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封城導致6吋硅晶圓供應吃緊

半導體硅晶圓是製造芯片的不可或缺的材料,主要由拋光片、退火片、外延片、節隔離片和絕緣體上硅片五大類產品構成。近日受疫情影響,馬來西亞全國進行封城,原本就供應緊張的6吋硅晶圓將更加吃緊。

停產致產能緊張

眾所周知,馬來西亞是半導體生產重鎮,是亞洲最重要的半導體出口市場之一,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馬來西亞的半導體產業在世界半導體產業鏈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此外,馬來西亞也是全球封測主要的中心之一,據統計,東南亞在全球封測的市佔率為27%,其中馬來西亞獨佔一半,包括日月光、通富微電、華天科技、蘇州固鍀等在馬來西亞都有封測廠。

在行動管制令頒佈後,賽普拉斯、安森美、瑞薩等部分廠商對其客戶發佈公告稱,公司已經停產,或是所有非生產和運營的員工都在家辦公。

在此情況下,市場擔心上述公司產能受到影響,恐致芯片市場將大面積缺貨。此外,目前正在處於缺貨狀態的硅晶圓、CPU、被動元件、封測代工產能等,是否會受到影響導致缺貨更甚,也是業內關注的重點。

硅晶圓競爭白熱化 | 馬來西亞封城導致6吋硅晶圓供應吃緊

供給吃緊,環球晶三座6吋廠已近滿載並漲價

硅晶圓大廠環球晶表示,6吋需求雖未明顯改變,但中國廠商產能受肺炎疫情影響,導致6吋市場供給吃緊,目前旗下3座6吋以下晶圓廠幾乎滿載,「有多少貨就出多少貨」,價格也已調漲,並看好未來即便疫情趨緩、供給回穩,6吋市況也不會太差。

合晶日前透露,由於中國6吋以下晶圓廠數量不少,受肺炎疫情影響,晶圓廠憂心拿不到足夠硅晶圓,為分散風險,農曆春節後,臺灣廠明顯感受到中小尺寸硅晶圓強勁轉單力道,推升楊梅廠、龍潭廠產能全線滿載,訂單應接不暇,第1季也已調漲6吋以下價格,漲幅約5%內。

環球晶也說,6吋需求雖沒有明顯改變,但因中國廠商供給受影響,打破供需平衡,在肺炎疫情發生後,6吋產能確實變得很搶手、供給吃緊。目前環球晶3座6吋以下晶圓廠,除崑山廠稼動率還未完全恢復外,臺灣、馬來西亞廠已幾乎滿載,而崑山廠現有產能也已近滿載,處於「有多少貨就出多少貨」的狀態。

環球晶認為,就算未來疫情逐漸緩和,中國6吋以下晶圓廠供給恢復正常,但近來8吋、12吋需求持續熱絡,可望同步帶動6吋需求升溫,看好即便未來供給回穩,在車用等需求推升下,6吋市況也不會太差。

雖然近來疫情持續延燒,但環球晶表示,今年以來,12吋包括記憶體制程、邏輯製程需求仍持續強勁,客戶下單力道越趨穩定,且合約期間越來越長,8吋也跟進12吋開始復甦,看好12吋與8吋景氣都已在去年第4季落底。

硅晶圓競爭白熱化 | 馬來西亞封城導致6吋硅晶圓供應吃緊

大硅片市場緊俏,明年可能供給吃緊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目前未有客戶取消或遞延訂單拉貨,部分客戶甚至為求庫存穩定,增加訂單、要求提前出貨,第2季需求仍健康,預期明年市場將再度面臨供給吃緊。韓國新廠目前處於裝機階段,預計第2季末開始送樣,年底前可望全產能生產。

雖然近來疫情在全球擴散,但徐秀蘭表示,部分客戶為求庫存穩定,增加訂單、要求提前出貨,第2季需求還是很好、仍健康。不過,疫情發展快速,情況每天都在改變,後續需求仍得觀望。

徐秀蘭表示,疫情對全球經濟增添許多不確定性,若疫情未能有效遏止,將對全球經濟產生衝擊,影響終端消費景氣。不過,長期來看,5G、人工智能等應用,仍將驅動半導體需求成長。

從供需來看,徐秀蘭認為,原先預期今年下半年供給可能轉緊,但受到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客戶擴產需求可能因此推遲,加上需求遞延效應帶動,預期明年整體需求將更強勁,矽晶圓供給將再度吃緊。

環球晶韓國一廠專注於生產8吋與12吋晶圓,二廠去年第4季已竣工,將致力高度自動化的12吋矽晶圓製造,月產能約17.6萬片。徐秀蘭表示,裝機進度受到疫情影響而稍微延遲,預計第2季末開始送樣,下半年開始拉昇產能,今年底前可望全產能,但仍得觀望認證速度與疫情影響程度。

硅晶圓競爭白熱化 | 馬來西亞封城導致6吋硅晶圓供應吃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