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6次南巡,6次祭拜朱元璋,康熙:明朝不是我們滅亡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經無數皇朝更迭,從夏商到清末,不知歷經了多少皇帝,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那些歷代明君了,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再到唐太宗,明太祖,然而,在最後一個皇朝之中,若論明君,那非得康熙大帝莫屬了。

康熙6次南巡,6次祭拜朱元璋,康熙:明朝不是我們滅亡的

康熙的“明”在哪?

康熙,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定都北京後的第二位皇帝。似乎古代許多雄才大略的皇帝幼年時期都是不平凡的,如秦始皇年少在趙國當質子,漢武帝年幼被梁王皇太后所欺,其實,康熙皇帝幼年時期亦是形勢嚴峻。

康熙皇帝八歲繼任帝位,當時朝內有權臣鰲拜爭權奪利,朝外更是形勢更是錯綜複雜,三藩、明朝餘臣、臺灣、乃至於蒙古俄國都對著大清皇朝虎視眈眈。然而面對如此險惡而嚴峻的形勢,康熙皇帝在幼年時期就通過隱忍積攢實力,重用能臣,一舉挫敗權臣鰲拜的勢力,出兵後收復臺灣,平定三藩,遠征鄰國,他的雄才大略與勵精圖治為後來康乾盛世的到來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康熙6次南巡,6次祭拜朱元璋,康熙:明朝不是我們滅亡的

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一生之中做出了無數對清朝發展有利的舉措,仁政治國的政策讓整個國家的國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一直到晚年才出現了吏治敗壞現象,其中一大原因則是因為一眾皇子對於廢太子之事而引發了一些爭議,演變成了後世赫赫有名的九子奪嫡的故事,因為這種養蠱似地培養方式使得康熙大帝英明一生的晚年政治上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影響。

康熙6次南巡,6次祭拜朱元璋,康熙:明朝不是我們滅亡的

康熙6次南巡的原因

據記載,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長壽的一位皇帝,從他八歲繼承皇位到駕崩一共歷經了六十一年之久,期間,康熙皇帝前前後後一共有過六次南巡,最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六次南巡之中,每一回康熙皇帝都會選擇在南京祭拜明太祖朱元璋這位前朝的開國皇帝。從行為本身上看,今朝的皇帝去祭拜前朝的開國皇帝這樣的行為絕對令人疑惑不解,這更是在歷朝歷代都沒有過的事情。不過,其實認真去探究其中不難發現其中的緣由。

康熙6次南巡,6次祭拜朱元璋,康熙:明朝不是我們滅亡的

首先,從個人的原因分析,朱元璋身為一代開國皇帝,本人從微末中崛起,在元蒙的殘暴統治之下,由一介乞丐之身揭竿而起,率領漢族百姓推翻元蒙暴政,後勵精圖治選賢任能讓漢族百姓重新過上了好日子,這樣的皇帝本身就為人所推崇。

其次,則是從政治因素上看,要知道當時清兵入關並沒有多久,當時的漢族百姓依舊心向漢人明朝,各地“反清復明”的勢力不在少數,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天地會”這樣的民間勢力了。康熙皇帝早就看出了武力統治不可長久,所以為了穩固自己清朝的統治,康熙皇帝親自祭拜明太祖朱元璋這一舉動則在釋放著一個親漢的政治信號,對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統治,收復漢族百姓的人心,消除漢族與滿族彼此之間的隔閡有著巨大的意義與幫助。

康熙6次南巡,6次祭拜朱元璋,康熙:明朝不是我們滅亡的

最後,也是為了宣告清朝滿族入關繼承明朝成為中原地帶統治者的正統性,讓世人知曉,清朝並非入侵者,而是大明皇朝的繼承者,真正毀滅明朝的是亂臣賊子李自成這樣的逆賊,他們之所以入關並非是外族入侵,而是為了幫助漢族滅掉李自成這樣的叛逆。

康熙6次南巡,6次祭拜朱元璋,康熙:明朝不是我們滅亡的

雖然,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清朝依舊是腐朽的封建皇朝,是外族對中原大地的又一次侵略,但是,不可否認,除去外族人的身份,康熙皇帝一生致力於滿漢之間的關係確實是實打實的功績,為後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融合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他的文韜武略確實無愧於他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