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新加坡啟動“斷路器”,勞工聚集、境外輸入致疫情第二波

“佛系”新加坡啟動“斷路器”,勞工聚集、境外輸入致疫情第二波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講話,呼籲新加坡人認真看待阻斷措施。

自3月底以來,曾在抗擊新冠疫情初期被視為“模範生”的新加坡大意失守,正迎來一波疫情反彈。據新加坡衛生部通報,4月10日,新加坡新增確診病例198例,已確定的關聯本土病例127例。在關聯病例中,有79例與外籍工人宿舍集群有關。這是新加坡近日來第五次單日新增病例達到三位數。截至當地時間4月10日12時,新加坡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108例,死亡7例,治癒492例。


在新加坡近日新增病例中,大量聚集性病例與外籍工人宿舍集群有關,其中兩個主要集群為S11榜鵝宿舍和Westlite卓源宿舍,分別確診306例和49例。


為遏制疫情傳播,新加坡政府已採取一系列新舉措,從此前較為溫和的“佛系抗疫轉”轉向更加嚴格的管控。新加坡總理李顯龍4月9日在臉書主頁表示,“我們已進入實行阻斷措施的第三天,但還是有太多人在公共場所聚集。新增新冠病例顯著增加,我們須嚴守規定待在家中。

我們越是隨意對待居家措施,這些令人痛苦的措施便會持續越久。我知道我們都想回歸正常,但只有當我們認真對待事情,這一切才有可能。”


實施“斷路器”措施


據《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政府已將多處勞工宿舍劃為隔離區,宿舍內外籍勞工必須原地隔離14天。4月7日,新加坡武裝部隊出動醫療服務團隊70餘名醫護人員到上述兩宿舍為客工提供基本健康檢查和諮詢服務,國防部長黃永宏9日到S11榜鵝宿舍探望武裝部隊醫療團隊。


4月3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佈政府決定採取被稱為“斷路器”(Circuit Breaker)的臨時措施。自4月7日至5月4日,新加坡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工作場所將關閉,集市、超市、餐飲場所和公共交通等基本服務照常,但餐飲場所只提供打包或送餐服務,禁止堂食。4月8日至5月4日,全國大中小學等所有教育機構將轉為全面居家學習。


此外,新加坡政府還改變了對於口罩的態度,表示“不再不鼓勵國民戴口罩”,並從4月5日開始發放可重複使用的口罩。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兩名學者在3月初針對約1000名居民進行的調查表明,只有約6%的受訪者每天都會戴口罩,5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沒有口罩。


4月6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在國會發表“同舟共濟預算案”聲明,在之前已宣佈的480億新元之上,增加51億新元,幫助新加坡公眾保工作、保生計。


4月7日,《冠病-19(臨時措施)法案》在新加坡國會三讀通過,以法律形式定義疫情下的違法行為。該《法案》在一天內三讀通過,被認為是新加坡歷史上罕見的緊急立法。


4月8日,新加坡再次提高了入境隔離要求。自4月9日23時59分起,所有從國外返新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證件持有者都必須在政府特別安排的設施進行14天自我隔離。而在此前,返新人員只被要求自行居家隔離。


4月9日,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在記者會上透露,輕症新冠患者今後將不再住院,而是送往社區隔離設施入住,其中包括新加坡博覽中心。博覽中心這個被視為新加坡版的方艙醫院,將於下來幾天內開始接收患者,包括大致康復但體內仍殘留病毒的住院病患,以及剛確診但沒有感到不適的新病患。


仍留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中國籍碩士研究生王明雪(化名)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學校2月上旬就將50人以上的課程改為網絡教學,3月23日起,所有課程均轉為網絡教學。由於政府的嚴格措施和安全考慮,目前她只能待在宿舍,減少外出。


王明雪表示,之前不少同學喜歡在宿舍樓下聚集吃飯、聊天。雖然最近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嚴格措施,聚集行為被舉報會被處罰,但聚集情況仍未得到明顯改變,部分學生改到深夜無工作人員監管時聚集聊天。


