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逛街的?回到唐、宋,一同領略逛街的樂趣

  • 引言:

儘管現在電商越來越發達,實體店的生意大不如前,但這並不意味著實體店就會完全消失被電商取代。線上購物有線上購物的方便和樂趣,同樣的,實體店購物也有它獨有的樂趣。比如說當你去某個地方旅遊的時候,自然會想領略一下那個地方特有的小吃,步行街、購物街、小吃街等等這些地方就成了最好的去處。很多特色小吃要在做好的當時,以及所處的環境中品嚐才能享受到它特有的風情味道;再比如買衣服買鞋子,在網上買的衣鞋子服再好看,也總是不如自己在實體店裡自己親身試穿來的效果明顯;還有情侶之間在步行街約會,手挽著手東走走西逛逛;父母帶著孩子一家幾口其樂融融逛超市等等這些都是線上購物所無法給予的快樂和體驗。也就是說實際逛街和雲逛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

那麼古人們科技落後,物流落後,是無法享受到電商的樂趣的,但並非只有現代才有集市,古代仍然也有。儘管在不同的朝代,對於市集的規定都不盡相同,但是這絲毫影響不了古人們出門逛街的性質,並且由於時代不同、習慣不同、生產力不同,我們可以領略到一種與現代截然不同的逛街樂趣。另外論購物剁手的話,古人們可是絲毫不遜色於現代人的。尤其是自唐宋開始,絲綢之路的開通帶來了唐宋的繁盛,因此我們今天便以唐宋為主。

古人是如何逛街的?回到唐、宋,一同領略逛街的樂趣

  • 在唐朝逛街,遠比想象中要樂趣多多

《周禮》中記載:"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陽而市,販夫販婦為主"。這段話的意思是白天,是商人之間的大生意,而晚上則是小買賣。這是我國最早的關於集市的記錄。儘管在各朝各代都會有市集,但要論起繁盛,只能自唐朝開始說起。這個時期的長安城,就好像一塊兒被整齊的切成很多小塊兒的豆腐。其中稍微小一些的,是百姓居住的坊;稍大一些的,就是專門的商業區,市;再大一些的,就是皇宮了。市只有兩個,一個東市,一個西市,並且都被坊所包圍。

唐朝的坊市制度是極其嚴格的,坊只能居住、市只可交易不可民居。因此要逛街只能去東西兩市,這兩市也有所區別,如果用現代話來形容的話,西市就是一個大型的超市,便宜是它最大的特色;而東市則是一個大型的商場,既有便宜的,也有貴的奢侈品。當晨鼓橋響,門吏打開城門,跟著自各地而來的車旅,你便可以進入市。假如你去的是東市,你會看見一條寬近三十米的大街,街旁栽種著槐樹和榆樹。

古人是如何逛街的?回到唐、宋,一同領略逛街的樂趣

古代集市

假如天氣太熱你走的累了,便可在樹蔭下歇息。在這些樹的下方,是特意修建的排水溝,這樣即便是下大雨路面也不會積水了。這樣的大街,東市裡一共有四條,按"井"字排列,橫向兩條,豎向兩條,一共將整個市劃分成了九個部分。位於中間的三個部分,分別設了常平倉、市署和平準署。第一個是國家的糧倉,用來幹嘛的就不用說了;後面倆一個是管理市場的,一個是管理物價的。

沿街望去,到處都是掛著各色招牌、旗子的店鋪,可以說是應有盡有。有賣筆的、賣肉的、賣絲綢的、租驢子的、賣鐵器的、印刷店,當然了還有酒鋪、飯館等等。這些都是在大街上一眼就望得到的店鋪。在那些小巷子裡,不起眼的地方還隱藏著一家家小店。不要小看這些小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只要你夠細心、夠耐心,完全可以淘到很多性價比超高的小玩意兒。東市之所以會有貴的奢侈品是因為這個市離達官貴人居住的坊離得很近。如果作為平民百姓來講,想要享受逛街,那還是得去西市。

古人是如何逛街的?回到唐、宋,一同領略逛街的樂趣

唐朝集市

西市和東市的格局區別不大,只是整體面積沒有那麼大而已。但是這裡的物品種類卻要比東市豐富的多,這就要感謝那些胡商了。胡人是對從西域那邊來的人的統稱,經商的胡人便被稱作""胡商"。這些人輾轉在絲綢之路上,帶著天南地北各處的貨物來到長安,價格卻並不很高。並且他們不僅賣東西,還開酒肆,葡萄酒、龍膏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在西市你可以真實地體驗到這種豪邁悲壯之感。當你走在西市的大街上,可以去首飾行珠寶行買首飾、可以逛一逛日用雜物店、大衣行、帽行。

如果嘴饞了可以去茶樓、飯館、果子行、魚行;還有藥行、碳行等等。總之一句話,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賣不了。想象一下,挑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約上三五好友來到西市,東逛逛、西轉轉,逛的累了,就去一家酒坊,品嚐著異域的美酒;欣賞著充滿異域風情的胡舞。興致所至,還可以附和高歌一曲。難怪李太白在總在詩中描繪這場景:"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古人是如何逛街的?回到唐、宋,一同領略逛街的樂趣

