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生命的意義,就是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今年,疫情給人類帶來了一次非常嚴肅地思考死亡的機會。世界上每秒有1.8人死亡,也就是每分鐘有106人死亡,一小時就是6360人,一天就是152640人,一年就是55713600人。如果你還沒有親身體驗疫情帶來的直面死亡,甚至看到這些數據對於死亡還是沒有深刻的感受,那麼,《奧斯卡與玫瑰奶奶》這部短篇小說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看待死亡。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出自被譽為法國國民作家的埃裡克·埃馬紐埃爾·施米特,他是巴黎高師哲學博士,曾經是哲學教授,如今則作為劇作家、小說家和導演活躍於文壇和戲劇界。這部小說在法國人心中,與《小王子》有著同等地位。豆瓣評分8.7分。

小說的故事是由十四封信組成的,前面十三封是由男主人公——一位10歲的白血病男孩奧斯卡在他病逝前的12天寫給上帝的,最後一封是由照顧他的醫院護工玫瑰奶奶執筆的。

為了安撫和陪伴病重的奧斯卡,玫瑰奶奶邀請奧斯卡一起來玩個遊戲,在年底的最後十二天中,把每一天當作10年來過,並且給上帝寫一封信,同時許一個願望。奧斯卡真誠用心地對待120歲的人生經歷,講述他的青春期、愛情、婚姻、親情、中年危機等等,彷彿這就是他真實的一生。並且事無鉅細地告知上帝,是傾訴,是探討,更是一種變相的自我救贖。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生命的意義,就是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小說封面

在看這部小說之前,我像大多數人一樣很少思考死亡這件事情。在讀書過程中,我時常會被奧斯卡通過兒童視角看待人生和死亡的深刻和成熟所感動而熱淚盈眶。我們活著,在生存、現實和理想中掙扎,隨著年齡的增長,似乎經常忘記其實我們的生命在每一分每一秒中悄然逝去。大多數人都要等到直面死亡的時刻才會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才意識到自己曾經虛度光陰,錯過了自己內心真實所想,多麼的遺憾啊!

我將通過小說的劇情,為你解讀奧斯卡是如何通過向死而生獲得生命的圓滿,向死而生給奧斯卡帶來的三大改變和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在生命中踐行向死而生的人生哲學活出我們的意義。


01

通過奧斯卡的兒童和遊戲視角,完美詮釋瞭如何踐行向死而生完成精神和心靈上的自我救贖,最終獲得生命的圓滿

在奧斯卡寫給上帝的第一封信中,他得知自己的骨髓移植失敗了,可能即將死去,但是身邊的醫生、醫護人員、甚至是他的父母都不願意在孩子面前談論這個事實。玫瑰奶奶解釋道,"我覺得大家對於生命也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忘了生命是脆弱的、易碎和短暫的,我們都假裝永遠不會死。"

為什麼我們總是習慣逃避對死亡的思考呢?

正如玫瑰奶奶的解釋,大家也許只是忘了,在生活的瑣碎、平庸和碌碌無為之中變得麻木了。事實上,我們甚至不敢承認內心對死亡的深深恐懼,阻擋了我們對它的進一步思考。

恐懼管理理論認為,人類的求生本能令我們對自身必死的命運產生強烈的恐懼,人們會通過文化世界觀的堅守與自尊的提升這兩類防禦反應來緩解死亡恐懼帶來的焦慮。

我們總是在追逐世俗的標準,思考成功、幸福和快樂這些表面上看上去正面的事物,已經習慣逃避那些難以面對的死亡、未知和負面能量。殊不知,其實逃避對死的思考,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逃避對生的思考。

在奧斯卡寫給上帝的第十二封信中,奧斯卡已經100歲了,在過去12天,他已經活過了完整而又幸福的一生,也與不敢面對死亡的父母完全和解了。他向父母解釋道,生命是上帝饋贈的禮物,剛開始我們不懂得珍惜,以為死亡還很遙遠一般浪費它。最後,又認為它腐爛、短暫而想放棄它。只有知道如何讓自己配得上這個生命,才是它的意義。

從奧斯卡的第一封信和最後一封信中,我們看到了截然相反的人生價值觀。當知道自己即將病逝的真相時,他是堅強的,只是對身邊的人,尤其是父母不敢陪他面對死亡感到很失望,卻也只能陪身邊的人裝作不知道。然而,隨著向死而生這個遊戲的推進,奧斯卡的人生智慧最終超越了自身的年齡和身邊人的智慧,他明白了生命的真諦,與父母和解,也試圖幫助父母解脫對他死亡的恐懼。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生命的意義,就是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