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4月9日發文指出,截至當晚8時,執法人員已共發出書面勸告達1萬份。同日,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表示,從即日起,如果執法人員發現有公眾不遵守“斷路器”條例,如屢勸不聽不肯在公共場所保持至少一米距離、堅持堂食或是在公共場所聚集,會面臨嚴重後果。第一次觸犯會被髮警告信,第二次罰款300新元,第三次則直接控上法庭。


馬善高9日在其臉書主頁發文稱,目前仍有很多人未認真看待冠病疫情。有些甚至不肯合作,包括堅持在外用餐、在集市排隊時不保持安全距離、在公園聚會等。


疫情反彈有兩大原因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張作風教授表示,新加坡早期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是因為其醫療資源豐富,開設了很多發熱門診,並且跟蹤觀察每一個可能感染的接觸者,進行及時的醫學隔離

。新加坡對早期病例和密切接觸者,進行了細緻而出色的流行病學調查,抓住了早期病例在流行病學上的關聯,得出了較為清晰的傳染路徑,並以此進行病毒感染的溯源,從而隔離了所有可能感染病毒的人。


張作風指出,目前新加坡的疫情反彈,主要原因是由外國勞工的聚集性感染所致。在新加坡的不少外國勞工都來自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他們的居住密度較高,七八個人住在一個房間裡,生活接觸密切。勞工中一旦有人感染新冠病毒,就很可能引起疫情在整個群體中的暴發。此外,這些外國勞工主要從事建築、幫傭、運輸與製造等基礎性工作,與人群的接觸較多。感染病毒的勞工也可能因工作接觸其他人,造成進一步的社區傳播。


“佛系”新加坡啟動“斷路器”,勞工聚集、境外輸入致疫情第二波

新加坡聚集性病例來自外籍工人宿舍。(圖片來源:CNA截屏)


張作風還分析說,新加坡疫情反彈的另一個原因,是三月中旬以後,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或長期證件持有者開始紛紛回國。此時世界各地的疫情已較為嚴重,但新加坡政府卻並沒有對歸國人員採取集中隔離的措施,而只是要求居家隔離。但在居家隔離的過程中,歸國人員的家庭成員可自由活動。這就可能造成處於潛伏期、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其他家庭成員將病毒帶入社區,造成社區感染。


張作風認為,新加坡的情況也說明,只要全世界的疫情還在繼續,新加坡就不可能獨善其身。目前來看,新加坡可能已經出現了社區感染。所以新加坡需要在防疫策略做出一定程度的改變,要採取有力措施,才能把新增病例控制在較少的狀態。目前的“斷路器”措施能幫助該國更好地發現新增病例。同時,現在入境新加坡都需要進行集中隔離。四周後,人們應該可以看到“斷路器”措施的實施效果。


此外,張作風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新加坡現在已經在準備做血清學的檢測。一方面,血清學的IgM抗體檢測比病毒核酸檢測更快,可以作為確診依據。這樣可以快速診斷病人,並及時對病人進行隔離。另一方面,可以通過IgG抗體檢測找到感染過新冠肺炎的人。由於這部分人已經有了抗體,所以可以作為安排復工的依據。


香港大學醫學院羅旭龢基金公共衛生學教授林大慶向《中國新聞週刊》強調說,新加坡近期有較多輸入性病例,而從境外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被漏檢進入社區,會引起更為廣泛的本地傳播。因此需要進行更為準確、迅速和全面的檢測,例如對其密切接觸者間隔幾天重複進行檢測,多次陰性後才能結束隔離或醫學觀察。


林大慶指出,新加坡政府已大力加強防疫措施,尤其加強了社交距離的相關規定。一般來說,新加坡的新增案例會在約一兩週後出現回落。但回落後如放寬限制,也可能再次反彈。中國現在逐步解封但同時嚴控輸入和社區傳播的措施非常必要和先進。就此,他建議新加坡借鑑並推廣甚至強制一般人在高風險的人流密集區域戴口罩,政府應強制要求與人群近距離接觸的服務人員如接待員、清潔工、收銀員、待應生等戴口罩,並提供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