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經常看電影的人一定對是枝裕和這個名字很熟悉,他被稱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五次入圍戛納,2018年憑藉《小偷家族》成為日本第四位獲得金棕櫚的導演。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是枝裕和的作品有濃厚的個人色彩,他在家庭片的拍攝上很有造詣。在他的鏡頭中,生活往往如詩般美好,但在平靜如水的生活下,其實暗藏著洶湧。

在他的作品中,造成暗潮洶湧的很多都是同一個原因:父親的缺位。在《海街日記》裡,開頭就是四個姐妹父親的葬禮;在《無人知曉》裡,也沒有父親的存在;在《步履不停》中,父親沉默寡言、不擅長表達心跡,跟兒子有無法言說的矛盾。

2016年,《比海更深》播出,這部電影是《步履不停》的姊妹篇,其中的父親也是缺位的,但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是,這部電影中有兩對父子關係,一是良多和父親,二是良多和兒子真悟。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這部電影情節很簡單,中年的良多轉行做了私家偵探。一方面,因為自己曾經得過文學獎,他自視清高,不願意寫商業作品;另一方面,他和父親一樣,有賭博的惡習,總被債主追著討債。

妻子響子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便和他離了婚,並由響子來撫養真悟。一家人只有在良多付撫養費的時候才見面,在一個颱風夜的時候,他們三人陰差陽錯地一起待在了良多母親的家裡。在這一晚過後,良多的心結解開,一切重新開始。

父子矛盾貫穿了這部電影的始終,今天就從是枝裕和的個人經歷、敘述手法和電影中體現的侘寂美學三個方面談談是枝裕和電影中的父子關係書寫。

01 個人經歷:在父權失墜的困境中,尋找傳統的父子關係

《比海更深》裡,良多以一箇中年男人的身份出現,他的父親已逝,生前是個賭徒,一有錢就輸光。在良多的心裡,父親是一個完全的失敗者,他努力地擺脫父親的影子。其實,良多在寫出一部出色的小說後,就江郎才盡了,和父親一樣也染上了賭博的惡習,靠私家偵探的工作餬口,一有錢就輸光,連給兒子的撫養費都負擔不起。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犬夜叉》中有句話很適合形容良多:男人就是這樣,頭頂總有父親的存在,總覺得很煩,很受不了,父親辦得到的事,自己也能辦到,總有一天,一定要超越父親,最後總是以父親的標準想事情。

良多和父親一樣,也是個世俗上的失敗者,在兒子面前,他也沒有作為父親的尊嚴。

是枝裕和曾承認:"電影裡登場的角色和情節中寄託著我作為兒子、丈夫和父親的各種記憶,只是改變了人稱和人物關係。"

是枝裕和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和他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出生於1962年,父親是個賭徒,母親是個愛看電影的家庭婦女。此時,日本經濟飛速發展,電視這種家用電器逐漸在日本普及,給了是枝裕和電影上的啟蒙,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偷自行車的人》。

"被釋放的父親耷拉著肩膀,無精打采地走著,兒子不安地走近他,抬頭看看他的臉,然後拉住了他的手,與其說兒子拉住了父親的手,不如說兒子向父親伸出了援助之手。"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在偷自行車時,父親成了道德上的弱者,父權衰弱,而兒子向他伸出了救贖之手。

這部電影描繪的現象在戰後的日本也屢見不鮮。戰後,美國向日本輸入西方文化,民主思潮進入日本,衝擊了原先舊式的忠孝觀念,父權制開始崩塌,使得父親這個角色不再不可或缺。

再加上日本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需要大量勞動力,父親為了餬口,不得不外出打工,跟現在提到的"喪偶式育兒"有異曲同工之處,父親很少陪伴孩子,因此,孩子心中的父親形象變得模糊,父權逐漸失墜。

親情這條紐帶越來越鬆散,人際關係越來越淡薄,人們逐漸失去了家庭帶來的安全感,出現了很多呼籲傳統人倫關係迴歸的作品。比如《寅次郎的故事》、《奏鳴曲》、《幻之光》等等。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是枝裕和拍攝《比海更深》的初衷就是因為自己父親的去世,他開始思索在"父親真正缺位"的時候,一個家庭該如何生活下去。

在《比海更深》裡,良多一開始排斥父親,成為父親後又認同父親。在"父權失墜"的困境中,通過日常生活達成了和解,並獲得了自我認同。

02敘事手法:通過鬆散的日常敘事再現生活,在解決矛盾中獲得自我認同

很多人都說是枝裕和的電影似乎什麼都沒有說,但看完好像得到了很多,這與他的日常敘事有很大的關係。

如馬克·席林所說:"細枝末節累加起來即是生活。這正是戲劇性之所在——在於細節。"