著名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指出,人的肉身只要還沒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著。這個存在者的一生貫穿著走向死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先於亡故的存在形式。在這個向死的過程中,人能真實地感受到自我的強烈存在感,自己在這個向死的過程中"在場"。所以,死的過程與亡的結果相比較,這個向死的過程更本真,更真實。

人的一生並非表面上看到的,它存活於每個人的心靈和品格。肉體上的痛苦沒有人能逃離,上帝之子也曾被釘在十字架上,然而生命它存在於心靈裡和精神上,上帝的啟示就是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生命不是永恆的,死亡總是如影隨形。向死而生,需要我們時刻保持對死亡的深刻意識,才能把對人生的注意力從外界轉移到自身,領悟到什麼對我們才是最重要的。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生命的意義,就是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奧斯卡寫給上帝的信

02

向死而生給奧斯卡的生命帶來的三大改變,使人深思為何向死而生能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如此重大的意義

與玫瑰奶奶的遊戲約定,使得奧斯卡在10歲的年紀就經歷了充實的一生,還收穫了豐富的精神財富和人生智慧,改善了他與世界的關係,獲得了生命的圓滿。這些意義主要體現在奧斯卡在向死而生的過程中發生的三大改變。

1. 奧斯卡勇敢面對"婚姻"的挫折順利度過"中年危機",反映了向死而生的遊戲給他帶來的巨大成長

奧斯卡在醫院裡有個很喜歡的小姑娘叫佩吉,奧斯卡把她當作自己的妻子一般相處。由於醫院裡的另一個小女孩也喜歡奧斯卡而引起誤會,佩吉不理他了,這讓奧斯卡彷彿經歷"中年危機"一般難過至極。最後,奧斯卡勇敢地向佩吉表達了真誠的愛,佩吉也感動地回應她對奧斯卡的愛,兩人重歸於好。

向死而生的遊戲給了奧斯卡無窮的勇氣去追求一段藏在他內心深處的愛戀,也有幸經歷了這輩子再也無法真實體驗的"婚姻生活"。

儘管這段"婚姻關係"經歷了一些波折,但是他也在向死而生的過程中坦然面對"中年危機",收穫了超越實際年齡的成人智慧,甚至比許多中年成人更有智慧和勇敢。

今年經過疫情之後,除了令人痛心的病患死亡消息,最殘酷現實的莫過於離婚事件爆發導致離婚率比往常還要高出許多。疫情使我們有了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卻也讓很多人無法面對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而選擇離婚。雖然我們無從得知離婚當中有多少遺憾,但是如果我們真的從疫情的災難中認真思考了生命的意義,如果我們能像奧斯卡一樣向死而生,也許人生會少一些艱難,多一些幸福。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生命的意義,就是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奧斯卡與他的“妻子”佩吉

2. 奧斯卡通過轉變父母對死亡的看法改善了彼此的關係,並且使彼此不再遺憾

當奧斯卡的父母從醫生那裡得知奧斯卡即將病逝的消息時,難過得無法面對奧斯卡。這讓看在眼裡的奧斯卡對父母很失望,認為是因為父母的懦弱才無法面對他的疾病和死亡。

聖誕節這一天,奧斯卡為了躲避懦弱的父母,想方設法跟隨玫瑰奶奶回到她的家。玫瑰奶奶友善地跟他解釋,父母是愛他的,只是無法面對死亡和遺憾。奧斯卡提出讓父母來接他,並且對父母說:"對不起,我忘了你們有一天也會死的。"這句話使奧斯卡與父母完全和解了,並且在玫瑰奶奶家留下一起度過了難忘的聖誕節。

只有10歲的奧斯卡無法理解父母的愛和痛苦,誤會他們是無法接受自己而選擇逃離醫院躲避父母。孩子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特殊的弱勢地位來看待父母,這種心態只會讓他們習慣一味地索取、要求,失去了本該有的同理心。在死亡面前喪失理智的孩子會變得任性而自我,卻沒有想到這樣的做法會給身邊愛他們的人帶來多大的傷害。

通過給上帝寫信這一場向死而生的遊戲,奧斯卡看到了父母會因為他的過早離世而感受的巨大痛苦。奧斯卡不忍心看到父母餘生都無法釋懷,選擇主動地與父母和解,在生命的最後為彼此創造了美好的回憶。當我們面對生活的挫折、自我憐憫、自我悲傷的時候,向死而生的智慧給了我們理智,讓我們看到他人也在同我們一起承受悲苦,這時候我們就獲得了慈悲心,把自己與世界融為一體。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生命的意義,就是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最後三天,奧斯卡在病床旁邊寫著:“只有上帝有權叫醒我”。

