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補貼如何補?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記者:劉瑾

  為了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2月份以來,多地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放寬或取消限購等措施。隨著這些舉措的落地實施,有助於為低迷的汽車市場注入活力,也有利於部分抵消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不過,多數補貼政策臨時性特徵比較明顯,且補貼也存在種種限制,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動長期消費,還有待觀察。

  自2月份以來,國內多地陸續出臺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在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更是確定了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等舉措。

  為何如此?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日前在國新辦發佈會上所說,汽車行業目前仍然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消費需求不振的問題。即使目前企業復工復產率較高,但由於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庫存增加,有可能在後續一段時間內,一些企業的達產率還會進一步降低。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給汽車產業加油助力,勢在必行。

  多地出臺補貼政策

  早在2月17日,廣東佛山就出臺了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的若干措施。佛山市將給予每輛車2000元補助,以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車;佛山號牌車主憑舊車售賣發票或汽車報廢註銷證明購買新車,每輛將給予3000元補助;對同一消費者一次性購買5臺及以上大、中、重型客運、載貨汽車(車輛單價不少於50萬元),每輛車將給予5000元補助,上述情況不予重複補助。

  隨後,深圳與廣州也相繼發佈汽車補貼新政。2月21日,廣東省提出,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出臺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2月28日,深圳出臺政策,穩定汽車等大宗消費,加快新增汽車指標放號,優先保障家庭首購需求。

  除了廣東,杭州、珠海、南京、寧波、南昌、湘潭等地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中央部委層面也確定了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等各項舉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研究部助理研究員周毅表示,縱觀這些地方的汽車補貼政策,有購買新車補貼、新能源汽車補貼、二手車置換補貼、汽車下鄉補貼、放開限購、放開汽車改裝等多種方式,能有效促進當地汽車消費,有利於部分抵消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目前看,各地出臺的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換購升級是著力點。”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說,目前地方政府主要還是希望以增加置換更新為主,原因在於置換更新是鼓勵提升城區的車輛檔次,不增加車輛的數量,對交通擁堵沒有太多影響。

  補貼效果有多大

  促進汽車消費的補貼政策正在實施中,有哪些可以期待的效果?專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例作了預測。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今年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曾表示,補貼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過關鍵作用,推動了技術的進步與突破,帶動了企業的積極性和社會資本投入,推動了產業鏈的形成,也建設了初步滿足需求的基礎設施與市場環境,並形成了規模化市場。

  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這一政策將給處於低迷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不少活力。

  崔東樹表示,這一政策將對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重大的促進作用,最突出的就是,穩定了未來兩年的市場預期。補貼延續,使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仍保持在20%以上的成本價格優勢,這對未來幾年企業產品規劃有很好的引導效果。

  崔東樹算了一筆賬: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估計在300億元左右,未來即使逐步縮減,兩年也有500億元左右的規模。再加上購置稅補貼未來兩年估計將對450萬臺7000多億元的產品實施免稅,購置稅免稅金額將近700億元,補貼和購置稅免稅兩項合計逾千億元。

  此外,崔東樹表示,延期補貼有利於插電混動汽車平穩發展,也有利於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企業加速發展。一是,補貼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線路的平穩發展,受益於政策紅利成本較高的插電混動汽車,也會體現出其價格優勢。二是,補貼延期,價格較高的合資品牌車型將獲得較大的免稅優勢。而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最終也有利於自主品牌的發展。

  政策還需層層加力

  在對各地舉措細則分析後不難發現,在鼓勵消費者進行汽車消費的同時,也存在著種種限制。

  一些地方的補貼政策,要求消費者需購買本地生產、銷售的乘用車,並在本地上牌的,才給予每輛車一次性讓利5000元,每家企業限讓利銷售6000輛。

  對於這些新聞,有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有的認為,這種補貼力度太弱,等於買蘭博基尼給50元優惠券,多給汽車銷售點兒壓力,拿到的折扣都不只這些。還有網友留言建議,不如直接減免購置稅或購置稅減半更實惠。

  周毅表示,總的看,當前出臺的政策有3個特點,一是臨時性較為突出,多為應對疫情的臨時性政策。二是以財政直接補貼的形式佔比較大。三是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延長2年,給了新能源汽車繼續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不過,最終這些促進消費的政策會產生何種效果,還要看疫情後經濟復甦程度,從當前的情況看,能夠部分抵消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崔東樹認為,一些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需滿足限制條件後才能獲得補助,雖然有合理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補助措施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此外,各地由於地方財政壓力所限,所以購買新車補貼一般在2000元或者3%左右的水平,相對於購置稅優惠一半的5%,大概10萬元減徵5000元的水平,優惠力度相對較小,且優惠發放的方式暫不清晰,政策打折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目前,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很少從稅費角度出發,實際上鼓勵購車抵稅等政策潛力巨大。”崔東樹表示,在考慮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的基礎上,未來應採取更加常態化的政策,促進消費者增加換車頻率,讓車市消費得到更快發展,拉動長期穩定的消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