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女孩的成長來說:金錢,永遠不是最重要的

對於家庭來說,有錢重要嗎?

俗話說,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這裡所說的“有錢”,並不是要你有多富裕,而是足夠生活就可以了。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沒有數以億計的財富,也沒有豪華大別墅。但是,對於無論在富裕還是普通甚至是貧窮的家庭裡成長的女孩來說,物質富裕都不是最重要的,精神富足才是。


精神富足:思想遠見

小美家在一個偏僻山村裡,家徒四壁,有兩個弟弟。從小她和村裡所有的孩子一樣,要和父母一起下地幹農活,幫家裡分擔。


到了上學的年紀,她每天天未亮便要起床,走很長的山路去鎮上的學校上課,天黑了才能回到家。


同學們很少讀到初中的,更別說上高中考大學,村裡很多人都說過女孩子讀書沒用,甚至她的媽媽也這樣認為,希望她早點出門打工供弟弟上學然後早早嫁人生子,這就是“女人的命運”。


但小美爸爸認為女孩子多讀些書也不錯,讓她盡力去上學,幸好小美成績不錯,也在老師的鼓勵下,堅持讀了下來,考上一所師範學院。而她當初的同齡女生朋友們,大部分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


Tips:小美該慶幸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假如沒有繼續讀書,那麼她的一輩子也就被困在那個山裡了。她最該感謝的,是自己的不放棄,也是自己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才能擺脫祖輩貧苦的“命運”。


如果她只能見到眼前的困苦,看不到遠方的希望,像她那些同齡的女孩子們一樣,對於未來沒有想象和希望,只知道跟隨祖輩的腳步,認為嫁人生子是人生唯一的意義,那恐怕就只有埋沒于山村、家庭、孩子,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新生活。


這就是思想遠見的力量。


對於女孩的成長來說:金錢,永遠不是最重要的

思想遠見是一種精神富足


精神富足:親情陪伴

小孟父母經商,家境富裕,住在豪華大別墅裡,但是因為工作忙,很少回家,孩子扔給保姆帶,認為只要有大把大把的錢給小孟花,就足夠了。


小孟上初中時結識了一群混混,整天跟著酗酒抽菸,逃課打架成為家常便飯,最後選擇輟學,整天吃喝玩樂,混跡在酒吧裡,直到因為吸毒被警察找上門來,她的父母才知道自己的女兒出了事。


她的父母很是不理解,女孩子不是比較乖巧的嗎?不是說要富養嗎?


Tips:其實,小孟的父母最大的錯誤就是理解錯了富養的含義,所謂“富養”,並不是大把金錢的堆積,不是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質條件就可以了,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在金錢的世界裡紙醉金迷,只沉迷享受、不思進取,久而久之,荒廢了大把時間。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再多的金錢,也沒有父母的“陪伴”重要。


對於女孩的成長來說:金錢,永遠不是最重要的

陪伴是一種精神富足


精神富足:身體力行

小麥家庭一般,但父母工作穩定有收入,而且有時間陪她。


平時,小麥會在父母的督促下按時早起、上學、完成作業,在完成作業後和父母一起看會書,討論書裡的內容。週末,父母會帶她去外面走走看看,陪她去運動和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親子活動。


小麥成績不優秀,但是父母從不焦慮也不責罵,每次考完試就一起分析原因,爭取下次不再做錯同樣的題。比起成績更關注小麥的心理,只要小麥情緒不對就會耐心詢問是否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情,鼓勵她說出來一起想辦法解決。


小麥的成績慢慢穩定地上升,也因為性格活潑開朗愛笑,同學們都很喜歡她,因為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不錯,老師讓她擔任班長,負責班裡的事務。


Tips:只看重孩子的成績是大多數家長的通病,從不注意孩子的情緒問題,讓孩子面臨家庭、學校的多重壓力卻得不到紓解,只能積壓在心裡,最後一旦爆發只會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而父母可能還會摸不著頭腦,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怎麼了,明明自己這麼“愛”她。


對於女孩的成長來說:金錢,永遠不是最重要的

身體力行做出榜樣


對於女孩的成長來說,家庭的溫暖來自父母的呵護和陪伴,父母的思想會傳給下一代,父母的樂觀積極也會傳染給孩子。假如父母思想短見、性格悲觀焦躁,同樣會不知不覺地將這些負能量“送”給了孩子。所以,想要孩子是什麼樣的人,父母就得先成為什麼樣的人,不能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卻強硬要求孩子去做到,就像自己在搓著麻將卻呵斥孩子別看電視去努力學習一樣,這是非常不靠譜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