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研究」區塊鏈博弈論--點對點系統的激勵博弈設計

通證治理機制

優秀的通證治理機制需要符合以下三點:

  • 擁有明確的創造價值
  • 隨著協作規模增加,邊際效率遞增
  • 通證設計顯著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

(備註:此處引用孟巖老師觀點)

「獨家研究」區塊鏈博弈論--點對點系統的激勵博弈設計

創造價值

什麼是價值?人類生產活動,從古到現在,不斷重複相同的規律。技術進步,促進交易,經濟進一步繁榮。每次生產力技術提升過程,帶來交易摩擦成本降低,促進消費,利潤增加,帶來價值。

還有一種價值是,人類主觀上的認同產生的價值。人們對某一特定物產生強大的共識,這一特定物被人們賦予價值。而不是因為生產力升級而帶來的價值。例如黃金、奢侈品、名貴酒和比特幣等等。

Alita創造的價值來源於,降低計算資源交換的摩擦成本,提升了生產力,促進消費者為技術提升帶來的價值而買單。

Alita本身是創造價值,而不是很多項目依賴拉人頭去創造價值,這是龐氏騙局。礦工貢獻計算資源,提供給計算資源消費者。

在Alita的經濟博弈系統中,各個角色都在創造價值,達成帕累托最優。

「獨家研究」區塊鏈博弈論--點對點系統的激勵博弈設計

博弈模型

在普通礦工在貢獻算力的過程,不難發現 p2p節點信任建立過程具有以下特徵:

a)節點行為的有限理性。 因為節點之間的博弈往往是複雜的多個節點之間的博弈,即某個節點在決策時,不僅要考慮參與協作後自己與所有同它有利益關係的其他節點博弈,還要考慮其他節點也進入後雙方的博弈。 因此,這一博弈過程使節點表現出有限理性 。

b)博弈的重複性與非零和性。 節點之間的協同競爭博弈通常是一種非零和博弈,即博弈的各方節點之間可以實現雙贏或多贏,並且這種博弈往往是多次重複進行的,各方的博弈行為一般不會改變其博弈結構,彼此都可以看到對方過去的行為。

c)節點內部任何一個節點的行為往往是對前期與之存在博弈關係的節點行為的最佳模仿,即博弈節點參與者並不能完全正確地判斷自己行為的得失,但它知道前期利益相關者的行為得失。 於是模仿前期的最佳行為也就是它的最佳策略。

P2P 網絡中的理性自私用戶,一般情況下總試圖多使用別人的資源,少貢獻自己的資源。也就是說,網絡中節點採取自私策略是為了贏得更多的利益。如果在網絡中有一種激勵機制,能使得節點採取自私策略將減少其所得利益,那麼也就能有效地避免節點自私行為的產生,並保證交換中的公平性以維持網絡中 P2P 的資源共享。充分考慮端節點對將來利益的期望,制定了相應的行為規範準則作為懲罰自私節點的依據,從而約束自私節點。

Alita利用Token激勵,來增加礦工對未來的收益期望。對於礦工節點,如果想要獲取Token或者其他貢獻者的資源,未避免陷入困境,在無有效約束的自組織管理下,礦工採取不協作策略。Alita的治理機制是,礦工獲取Token收益的前提是,貢獻出資源,且在產生計算驗證,並且完成的任務越多收益越多。

在這樣博弈環境下,其他節點對該節點進行模仿,因為前期參與節點獲益情況的影響。模仿前期礦工也是最佳策略。因此Alita的計算網絡會越來越強大,參與的節點會越來越多。

Alita對任意礦工節點設立門檻,每個VCU抵押相應比例代幣,且具備最低標準的計算資源。為了避免自私礦工節點拒絕服務,未給其他節點貢獻資源。對應情況對其抵押幣進行懲罰,促進節點往合作共贏的模型發展。Alita的設計符合“雪堆”博弈模型。

雪堆博弈又稱為鷹鴿博弈或者小雞

博弈(Chicken Game),是另一類兩人對稱博弈模型,描述了兩個人相遇時是彼此合作共同受益,還是彼此欺騙來相互報復。它揭示了個體理性和群體理性的矛盾對立。可以這樣來描述雪堆博弈: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兩人相向而來,被一個雪堆所阻,假設剷除這個雪堆使道路通暢需要的代價為c, 如果道路通暢則帶給每個人的好處量化為b。如果兩人一齊動手鏟雪,則他們的收益為 ;如果只有一人剷雪,雖然兩個人都可以回家,但是背叛者逃避了勞動,它的收益為 ,而合作者的收益為 ;如果兩人都選擇不合作,兩人都被雪堆擋住而無法回家,他們的收益都為 。這裡假設收益參數滿足下面的條件: 。雪堆模型與囚徒困境不同的是,遇到背叛者時合作者的收益高於雙方相互背叛的收益。因此
,一個人的最佳策略取決於對手的策略:如果對手選擇合作,他的最佳策略是背叛;反過來,如果對手選擇背叛,那麼他的最佳策略是合作。這樣合作在系統中不會消亡,而與囚徒困境相比,合作更容易在雪堆博弈中湧現。

在Alita博弈模型中,任意兩個節點拒絕服務,都會受到抵押幣懲罰。這樣只有合作共贏才是節點在理性判斷下的最佳策略。整個過程都是由節點隨機,自由且自主的進入和退出。然而退出前提是,每有正在進行的計算任務,如果強行拒絕服務,還是會對抵押幣進行扣除,進行懲罰。

在Alita的治理機制中,礦池節點和礦工是非零和博弈模型。礦池節點的收益依賴於礦工挖礦產生的10%,而礦工依賴於礦池節點的給予好處,例如技術輔助,算力規模大吸引更多的計算任務。對於礦池節點同樣需要抵押,避免礦池節點拒絕服務而影響網絡質量。可以招募第二批5個節點特權,可以優先釋放1/5的抵押金額,釋放要求兩種方式1:可以通過第二批招募實現2:可以通過直接招募礦工達到一定量級實現。擁有ISV特權,就是系統技術集成商,每筆通過ISV發展的企業客戶,每筆計算業務,給予返傭,但是是鎖定延遲一週發放返傭,每天按比例釋放。如果該超級節點沒有技術能力,可以成為服務商。每發展的企業客戶,產生的每筆計算訂單,給予返傭,釋放規則同上。

邊際效率

Alita網絡的網絡價值是聯網節點數量的平方成正比。

管理成本

Alita網絡管理成本完全趨近於零,在博弈模型的驗證下。加入的節點越多,互相約束博弈情況就越多。節點忠誠度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