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將來差距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春節過年,走親訪友比較多,發現一個現象,即便是過年放假期間,對於孩子來說,身邊有不少玩伴了,他們還是選擇玩手機或者ipad,甚至幾個小孩子湊在一起玩手機。

身邊的幾個小朋友,再不是想我們小時候那樣,出去到處跑,到處打鬧玩耍。而是大部分的時間,躲在房間裡玩手機。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將來差距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一個網友跟說,她一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情,孩子就是跟她要手機,玩一會。開始還好,每次玩的時間不是太長,回來時間越來越長。加上有時大人比較忙,比較累,讓她玩會手機,也能安靜一會。現在玩手機的時間和次數越來越多了,吃飯的時候也要看動畫片,也試著去管,沒有多少效果,最近一直就是這樣。

網友北極星說,小孩玩手機早就應該引起各位家長注意,這是現在一大難題。我兒子現在初二兩天休息都在玩手機。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將來差距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現在很多家庭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從一歲開始,孩子基本上就可以玩起手機。小一點,在上面聽故事,看動畫片;大一點,開始下載各種軟件,玩遊戲。

很多家長沒有嚴格的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甚至無視和縱容這種行為。孩子一吵鬧,調皮,家長嫌煩,就打開手機給他看動畫片,或者玩遊戲。以為這樣孩子就安靜下來,就好了。慢慢的導致孩子沉迷於手機,每天一不玩手機,就想貓抓心一樣,坐立不安,染上了手機癮、父母這樣的做法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對孩子危害是巨大的。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將來差距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經常玩手機的危害有哪些:

1、影響視力

手機光強,長時間刺激眼睛,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近視。不少小孩在幼兒園或者小學就開始近視,與手機等電子設備的過度使用不無關係。

2、影響社交,影響性格

沉迷於玩手機的孩子,更喜歡一個人待著房間裡。很多的時間和視野都侷限於電子設備,不玩手機的孩子,更多的閱讀書籍,走出房間,去和其他人交往,體驗生活,做各種實踐,開拓視野。

孩子不出門,如何社交。上學後,繼續沉迷,往往不容易融入群體中,不容易交到朋友,漸漸容易產生自卑,孤僻的心理,危害巨大。還容易養成易躁易怒的性格。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將來差距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3、意志力薄弱

現在手機成為人們難以離身的物品,都快成了人體器官了。一會見不到就到處找,真的就是怕耽誤事情嗎?更多的是一種依賴。

一個染上了手機癮的孩子,意志力往往是薄弱的。尤其是七歲之前就開始沉迷手機,危害更大。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第一,開始上小學了,學習明顯比幼兒園增多了,孩子沒辦法把精力的重心轉到學習上,導致學習不好,一個學生學習不好,對他的壓力是相當大的。第二,這個年齡階段正是一個人開始形成自制力的時期,一次次沉迷手機,不能自制,會一次次的摧毀孩子的自信,一步步的摧毀孩子的意志力。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將來差距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4、不利於語言表達的發展

孩子階段是語言開發的黃金時間,沉迷玩手機,與別人交往少了,會對他的語言表達,溝通交流產生很不好的影響。

5、拖延症嚴重

可以仔細觀察一下,愛玩手機的孩子多半有拖延症。你叫他吃飯,他說等一等,看完這集,就來了。你叫他練琴,他說等一等,一會就去。做什麼事情都喜歡等一等。很容易養成拖延拖拉的習慣,生活中也會比較懶惰。拖延症會毀掉一個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

6、影響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有研究數據表明,長期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思維活躍度相差5倍。很多家長,因為孩子通過手機電視學習,不是挺好嗎?聲、光、影一體,多麼的豐富多彩。

是的,這是這樣的豐富多彩,孩子們會特別喜歡,可比看本書,有意思多了。但是,正是這種全方位的展示,孩子不需要自己去想象和思考,基本上屬於

被動的灌輸。孩子的看這些東西的時候,思維活躍度不高,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被動接受即可。不利於孩子想象力和思考力的發展。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將來差距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手機等電子設備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絕不是說拒絕孩子接觸手機,一點都不讓他玩手機,那是矯枉過正。

但是孩子剛剛接觸這個世界,自我的認知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夠正確的認識到長期玩手的壞處。作為家長,絕不能因為溺愛孩子,而不對孩子玩手機這件事加以管束,導致孩子玩手機成癮。

作為家長,小的時候,要多陪伴孩子,多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孩子將來才能有出息,才能更好的生活,這才是家長最應該做的事。

各位家長,你家孩子有沉迷手機的現象嗎?你是如何解決的?分享你的看法和經驗,幫助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