3. 奧斯卡安慰醫生放下焦慮和自責,影響了身邊的人更加積極正面地看待死亡帶來的精神財富

"我在服藥方面一直很積極配合,您在治病方面一直無可挑剔,所以不要一副自責的樣子了。如果您不得不向人家宣佈壞消息,告訴他們疾病的拉丁名和無法治癒的結論,那不是您的錯。輕鬆點,放鬆心情,您又不是上帝他老人家,不是由您來指揮造化,您只是個修理者。拋掉壓力,卸下包袱,杜塞多夫醫生,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否則您這份職業幹不了多久,看看您那副尊容。"——奧斯卡寫給上帝的第九封信

經歷了9天的向死而生遊戲,奧斯卡從最初配合醫生逃避死亡,轉變成安慰醫生放下對於無法治癒他的內疚和自責。奧斯卡接受上帝給他的生命安排的釋然態度,大大緩解了醫生的焦慮和壓力,並且也影響了醫生與他一起更加勇敢和輕鬆地面對死亡的來臨。

由於對死亡的恐懼是可以感染的,當我們感覺他人對死亡的恐懼時,我們為了躲避這種恐懼,也選擇避而不談死亡,以為這就是對將亡之人的尊重,卻不自知逃避帶來的是憐憫和同情,還有更多的恐懼。這時候,只有像玫瑰奶奶和奧斯卡一樣,勇於正視死亡,接受和麵對死亡帶來的負能量,就能在所剩無幾的生命之中收穫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就像村上春樹曾經說的:"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生命的意義,就是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奧斯卡離世了

03

生命的意義,就是向死而生,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因為他,我歡笑,我品嚐快樂。他幫助我更加信仰你,我的心裡充滿愛意,滾燙的愛意。他給了我無盡的愛,充盈我剩下的歲月。"——最後一封信,玫瑰奶奶寫給上帝

在小男孩奧斯卡生命的最後十二天,信仰上帝的玫瑰奶奶,用她的方式讓奧斯卡度過了"完整的一生",並最終獲得了心靈的解脫。死亡於他而言,變成了另一種開始。而玫瑰奶奶,也因為奧斯卡而獲得了相應的治癒和圓滿,是雙向的給予。不得不承認,用此種方式詮釋生死真是漂亮又有智慧,留給人無盡的思索。

從這部小說中,我們可以如何學習思考向死而生的原則活出自我和生命的意義呢?

1. 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來活。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重複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條條框框束縛,否則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結果裡。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所發出的噪音淹沒自己內心的聲音。最為重要的是,要有遵從自己內心和直覺的勇氣,它們可能已經知道你其實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蘋果手機創始人,喬布斯

喬布斯自17歲起就每天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我還願意做我今天原本應該做的事情嗎?"直到50歲時發現自己得了癌症,他仍然以這個問題開啟每一天。

奧斯卡和喬布斯告訴我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是由生命本身的長短來界定的。向死而生,就是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來活出自己。只有這樣要求自己思考死亡,我們才有可能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發現對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不遺餘力、不留遺憾地實現自我。

2. 用新鮮的眼光看待每一天,迴歸本心,不忘初衷。

過去的我,工作第一,事業第一;現在,家人第一,健康第一。我仍然熱愛工作,但也學會放下偏執,不再計較是否最大化利用時間、最有效發揮影響力,也不再把世俗價值裡的名利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只願挖掘自己的內心,去成為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我想,這樣的人生才會圓滿,沒有遺憾。——《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李開復

奧斯卡在他離世前三天,仍然覺得充滿活力地觀察這個世界和他周圍的環境,是他賦予了這個世界充滿愛和歡樂。美好的事物都是稍縱即逝的,人人都懂這個道理,卻很少有人真正放在心上。所以每一天都要認真去過。活在當下,就是最好的人生。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生命的意義,就是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奧斯卡在教堂與上帝對話


總結一下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這部短篇小說通過一個10歲男孩的兒童和遊戲視角,為我們輕鬆、完美地詮釋了生和死的意義。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只在於我們如何看待生死。心裡有愛,12天的生命足以。

向死而生,就是直面死亡,無所畏懼,才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真實的自我、生活和現實。我不再擔心未來,只專注於把每一天過好:努力做到不為情緒所累,積極地追求自我成長,把時間用來做那些自己認為對的、有意義的事情,以及陪伴那些重要的人。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離開,也不知道那些重要的人和物何時會失去,我能夠做到的就是,失去的時候,沒有任何遺憾。


【想了解更多心理學資訊,改變你的認知,突破你的人生侷限。
請關注 ,作者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碩士,從事心理諮詢師,作家和金融投資。
分享個人成長乾貨和人性心理學,讓你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了解他人。
啟發你的深度思考,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