集市圖

儘管宵禁嚴格,可是對貴族卻沒有這麼多的限制,並且在某些特殊的節日普通百姓也是可以盡情遊玩的,比如上元節。在上元節這天,到處都是張燈結綵,燈火通明,還可以放燈。你可以親身體驗到什麼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整個人都宛若置身在滿天星輝的夢境之中。除了賞燈以外,還可以逛街,街上到處都是擺攤的,吃的喝的用的穿的玩兒的應有盡有。還有各種各樣的民間活動,讓你完全不想回家。

  • 宋朝的街市,比唐朝更加繁盛

早上起床之後,洗洗臉刷個牙,再畫個美美的妝,就該吃早飯啦!如果不想自己在家做的話,也可以出門去買早餐吃:什麼灌肺啦、炒肺啦、粥啦、饅頭啦等等。宋朝可是一個吃貨的天堂,美食多的數不勝數。《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場景當中,有近一半的建築物都是飯店。在《東京夢華錄》當中記載了相當多的美食:曹婆婆肉餅,蹄子清羹、筍威混沌、煎鴨子、灌漿饅頭、王樓梅花包子,東坡肘子,東坡肉,炙羊肉,烤生蠔,光聽著就讓人流口水,並且宋朝時還出現了火腿。是的,這個時候已經有火腿了!在《格物粗談·飲食》中還詳細記載了火腿的做法:"火腿用豬胰二個同煮,油盡去。藏火腿於谷內,數十年不油,一雲谷糠"。

古人是如何逛街的?回到唐、宋,一同領略逛街的樂趣

人流如織

除了好吃的以外,宋朝還有很多飲料!尤其是在夏天天氣熱的時候,我們都會想來一杯冰冰涼涼的飲料或者是吃冰淇淋來消暑,宋朝也發明了具有時代特色的冷飲。像是雪泡豆水啊、甘豆糖啊、荔枝膏冰、白醪涼水等等。有一種叫做"冰雪冷丸子"的冷飲,用黃豆和砂糖做的,再加入蜂蜜、砂糖,最後再浸入冰水。吃到嘴裡冰涼甘甜,那叫一個美味!而且說到美食就不得不說酒樓和夜市。宋朝的酒樓可是和現代一樣,扎堆兒。規模最大最高的酒樓,據說還可以俯瞰到皇宮。宋朝人尤其喜歡吃羊肉,因此研究出了各種吃羊肉的方法:用碳烤,用酒煎,慢慢燉等等。

肉食當然不止羊肉,還有雞鴨魚鵝兔,就連鱔魚在當時都是一道美食。還有各種各樣的時令水果,蜜餞點心。不要以為奶油是西方獨有的,宋朝的時候已經掌握了從牛奶中分離出奶油的技術。並且還以此做出了很多點心,比如一種叫做滴酥的蜜餞點心。除了好吃的以外,在購物方面還是和唐朝差不多的,賣的都是衣衫首飾,盆栽花卉,總之一句話:吃的,喝的,玩的穿的什麼都有。

古人是如何逛街的?回到唐、宋,一同領略逛街的樂趣

人流如織

《鐵圍山叢談》中記載:"天下苦蚊蚋,都城獨馬行街無蚊蚋。馬行街者,京師夜市酒樓極繁盛處也"宋朝的市之所以能夠如此繁華自由,是因為宋朝取消了坊市制度,所有的圍牆被推倒。並且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已經廢止了唐朝的宵禁制度,無論白天黑夜男女老少皆可自由出入,所以這些飯店飯館幾乎都是24小時全天候營業的。在宋朝的時候,蹴鞠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項國民運動,所以當你走在街頭巷尾到處可見踢著蹴鞠的孩童或者是成人,所以宋朝的夜市比之唐朝要更為繁華。假如你在街上逛累了,就可以找個地方休息一下,要麼在酒樓裡,要麼去茶館裡。

如果想去更熱鬧的地方,那麼就可以去勾欄瓦舍坐一坐,這裡既可以喝茶吃點心,又可以看看節目。這裡的節目種類相當多,有跳舞的、有講故事的;有唱雜劇的,演傀儡戲、影戲、雜技、散耍的等等。而且讓你更加沒想到的是,宋朝也是可以叫外賣的。如果你晚上外宿不歸,想要吃個宵夜,還可以叫個外賣送到你所在的旅館裡。宋朝的街市之繁華是唐朝所無法比擬的,夜市接早市,一天二十四小時營業午休,任何時候出門都有商店小攤在營業。遇上春節、元宵節、七夕節這樣的節日,就會變成大型的"購物節",古人們剁起手來,與現代人相比也是不遑多讓的。

古人是如何逛街的?回到唐、宋,一同領略逛街的樂趣

人流如織

  • 小結:

儘管古人們的物質生活的確沒有現代這樣豐富,娛樂休閒活動也不如現代多,但是這並不影響古人們打發時光。宋朝的夜市繁華,連身居皇宮之中的人都感到無比羨慕,想要去逛一逛、看一看、玩一玩。到了明清時期,街市發展的更為繁華,但是比之從前更多了一份秩序。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統治者們已經摸索出了管理模式;在有效的管理之下,市集就變得更加有序。為了維護市集的秩序,晚清政府甚至學習了西方,引進了西方的管理制度。有專門的機構和職位來管理市集,這個時期的夜市和我們現代的夜市已經十分接近了。

縱觀歷史,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了市集的雛形。因為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了交易這個行為,有交易自然就要有交易的場所。最開始的交易場所並沒有如後世一樣,有如此大的、有序的規模而已。

參考文獻:《鐵圍山叢談》,《貨殖列傳》,《舊唐書》,《新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