日常敘事就是將鏡頭對準平庸瑣碎的日常生活,並不刻意製造矛盾,只是展現生活的細節。電影就是要對日常生活進行豐富的描述,並且把它真實地傳達給觀眾。

日常生活往往很少有大喜大悲,大多都是小的不順心,電影就應該把這份小悲傷表現出來。在《比海更深》中,是枝裕和將父子間的衝突隱藏在了生活後面,有許許多多的細節展現了良多和父親,父親和兒子之間的矛盾。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每次提到父親時,良多的語氣裡並沒有對逝去父親的懷念,反而有淡淡的嫌棄,當別人說他跟他的父親相像時,良多會露出不悅之情。

因為沒有一個好父親,良多也沒有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父親,他經濟能力不足,既沒有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也沒有負擔教育孩子的義務,躲避賭債又使得他尊嚴盡失,因此,他在兒子真悟面前是沒有話語權的,就是典型的"父權失墜"現象。

有一個鏡頭,奶奶誇真悟的作文跟良多小時候一樣有靈氣,真悟的臉上沒有絲毫被誇的開心,反而露出了不情願的表情,並明確表示長大後不想像父親良多這樣。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為了獲得認同,良多重複父親以前對他做的事情,在暴雨天的晚上,良多帶著兒子躲進滑梯裡吃零食。外面是暴雨侵襲,滑梯裡黑暗寧靜,兩人聊起了良多的父親。

良多發現,自己依照著父親的原則教育下一代,他並不厭惡父親甚至還是認可他的。這種認同轉移到了自己身上,良多也對自己的生活釋然了。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暴風雨過後是天朗氣清,在電影的結尾,一家三口坐著列車返回城裡,兒子的手裡還拿著良多給的彩票。隨著列車不斷往前開,兩人之間無形的隔閡消失,達成了和解,兩人都該張開雙臂,迎接新的生活。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03 獨特的父子關係書寫中,蘊含著侘寂美學

是枝裕和被稱為"一生只拍一部電影",並不是他真的只拍一部電影,而是他的每部電影都有他獨特的個人風格。

是枝裕和的電影情節很弱,注重細節,但不會讓觀影者覺得很無聊,反而給人一種洗滌心靈的純粹感。這種感受,我們在欣賞日本文學作品時也常常能感受到,這與日本傳統的"侘寂"美學有關。

"侘"的大致意思是簡陋樸素的優雅之美,"寂"代表著時間易逝和萬物無常。侘寂之美的表層含義在於安靜、質樸;深層含義在於殘缺、無常,侘寂是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的日式美學。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是枝裕和電影中父子關係的書寫處處體現著侘寂之美。

在他的鏡頭下,按照生活本來的面貌描寫生活,沒有花哨的蒙太奇,只是重現質樸安靜的生活。結尾處,在暴風雨洗禮後的城市,人們的生活還是原來那樣不疾不徐,但父子二人的內心已然發生了變化,這是侘寂的"質樸"美。

良多和父親,良多和真悟,這兩對父子的關係都是有缺陷的,父子間由於自尊心不能對對方敞開心扉,但內心深處又深深愛著對方,這是侘寂的"殘缺"美。

從《比海更深》看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父子關係

是枝裕和說:"我不喜歡主人公克服弱點、守護家人並拯救世界這樣的情節,更想描述沒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骯髒的世界忽然變得美好的瞬間。"

是枝裕和的作品有一種難以言傳的人生滋味,這可能是侘寂美學的獨特魅力吧。

生活裡沒有超級英雄,大家都是普通人,我們遇不上什麼大風大浪,但小麻煩總是會有不少。那也不必太過煩惱,時間會帶走一切,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珍惜當下,化解跟親人間的矛盾,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些。

結語:

《比海更深》裡呈現的父子矛盾不止存在於日本,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前段時間“喪偶式育兒”這個詞很火,很多父親都因為工作,很少陪伴孩子,再加上不善言辭,導致孩子跟父親的關係並不親密。

在孩子的生活裡缺席,這並不代表父親不愛孩子,父親的愛沉默如山,卻比海更深。

身為父親,要盡最大努力地參與到孩子的日常生活裡,跟隨孩子的成長軌跡。身為孩子,要理解父親的難處,及時化解矛盾,孩子,也有為人父母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