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城這家人》首播便開啟尬哭模式,難怪收視撲街

如果算上《你遲到的許多年》、《風再起時》兩部劇,《那座城這家人》已經是湖南衛視的第三部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了。不知道為什麼,湖南衛視跟獻禮劇較上勁了。但是,這第三部劇的首播,其命運也沒比前兩部劇好到哪裡。我們都知道,自打相關部門打擊收視率造假之後,湖南衛視的收視率一直都不怎麼好,一直被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三家所擠壓著。

《那座城這家人》首播便開啟尬哭模式,難怪收視撲街

而這第三部獻禮劇的首播也是如此。在酷雲收視率實時排行榜上,《那座城這家人》的關注度一直是0.6%多一點。如果在全部電視臺的收視排行上,該劇排在第9位上;如果只排衛視臺的話,那該劇則排在第4位上。總之,該劇在一個半小時裡,被李立群、董潔的《幸福一家人》遠遠地甩在後面。如果排除相關部門打擊收視率造假,那麼,小編覺得《那座城這家人》收視落後的原因,還應該有以下兩個方面。

《那座城這家人》首播便開啟尬哭模式,難怪收視撲街

一、始終播出一種類型的電視劇,難免審美疲勞如果只播一部《你遲到的許多年》也就罷了,觀眾也就不會有什麼消極反應了。可是湖南衛視卻恰恰相反,一播就是三部獻禮劇。擱誰都免不了要看吐的。而且《風再起時》的編年史和紀錄片模式以及陸毅演技的拙劣,已經讓觀眾很倒胃口了。如果你接著再來一部相同模式的獻禮劇的話,那觀眾是真的要轉檯了。

《那座城這家人》首播便開啟尬哭模式,難怪收視撲街

並且,《那座城這家人》在開始的兩集劇情裡,就加入很多紀錄片的元素,觀眾一看到這種元素,就會懷疑它是和《風再起時》一樣的紀錄片或編制史。而且,在前兩集的畫面中,導演有意降低畫面色彩的飽和度,以便和植入的黑白資料片進行有效銜接。在這種紀錄片連連看的情況下,連小編都要看吐了,就更別說廣大觀眾了。

《那座城這家人》首播便開啟尬哭模式,難怪收視撲街

二、苦難與悲慘的輸出過於密集,觀眾早已麻木整部劇,如果處處都是熱點,那最終就等於沒有熱點;整篇文章,如果處處都是重點,那麼最終就等於沒有重點。《那座城這家人》似乎也犯了這種低級錯誤。生怕觸及不到觀眾的淚腺,所以,在開始的兩集劇情裡就進行強大、頻繁、密集的悲慘輸出,力求把觀眾的淚腺榨乾。

《那座城這家人》首播便開啟尬哭模式,難怪收視撲街

可越是這樣,效果就越不好。開始時的馬元和薩日娜猛烈飆淚時,觀眾們還能夠跟著感動並流淚,可是後來這樣悲劇的場面越來越多,薩日娜哭的技巧都快用完了,而馬元的悲劇也不再讓觀眾揪心了。這時候觀眾們只希望情節能夠推進得再快點,別再讓演員在那裡尬哭了。在薩日娜後面的幾場哭戲裡,她都不知道該怎麼哭才能更出彩了。

《那座城這家人》首播便開啟尬哭模式,難怪收視撲街

其實,從編劇理念上來講,苦難、悲慘等負能量輸出必須要有所節制,絕不能無限制地氾濫。否則,不但演員演著累,觀眾們看著也累。其實,要想感人並觸動觀眾淚腺,只需幾個場面就夠了。因此,《那座城這家人》開始的兩集悲劇、慘劇完全可以壓縮到半集,這樣絕對可以起到乘法、乘方的催淚效應。而不是現在的這種直給或廉價的尬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