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為了你我能寫出世界上最美的情書

愛情它既可以成為快樂的喧囂,也許也會變成淚水的遠方。

莎翁筆下的愛情,大多是悲劇,我們可以在故事中看到大段的跌宕起伏,感受一種情感從萌芽到滅亡的全過程。愛得轟轟烈烈,堅貞不渝的追求純潔的愛情甚至付出生命。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經典悲喜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而我們之所以稱之其為悲喜劇,在於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情本身卻不可悲。他們不僅彼此相愛,而且大膽追求他們的愛情.不惜以命拼爭。

不論是書籍中的描寫,或者是後世人們的演繹,都將這一對情侶的一見鍾情,他們身份中的宿怨和敵視,表現的淋漓盡致。

當你閱讀莎士比亞的戲劇和十四行詩,華麗的詞藻中總是蘊含著最樸實的傾訴。

我能否將你比作夏天?

可你比夏天更美麗也更溫婉。

五月的蓓蕾終將被狂風摧殘,

夏日的駐留何其短暫。

一時烈日當空仿若天空的巨眼,

轉眼它的金彩又因烏雲遮蔽而晦暗。

世間一切嬌豔總會凋零又被更替,

見棄於機緣,那無常的自然。

唯有你,是永恆的夏, 你的美無從褪色。

連死神也毫無辦法, 你在我永恆的詩中長存。

只要世間尚有人吟誦,

這詩就將不朽,使你萬世流芳。

他們的愛情力量使他們敢於面對家族的仇恨,敢於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戰。他們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贖罪的羔羊,因而他們的死亡雖是生命的終結,卻在道德上取得了勝利。終於使兩個敵對的家族言歸於好。

海涅曾經評論過莎翁筆下的愛情說到:"這種愛情猶如一顆狂奔的彗星,帶著光焰的尾巴,混亂地旋轉著衝向太空,即使不會毀掉,也會駭走路上的一切星體,最後悲慘地粉碎,一團煙火似地迸為千萬粒火花。"

朱麗葉只是莎翁筆下一種愛情的類型,《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中的,克利奧帕特拉就是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種類型了,她的愛是瘋狂又慾望的愛,沒有信任,沒有忠誠,只有輕浮而放蕩,最終上升為令人膽寒的瘋狂。

歷史上的克利奧帕特拉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女,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哪一位埃及豔后。

克利奧帕特拉與馬克·安東尼於公元前41年相識,當時正值羅馬共和國的混亂時期。身為埃及女王的克利奧帕特拉勾引了權勢極大的已婚羅馬將軍安東尼,通過這場政治婚姻讓兩個國家達成同盟。

莎士比亞的戲劇就是從這裡時期開始切入的。政治統治的聯盟並不穩定,而身為未來皇帝的屋大維也同時愛上了克利奧帕特拉迷惑。最終在羅馬向埃及宣戰的過程中,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雙雙自殺身亡。

比起朱麗葉的純真無限,克利奧帕特拉因生活環境和社會地位的不同,註定了她的愛情一定是複雜和沉重的。

  •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寫給馬克·安東尼

我摯愛的丈夫,女王已下令向你勇敢的軍隊提供必需品;你的妻子正像一個顫抖的姑娘一樣飛速前來,只希望這難測的冬日之海不負所願,將她快快送到你的面前。其實,當你讀這封信的時候,她肯定是站在為補給船隊引航的第一條船的船頭,望眼欲穿,徒勞地張望著敘利亞的海岸,她的愛人等待的地方。天氣寒冷,就預先想象她柔情的懷抱吧,這能給你溫暖。

作為女王,我欣喜於你的成功;作為女人,我悲嘆我們迫不得已的分離。但是在接到你的信以來的匆忙日子裡,我得出結論,女人與女王終於可以合二為一了。我將會勸說你與我一起回到溫暖怡人的亞歷山大城,把你在帕提亞初獲成功的戰事留待將來完成。勸說你將會是我作為女人的樂趣,也是我作為女王的義務。

你在東方遭遇的背叛,源頭在於西方。屋大維依然在暗算你,向那些本應愛戴你才會蒙受福祉的人誹謗你。根據我收集的情報,妨害你在帕提亞取得更大成功的行省軍團叛變的源頭也是他。我得讓你相信,羅馬跟帕提亞一樣有野蠻人。他們利用你的忠誠與善良,後果比任何帕提亞的箭矢更危險。

我一邊說著,思緒不斷遊移。想念你,最剛強的男人——我又成了女人,什麼王國、戰爭、權力都不關心了。我終於來找你了,一個一個鐘點地數著,度時如日,度日如年。

同樣是莎士比亞筆下的愛情悲劇,同樣的男女主角雙雙自殺,前者的純真和後者的濃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正如他自己在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中所寫下的:"生命的光榮存在於一雙心心相印的情侶的及時互愛和熱烈擁抱之中。"愛情進了人的心裡,是打罵不走的。它既然到了您的身上,就會佔有您的一切。

莎士比亞:為了你我能寫出世界上最美的情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