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國科學家|葉篤正:第一個獲得“氣象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一生痴迷赴科研,一腔熱血訴芳華。一代代科學家嘔心瀝血的付出與堅守,鑄就了中華民族科技復興的不朽詩篇。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全息能源登陸全球傳媒黃金口岸,納斯達克大屏、時代廣場路透社大屏、北京中關村大屏同步發聲,向所有紮根科技創新一線的中國科學家致敬!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致敬中國的科學家——葉篤正。

致敬中國科學家|葉篤正:第一個獲得“氣象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葉篤正,安徽人,著名的大氣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國際大氣科學界屈指可數的數位學術巨匠之一,也是中國大氣科學界及全球變化研究領域的一代宗師。

在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上,葉篤正說:“我不認為這個獎是給我個人的,它是給大氣科學工作者群體的。科技工作不是一個人的事業,沒有別人的幫助,我不可能完成研究。”

致敬中國科學家|葉篤正:第一個獲得“氣象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葉篤正 青年時期

1916年出生的葉篤正與中國的第一份氣候紀錄同年。90年後,作為我國現代氣象學和全球變化學科的奠基人之一,因為在大氣動力學、青藏高原氣象學、東亞大氣環流、全球變化科學、大氣運動適應理論等領域的開拓性貢獻,獲得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說起“成功的秘訣”,這位老科學家的話語異常平實:“首先,治學上,要求實、求實、再求實,認真、認真、再認真。這也是每個科技工作者應當遵循的原則。”“其次,國家需求是第一位的。科學研究一定要符合國家需求,同時要把世界最先進的方法用起來。”“第三,一個人搞不成科研,要培養一個團隊,大家一起做。”這三句話正是葉篤正人生的寫照。

致敬中國科學家|葉篤正:第一個獲得“氣象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剛剛考入清華大學的葉篤正,很快就加入了這場愛國運動。兩年後,他回到學校,在乒乓球檯邊結識的學長錢三強的勸說下,葉篤正放棄了喜愛的物理,選擇了對國家更為實用的氣象學。1945年,葉篤正來到美國,師從世界著名氣象和海洋學家羅斯貝,並於1948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當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美國,葉篤正幾乎想都沒想,就決定啟程回國。1950年,葉篤正回國後立刻投身到大氣科學研究機構的籌建工作。經過幾十年艱苦創業,當初只有十幾個人的科研小組,發展成現在國際知名的大氣科學研究所。故鄉的土地為葉篤正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靈感,在超過半個世紀的科學研究中,葉篤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開創性研究成果。

致敬中國科學家|葉篤正:第一個獲得“氣象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葉篤正出席中國科學院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

葉篤正創立了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至今仍用於天氣預報。他和合作者於1953年首先提出了東亞大氣環流突變概念,並展開了氣候突變問題的系統研究,揭示了急流突變對季風和雨帶變化的影響,對提高我國天氣和氣候預報的水平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他於1957年首先發現了冬季高原南北兩側的兩支西風急流,並揭示了其對東亞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的重要作用,隨後又率先提出高原對大氣夏季是熱源,冬季是冷源。他的奠基性發現和系統的理論研究開拓了一個科學研究領域——高原氣象學,成為當代氣象科學的重要研究方向。他是國際全球變化科學的少數幾個主要倡導者和開拓者之一,也是我國全球變化研究領域的奠基人,並創立了“有序人類活動”研究的理論框架。

致敬中國科學家|葉篤正:第一個獲得“氣象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溫家寶與葉篤正

“我現在的時間總是不夠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年屆九旬的葉篤正仍然沒有停止鍾愛的科研工作,隨身帶著本子,經常記下想到的問題和偶爾出現的靈感。

多年來,葉篤正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提攜後輩,桃李滿天下。他培養的幾代氣象工作者,分別成為各個時期中國氣象科研和業務發展的骨幹力量。他的弟子黃榮輝院士說:“葉先生教會我們很多東西。他不僅是學問的大師,也是做人的大師。”

“我希望自己的學生有獨立的學術見解,敢於和我說不。”葉篤正對記者說,“他們的成果比我大,才是我的成功!”

關注全息能源微博,每日好禮不停

https://weibo.com/6612371103/H0DxKzU74?from=page_100606661237110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_rnd15415160501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