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賺工廠:我一個普通人,該如何提高抗風險能力?

疫情蔓延全球,企業停擺,失業潮也將大概率將席捲全球。

西方國家,如今失業問題幾乎跟疫情一樣嚴峻——失業率將達到兩位數,隔離、停工、裁員成為了不斷循環的魔咒。


快賺工廠:我一個普通人,該如何提高抗風險能力?

在中國,情況雖然要好很多,但是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很難獨善其身。全球經濟在一步步的陷入衰退,我們的事業、收入、家庭和生活也會隨著一場金融危機而脫離正軌。

很多人或許躲過了失業,但沒有躲過降薪。躲過了降薪,也沒躲過物價上漲。疫情之下,不少行業經營狀況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現金流緊缺、營收困難,節約人力成本、平穩度過危機是不少公司當前的計劃。只發放基本工資,年終獎成為泡影是很多人必須面對的現實,物價上漲更是雪上加霜,嚴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然而,沒人能知道,這種困境到底會持續多久。

話說巴菲特活了89歲才經歷這種事情,我們這輩子也很有可能只會經歷這麼一次,但是如何提高自己以及家庭的抗風險能力仍然是一個值得研究和學習的議題。

很多網友表示,疫情讓我們知道儲蓄的重要性。沒錯,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存有備用資金。學會理性消費、學會抑制自己的慾望是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素質,因為你終究是自己買單。


快賺工廠:我一個普通人,該如何提高抗風險能力?

銀行發給你信用卡,雖然從它的角度是希望你消費,希望你欠款,希望你分期來完成它的盈利目標,但是你自己要認清楚這個產品哪些方面對你是有益,哪些方面是儘可能杜絕的。對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做到心中有數,才有可能更好的支配和配置。

除節流之外,需要開源。一個普通上班族,如果工作很辛苦而薪資水平又低的話,要想辦法跳槽重新選擇,因為走的路不對,付出再多也是白費。如果工作比較輕鬆、薪資水平也不高的話,一定要多去嘗試兼職,主業+副業模式不僅會提升你的收入,而且會拓寬你的信息渠道和視野,無形中接觸到更多的機會。除此之外,一定要學會投資和理財。這也是對高薪資一族更為重要的一點——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相信網上有很多專業人士分享過他們的投資理財心得,而我作為一個從小白過來的人,分享一些普通人夠用的經驗。

你不需要有多好的數學功底,也不需要懂得多少的經濟模型,簡單粗暴的說就是三點:1、想要生蛋,先得有雞,所以必須強制儲蓄積累資金。2、錢絕對不要放銀行,相對來說更速成更穩定更安全的就是買基金。


快賺工廠:我一個普通人,該如何提高抗風險能力?

這需要你懂一些基礎的投資邏輯和知識,作為一個小白,應該怎麼進行呢?

對於全球性資產,美元、黃金、原油的漲跌邏輯要比較清楚。比如美元和金價、油價負相關,美元匯率主要受美聯儲升級降息影響,影響美聯儲升息降息決策的主要依據就是美國經濟,主要指標有非農就業人數等。而油價主要看各產油國的產出量、庫存量,opec組織的減產政策以及全球經濟情況,比如經濟低迷,油價需求也萎縮,價格自然低,至於各產油國之間的博弈是更高級的影響因素。

資金在全世界範圍內流動,它討厭風險,喜歡收益。當有重大風險的時候,一般偏向於美元資產和貴金屬,本次疫情因為美國應對消極造成經濟嚴重影響,資金可能偏向相對安全的中國市場,資金的去留嚴重影響資產的價格,所以投資者情緒是個重要因素……

我只是舉幾個例子,這些基本知識點你可以通過看財經節目一點點積累,每天看《第一財經》電視節目早上7點半從華爾街到陸家嘴的嘉賓講解,你會更快的瞭解這個世界。你也可以直接關注它的市場零距離,嘉賓會從各個角度去分析,你不必也不能全信,但是每天重複的聽你就能夠了解市場的邏輯,更及時的得到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有能力去判斷。

基本上,買在低點和看好行業未來,滿足這兩個點你就可以入手。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更大程度的利用好自己的資金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的收益,一旦你開始去研究去鑽研,你的路子會越拓越寬。不要問我現在資產幾何,2018年買基金,現在收益也有幾萬,說不上很成功,但至少努力奔跑在這條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