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豬做到這12條,可保豬不生病

1、維修豬舍

冬季必須用木板、草簾、塑料布、草捆或草袋子等遮蓋物將豬舍各處的漏風處堵嚴實,以防止圈內的鼠洞、裂縫、缺口、破頂等風口吹進“穿堂風”和“賊風”。但要在豬舍內留有窗戶和通風孔(通氣孔可留在至少距地面1m以上高處),及時通風換氣。

2、圈舍扣棚

塑料棚透光性好,能聚溫,能有效提高舍溫5-7℃左右,同時塑料棚又有投資少、製作簡便、見效快等特點,因此初冬應在圈舍內扣建塑料棚。塑料棚的搭建應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可扣建脊形、傘形、拱形或單坡向陽式的塑料暖棚。同時應在向南一方留一通風窗,及時通風換氣。

冬季養豬做到這12條,可保豬不生病

3、適密飼養

在冬季,一般情況下豬舍內的養豬頭數可比平時增加1/3-1/2,讓豬互相以體溫取暖,加之豬多散熱多,就能提高舍溫。

4、加保溫層

在封閉式的豬舍天棚加保溫層,棚內加鋸末和稻殼,地面鋪乾草或軟秸稈。在天棚適當處留一通風口,以排出舍內氨氣與潮汽。最好是給豬做上發酵床,發酵床不但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主要是讓人省心。發酵床墊料的主要作用是分解糞便的,用了之後沒有糞便,也沒有臭味,完全可以達到零排放無汙染。

5、保持乾燥

空氣是一種導熱物質,而且越潮溼其導熱性越強,圈內豬體內的熱量發散得越快。一旦豬體發冷,豬就會互相擠堆,易被擠傷或擠死,疫病也會乘虛而入。因此,豬舍要做上發酵床給豬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以促進冬季育肥豬的生長髮育和健康。發酵床的製作方法:益富源發酵床菌種+鋸未稻殼農作物秸稈等拌勻後,鋪在豬舍內就可以了,厚度在60-80公分。

6、小豬鋪床

一般地區使用發酵後,冬季就不用在給豬採取保溫措施,如果不做發酵床,為了保證生豬正常生長髮育,冬季多數養豬戶用煤給豬舍增溫保暖,供暖時要緩慢升溫,嚴禁突然增溫,導致管道發紅引燃易燃物。但要嚴防CO、CO2、NH3中毒,要採取間隔對開窗戶換氣,以人在圈舍工作時不嗆眼、不頭暈、不噁心為宜。

7、精心喂料

在配製豬的日糧時,應加大能量飼料的供給量,如高粱、玉米等,同時要飲用溫水,飼料經益富源粗飼料發酵劑發酵後再飼餵,供給量要足,以增強抗寒和抗病的能力,以促進豬之冬季快速增長。切忌突然變料,若需變料,要有過渡期,加量和改變飼餵時間也應逐漸緩慢改變。另外要防飼料黴變,防止飼料中毒。

8、增加喂次

增加喂料次數的目的是相對增加採食量,以填補由於溫度低造成豬體內脂肪、肌肉代謝產熱造成的體重虧空。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採取自由採食。定次飼餵的地方,可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可在原來飼料能量水平的基礎上提高10%左右。大豬低點,小豬高點。小豬可添加油脂類高能飼料,大豬可加大玉米等普通能量飼料在配合料中的數量。

9、供足溫水

豬對水的需求量很大,對水的需要很重要。要經常不斷地供給溫熱清潔的飲水,既防病患又保豬需要。採取自動供水的養殖戶,每天早晨應在喂料前邊抽水邊放水管裡餘水,直到水管裡放出的水溫和井水溫度相差不大為止,換完水後,再開始喂料。

10、喂益生菌

冬季可在豬飼料中或飲水中添加益富源動物食用益生菌,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生病,精神好,賣相好。

11、防止咬架

冬季青飼料較缺乏,豬出現咬架惡癖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要在飼料中補給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另外,要對豬進行強弱分群和大小分圈管理。

12、注意防病

冬季氣溫低空氣乾燥,豬的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等很容易發生,為了保證生豬生產的健康發展,必須經常保持圈清潔、乾淨、衛生,定期不定期地進行圈舍清洗消毒或噴藥消毒,注射疫苗,適當添加藥物保健,對個別病豬要及時隔離及時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