减轻别人的负重,有时正好能平衡自己肩头负担的分量。由此,关爱他人,如同关爱自己。

关爱别人是一种美德。如果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就应该本能地伸出援助之手,当自己有难时,肯定也会得到他人的援助。这是一个最强劲的连锁反应。

一个阴雨密布的午后,大雨倾盆而下,行人纷纷逃入就近的店铺躲雨。这时,一位浑身湿淋淋的老妇,步履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看着她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衣裙,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不理不睬。

只有一个年轻人热情地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但是,她的脸上明显露出痛苦的神色,因为雨水不断地从她的脚边淌到门口的地毯上。


关爱别人也是关爱自己


正当她无所适从时,走来一个年轻人:“夫人,您一定有点累,我给您搬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一会儿。”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了谢,并随意地向他要了张名片,颤巍巍地走了。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指名要求这位年轻人前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并让他负责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任务。詹姆斯震惊不已,匆匆一算,只这一封信带来的利益,就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当他以最快的速度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才知道这封信就是几个月前曾在自己商店躲雨的那位老太太所写,而这位老太太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母亲。

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毫无疑问,当菲利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经是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22岁。

不久,菲利应邀加盟到卡耐基的麾下。随后的几年中,菲利以他一贯的踏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左膀右臂,在事业上扶摇直上、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耐基的灵魂人物。

关爱别人也是关爱自己


生活中要学会化敌为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奇妙,有些友谊维系一生,有的则缘尽而散。有些友谊的褪色主要由于志趣各异或关山阻隔,但有些关系的逆转则是由于分歧没有处理好,产生误会闹出矛盾便彼此不再往来,甚至视为怨敌。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意味着你要喜欢所有的人,也不意味着你要和所有相识的人都成为知心朋友,那就应当细心照料这种友情。

我们每个人已经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好比一座大谷仓。本来坚固牢靠,但如果长年累月无人照料整理,那么风雨的侵袭、裂缝的扩大,就会造成隐患和危机。一旦遇到大风暴雨,它就会突然坍塌,变成一堆废墟。当你捡起旧椽木察看,你会发现,就某一根木头来看很可能还很结实,但联结榫头的木钉腐烂了,就无法把巨梁连接起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不论多么坚强、能干、有成就,仍要靠自己与别人的良好关系,才能保持和发展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友情是需要细心呵护的,就像谷仓需要照料一样。想说而没有说的话,想打而没有打的电话,想参加而又终于没去参加的聚会;辜负过别人的信任,争执后没有和解,为一桩误会或一点分歧而心存芥蒂——这些犹如渗进谷仓的雨水,腐蚀、削弱了木梁之间的联系。好的谷仓,本来只须花很少工夫稍加照料,就可修整完好,如若不加重视修缮,到头来也许只有重建了。

总之,我们重视和善于交际,也包括重视和善于重修旧好和化敌为友。做到这些当然需要抓住时机,掌握方法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主动争取,运用心理策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才能掌握时机和技巧。

在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敌人可以关怀释之,而不必耿耿于怀,必当回报而后快。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冤家宜解不宜结”,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互不忍让,必将使矛盾激化,冲突升级,加重双方的对抗心理。即使一方凭借权力或武力去压倒对方,那也只能造成压而不服,或面服心不服的状况。而高明的方法应该是克己忍让,对对方礼让三分,让事实来“表白”自己。一旦你这样做,你的高风亮节必然会使对方羞愧不已,令他从心底去佩服你的度量。这样做,常常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为友,你不仅不会失去名望,而且还能获得真诚的拥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