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高和學歷低的眼界差距有嗎?

”沒有思想的旅行,行萬里路也無異於郵差”。

而我們當前的學歷教育,首先是專業教育,其次才是對人心靈(思想)的建設。

我工作在IT屆,專業為人工智能,公司為一著名500強。因此,同事的學歷遠高於社會平均水平。

其中,除了國內的青北,也不乏常春藤名校的博士。單從專業技能來說,我這些同事都無可挑剔。

甚至在某些細分領域,不乏在全世界叫得上名字的人。

但是,坦率的說,走出專業領域之外,卻有不少人都談不上見解,甚至是匱乏。而匱乏最集中在藝

術、文學、歷史、心理等人文領域。

而人一旦缺乏人文素養,即使走遍全世界,也就是看個熱鬧。

因為公司的性質(歐美外企),我和同事常有到歐洲出差的機會。因此,也順便遊歷了不少歐洲城

市。而在歐洲旅行,常見的景點之一就是許多古堡和教堂。首次見到這些景點,大家還會讚歎兩句

(大、富麗堂皇之類)。但等再次遇到這類景點,就會感到索然乏味,很多人甚至是過門而不

入。

他們乏味感完全可以理解。換做我們任何人,沒有文化積澱,對歷史缺乏瞭解。碰到這類景點,估

計也是如此。

這一點,在國內依然成立。

在國內旅遊,任何一-個城市,典型的-類景點包括寺廟、石窟、園林、宮殿群。而要"讀懂”這類

景點,無不需要歷史、宗教、文化等知識積累。否則要麼是任由導遊的胡謅亂扯,要麼是馬觀花

之下的乏味。

學歷高和學歷低的眼界差距有嗎?

”人類是相似的”。

康德終身沒有離開過故鄉,但這並不妨礙他擁有偉大的思想,成為德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

這些名單還有很多...

這足以說明,思考對一一個人的重要性:一個人思考什麼遠比看見什麼重要。

所以,從一個人的學歷高低,並不能推導出-一個人眼界的高低。

一個沒有高學歷的人,最可能是專業技能的缺乏。而與眼界最相關卻是社會和人性,而要理解這

些,廣泛的閱讀,深入的思考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