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之死——人生這一杯茶,轉瞬即涼

F是我們省局對口處室的處長。通常來講,省裡一個普通科員,於我們也是需仰視方可,何況,是處長。


  處長級的人物,雖都是人物,見卻是經常見的,比如:各種深入一線搞調研、親臨各市督導檢查、召開各級各類會議部署工作等等的新聞照片啊、視頻啊、現場會啊,諸如此類。其形象一律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言辭鑿鑿正氣凜然,凸顯領導們治國安邦之志憂國憂民之德運籌帷幄之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績。也就是說,處級以上領導,對我們小公務員來說,那是咫尺天涯的距離。


  F處長卻有點例外。大家在議論與評價中,通常會說,F處長是一位專家型領導,精通業務,學問好,有親和力。也有人簡單地評說:F處長人好。這個“人好”的評價,我們都有所耳聞。但是,和F處長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基本沒有。趙本山說:這個可以有。但是,這個真沒有。


  那次,是例外。

  當時是各市州對應科室負責同志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到省局參加一個會議,中午在賓館自助餐吃飯,F處長也參加了。席間,大家提到F處長即將調任到另一個處室,並且說了一些符合當前場面氣氛的告別的話。我也沒注意到F處長什麼時候離席的,只是有其他市州的同志過來喊我出去,我覺得挺納悶,跟他出去後,看見各市州對應科室負責人都在,F處長也在,他說,就要調到其他處室了,餐廳里人多,所以把大家都喊出來,就是想跟大家單獨告個別。以後工作上跟我們接觸的機會就少了,這段時間感謝大家對他工作上的支持,以後有什麼需要有什麼困難他能幫忙的就跟他聯繫。我當時因為剛剛到這個科室,F處長並不認識我,所以,他特意問了我的名字,說,真可惜,還沒熟悉就不能共事了。告別的話說完,他還逐一地跟大家握手,鏡片後竟還閃爍著淚光。他說:捨不得跟你們分開,但是工作上的安排嘛,也沒辦法。希望以後有緣還能再在一起工作。


  儒雅,真誠,這是這次會面我對F處長的印象。


  其後,F處長去了另外的處室,對應科室的科長挺高興,跟我說他這人很好,溝通起來比較隨和,是不會為難下邊市州幹活的同志的。此後一段時間,我再就沒有聽到什麼關於他的事,直到聽說——他被雙規。


  大家談論起來,沒有不表示震驚的。不少人還說了一些沒什麼原則、三觀不正的話。比如:撈得比他多的幹部少嗎?怎麼偏就他那麼倒黴?再比如:他收的那點錢,算什麼事兒啊?坐在他那個位置上,還用自己開口?有的錢不收都是得罪不能得罪的人吧。還比如:他也是老實,收了就收了,還給記下來了,這不是給人證據嗎?又比如:他要是誠心要貪汙要受賄,也不至於就這點錢栽跟頭啊......還有其他類似的議論,都純屬猜測臆想,包括什麼派別之爭被人犧牲甚至被人下套之類的話,胡說八道,更信不得。總之,他是“進去了”,判決結果是幾年,倒想不起來了。大家逐漸的也不再議論,彷彿已經淡忘了這個人。


  前幾日,突然在一個因工作關係拉我進去的記者群中,看到一個記者發了一段話:

  近日,驚聞F處長在服刑期間病逝,追悼會其母致悼詞,其情其景讓人嘆息不止。F處為人,雖不很熟但也常有耳聞,才情俱佳,頗有好評。一步之失,鐵窗臨身,終致身隕。可惜!可悲!可嘆!自戒者安,知足者樂,平安者福!


  看完一驚。記者群中沒有人回應。


  “F處長在服刑期間病逝,追悼會其母致悼詞。”我將這句簡短的話,發到單位的工作群中。沒人回覆,一片沉默。


  當晚,看到一個同事在微信中發:一路走好,無論怎樣,我相信你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算了下時間,離他鐵窗臨身,不過才三年吧。是什麼樣的心理煎熬,讓一個原本健康優雅的中年人兩三年間病逝身隕?白髮人送黑髮人,老母在致悼詞時又是怎樣的痛苦心情?過去家族驕傲,現在門楣蒙羞;從前賓客盈門,如今避之不及。人生這一杯茶,轉瞬即涼。而他,帶著恥辱與笞痕——

  死了。


F之死——人生這一杯茶,轉瞬即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