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波發展史

從埃及豔后的驢奶浴,印度人的Champoo頭部按摩,到施華蔻的第一瓶液體香波


說到古代的美容,總會想到古埃及的一位時尚達人,被後世譽為“埃及豔后”的女王克里奧帕特拉(Cleopatra,公元前70-30年),在充滿溫馨的美容氣息的王宮裡,她用驢乳沐浴,散沐花(很香,又稱指甲花,海娜)染手腳,還用15種不同氣味的香水和香油來沐浴,甚至用香水來浸泡喜愛的船帆,成為傳說中美豔的象徵。


香波發展史

《埃及豔后》劇照 來源: item.btime.com


埃及豔后如此“講究”,說明當時埃及的美容方式已經比較豐富。

古埃及(公元前5000年)人護理頭髮,會用一種油脂、護髮膏,以對抗炎熱、乾燥的氣候。就在本文不久前,科學家對木乃伊頭髮的研究發現這種護髮膏有令人震驚的防護效果,分析出其主要成分包括牛油脂,蓖麻油、蜂蠟和松脂等,這些研究對現代頭髮護理技術也會很有重要參考價值。

除了埃及,其它地區也在創造者各自不同護理頭髮的方式。

兩河流域的亞述人(公元前15世紀,在今天的伊拉克北部)國王和貴族用燒熱的鐵棍燙頭髮;西非人(公元前5世紀)則用棍子捲髮後用黏土來輔助;歐洲人(公元13世紀)則用蜥蜴油混合燕子糞做成護髮凝膠,或者用死去的蜥蜴橄欖油

一起熬製的混合物來調理頭髮。中國人也大約在這個時期開始用柏樹籽做洗髮產品,菲律賓人用蘆薈浸泡在水裡來製作頭髮調理液,美國人用油和雞蛋混合來護理頭髮(公元17世紀)。

大約在16世紀初,印度人用無患子漿,一些草本及木槿花混合來讓頭髮更好看。後來科學分析知道無患子漿裡有一種被現代稱之為“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清潔成分,這很關鍵,加上接下來要說的“香波”說法和印度語的淵源,可以說,第一款“無患子香波”已經從印度開始了

表面活性劑,形象說就是讓不同東西接觸表面更"融洽",比如這裡把頭髮上的油汙拉扯到水裡,從而被水洗乾淨,所以,可以近似把它看成“清潔成分”。

香波發展史

無患子和木槿花來源:baidu.com


印度人喜歡用油進行頭部護理,用手輕輕揉搓頭髮,同時按摩頭皮,在我們現在看來也是既科學又享受的方式。印度北方的幾種語言裡把這稱為chāmpo (चाँपो /tʃãːpoː/,詞根是梵文Sanskrit),就是按摩(俗稱馬薩基,馬殺雞,壓、揉捏、舒緩的意思)頭的意思。英國殖民者將這個術語和頭髮護理的概念帶到了英國。

大約追溯到1762年,開始有人使用有英-印屬性的shampoo這個詞,這時候Shampoo實際是一套按摩頭髮護理的方案。1814年印度人Sake Dean Mahomed和妻子在英格蘭布萊頓開設了一個有“異國”情調的“默罕默德的印度蒸汽浴室”,提供類似土耳其浴服務,給顧客帶去了印度的香波按摩,業務紅火,甚至獲得了喬治四世和威廉六世的“香波手術師”的美譽。


香波發展史

Sake Dean Mahomed 來源: www.inverse.com


20世紀初,“香波”的含義慢慢從按摩“縮小”到使用肥皂處理頭髮上。

人們已經用普通的肥皂來洗頭髮了,不過,殘留在頭髮上的發澀的肥皂膜會讓人不舒服、刺激而且顯得不健康。英國發型師於是是把切好的肥皂片在水裡煮,並放入草本,以增加頭髮光澤和香味,你也可能想到了,這樣的產品,本質上是稀釋的“液體肥皂”,據說英國人Kasey Hebert是第一個製造出這種香波的人。

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樣的香波當然不夠好,但在那時卻被認為是“奢侈品”,一般人用不上,只有上層社會的女人們和專業的髮型師用,直到19世紀初,普通人才可以在家裡用,但頻率並不高,大概一個月才用一次,有人有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洗過頭。


香波發展史

漢斯·施華蔻開在柏林的藥房 www.hairfinder.com


1903年,德國化學家施華蔻先生(Hans Schwarzkopf),也就是現在漢高公司的施華蔻品牌來源的名字本人,發明了一種紫羅蘭香味的頭髮乾洗劑,克服了肥皂洗頭髮的打結的問題。施華蔻先生想到了印度表示按摩的詞champo,取了schaumpon的名字,在藥店進行銷售。很快得到了很好的口碑,並逐漸在德國傳開。


香波發展史


1927年開始,施華蔻先後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瓶液體洗髮香波和能保護頭髮的無鹼性配方香波Onalkali,這些奠定了施華蔻現代香波的鼻祖地位。

人們越來越頻繁地使用香波,1908年,美國紐約時報的廣告詞宣稱,香波的愛好者可以兩週用香波兩週洗一次,但只適用於那些頭髮不健康的人。

“…specialists recommend the shampooing of the hair as often as every two weeks, but from a month to six weeks should be a better interval if the hair is in fairly good condition.”

同時,當時的"非主流香波"--皂類,比如卡斯蒂爾皂或者焦油皂也被推薦用來洗頭髮,但不夠"高大上"。

卡斯蒂爾皂得名於其起源的西班牙城市卡斯蒂爾,是一種由橄欖油和燒鹼(氫氧化鈉)製成的白色或雜色皂。


香波發展史


香波發展史

來源: soapdelinews.com


發展速度在加快,1934年,寶潔推出了用合成的表面活性劑代替肥皂成分的洗髮水品牌Drene,進軍洗髮水市場,營銷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寶潔推向了洗護髮市場的頭把交椅。


香波發展史

來源:americanhistory.si.edu


香波的功能在拓展來滿足消費者越來越細分的需求。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寶潔公司在香波技術很大程度上引領了發展的方向,1963年,第一款海飛絲去屑香波在寶潔誕生;1987年,第一款洗護2合1香波也由寶潔(旗下中國飄柔/美國Pert品牌)推出。2合1香波做到了用一個產品中讓消費者實現對頭髮清潔和調理,它得益於一種後面我們要說的一種被稱之為硅油

的產品的使用。

有機硅聚合物在沖洗階段被沉積到頭髮上,提供很好的梳理性和幹髮狀態的特別的滑感和光澤,這種有機硅聚合物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硅油。


香波以上大致發展至今,隨著需求的多樣,產生了更多的品類,有宣傳去屑,修復損傷,無硅油,無硫酸鹽,針對男士,針對動物的寵物香波以及粉末形態的幹香波等,後文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