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正為緩解醫療物資緊缺而努力著……

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態勢持續向好,但隨著國外疫情進入爆發期,嚴防輸入性病例成為當前國內疫情防疫工作的重點。而國外疫情持續升級,不斷攀升的感染人數和嚴重匱乏的醫療物資令人擔憂。


這時,各大博物館和藝術學院竟然成為捐贈醫護裝備的重要來源,Instagram更是博物館和藝術家們捐贈醫療物資的信息發佈平臺和交流分享社區。由於口罩、手套通常是創作、安裝、保護藝術品時的必需品,因此,現在它們成為個人以及醫院等其他機構的救星。


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正為緩解醫療物資緊缺而努力著……


由藝術家發起的“口罩鬥士(Mask Mask Crusaders)”倡議活動幫助醫務人員尋找物資,由醫學生管理的“防護設備與紐約(PPE2NYC)”則是當地民眾緩解醫務人員防護設備嚴重短缺而做的努力之一。


平臺設有捐贈者和獲贈人兩個入口,捐贈者發佈捐贈信息後,一線醫務人員可直接通過平臺找到需要的醫用物資。平臺開通24小時,已有三千件捐贈防護用品送到一線醫務者手中;五天之內僅紐約地區就有四萬件物資在平臺登記。隨著平臺影響力不斷提升,美國其他20個城市開始聯繫平臺開展當地捐贈活動。


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正為緩解醫療物資緊缺而努力著……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向西奈山醫院、紐約長老會醫院、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和其他地區醫院捐贈了近三千隻橡膠手套,並向紐約大學朗格尼分校捐贈了三百隻N95口罩。PS1分館向紐約長老會醫院和蒙蒂菲奧裡醫療中心捐贈了50箱手套。大急流城公共博物館向當地一家醫院捐贈大量防護物資。


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正為緩解醫療物資緊缺而努力著……

大急流城公共博物館捐贈的醫療防護用品


布魯克林博物館、大衛·茲沃納、弗裡克收藏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和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等機構也為該市的醫療專業人士提供了兩萬多副手套、數百個口罩、防護靴和其他通常由藝術工作者使用的物品。


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正為緩解醫療物資緊缺而努力著……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向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捐贈了6200隻手套、10個N95口罩,一箱短靴和11套防護服


此外,藝術院校也加入到捐贈物資捐贈的大潮中來。美國費城的摩爾藝術與設計學院的200個N95口罩和250件防護服將送往該校的定點醫院——托馬斯傑斐遜大學醫院。而且,該校時裝設計委員會主席納塞利·奧提茲·岡薩雷斯發起併成立了一個在線縫紉小組,錄製口罩製作的教學視頻,將這些口罩送往當地各醫院。


與此同時,歐洲的博物館也行動起來。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藝術史學家俄瑪·赫爾姆斯在推特上呼籲多家文博單位參與到捐獻活動中。很快,梵高博物館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加入捐贈隊伍。


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正為緩解醫療物資緊缺而努力著……

俄瑪·赫爾姆斯(Erma Hermens)在Twitter上發起的倡議


英國40多家博物館和個人工作室的管理者、策展人向醫院和救護服務機構捐贈了成千上萬的手套、口罩、防護服和護目鏡。例如,倫敦救護服務處收到了來自大英博物館、V&A、阿什莫林博物館以及科學博物館的物資。另外,還有人在推特上發起博物館向倫敦救護車服務捐款的呼籲。而且,博物館還計劃將大量的合成材料——特衛強捐贈給由三位年輕設計師發起的“製造口罩和醫用清潔布”的活動。


除此之外,英國博物館協會呼籲各地的博物館應對所在社區的緊迫需求,提供切實可行的支持措施。比如,向當地的國民保健服務信託機構捐贈重要的防護設備;鼓勵員工或志願者成為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的志願者;向無家可歸的人提供食物等幫助,幫助他們度過危機;保證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人的文化需求,保持他們與社區的聯繫。


都柏林是愛爾蘭確診病例率最高的城市,因冠狀病毒而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許多公共場所臨時搭建了太平間,其中包括愛爾蘭現代藝術博物館。在聲明中,博物館表示,“這當然是在提醒我們如今形勢的嚴重性,但這種莊嚴肅穆的景象是恰當的。我們需要懷著極大的同情和尊重,為那些在未來可能需要這些設施的家庭而考慮。”


回顧國內最艱難的那段抗疫歷程,我們在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的日記中,看到了博物館人的堅持與奉獻。即使封館,為保證館內安全,湖北省博物館還是選出75名工作人員留在館裡,而且這樣的生活持續了50天。


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正為緩解醫療物資緊缺而努力著……


除此之外,全國各地博物館的廣大黨員紛紛響應號召,下沉社區,參與到基層防疫的工作中,尤其瞭解到社區防護物品和生活物資十分緊缺,博物館積極主動聯繫,多方籌措,向社區捐贈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


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是2019年廣西確定的四個極度貧困縣之一,縣城醫療防護物資本就短缺,在疫情的影響下,物資更是捉襟見肘。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在瞭解該情況後,通過廣西博物館文化創意空間發出募捐倡議,得到了泰國華人華僑及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不到 48 小時,醫用防護服、N95 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消毒液等一批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在泰國募捐完畢,防疫物資接力五天達成。


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正為緩解醫療物資緊缺而努力著……


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正為緩解醫療物資緊缺而努力著……


在這樣不尋常的時刻,博物館迎來了更多的挑戰。當閉館時,博物館如何向公眾提供文化服務?當面對社會重大事件時,博物館又該如何回應?通過這一段時間博物館的實踐,我們看到了博物館所具備的強烈的人性化意識。這種意識不只體現在展覽、建築設施的人性化設計,更是給予社會和公眾人性化的關注和幫助。


整編自文物之聲、Artforum、The Art Newspap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