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一向和美國作對,薩達姆和卡扎菲倒臺後,為何不逃去俄羅斯

中東、北非一帶向來盛產政治強人,比如現在仍然在位的哈梅內伊(伊朗)以及巴沙爾(敘利亞)。再往前,則有伊拉克的薩達姆、利比亞的卡扎菲以及埃及的穆巴拉克。後三者,如今皆已謝世,除穆巴拉克是高齡病逝外,剩下的兩個,都死於非命。薩達姆是在逃亡半年後被美軍捕獲,並被處以絞刑的(2006年12月30日),卡扎菲則是在政權倒臺後死於叛軍槍擊(2011年10月20日)。

俄羅斯一向和美國作對,薩達姆和卡扎菲倒臺後,為何不逃去俄羅斯

不難看出,薩達姆和卡扎菲的結局,是非常類似的,巧的是,兩個人都只活了69歲,距離70大關僅差一歲!這兩位政治強人不但結局類似,生前所做的最大的事,或者說置他們於死地的原因都差不多,那就是與美國對抗。“反美”是許多中東政治強人的標誌性符號,敘利亞的巴沙爾以及伊朗的哈梅內伊莫不如此。

俄羅斯一向和美國作對,薩達姆和卡扎菲倒臺後,為何不逃去俄羅斯

說到反美,最容易讓人想起的還不是上面那些國家或者政治強人,而是俄羅斯,畢竟它是地球上唯一一個可以在核武庫上與美國相提並論的國家,強大的軍事力量,尤其是核武庫的存在,就是俄羅斯與美國對抗的最有力的資本。

正因如此,俄羅斯也成了眾多反美小弟眼中的老大哥。比如敘利亞,在對抗美國的過程中,就多有仰仗俄羅斯,伊朗也同樣有俄羅斯在背後提供幫助。

俄羅斯一向和美國作對,薩達姆和卡扎菲倒臺後,為何不逃去俄羅斯

後冷戰時代,美俄繼續對抗,薩達姆、卡扎菲之流為何不逃亡俄羅斯來尋求庇護?

俄羅斯的反美,其實是冷戰時期美蘇敵對關係的延續,在後冷戰時代,美俄兩國只有短短几年的蜜月期,很快就又轉向了對抗,這是地緣政治所決定的。

美國想要拉攏歐盟這個大盟友,就註定無法與俄羅斯搞好關係。而俄羅斯,要想在周邊持續發揮影響力,也註定了只能走對抗美國這條路。於是俄羅斯就成了一眾反美小弟的老大哥,小弟有什麼事,老大哥肯定要出面。

現實中,俄羅斯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尤其是最近在敘利亞的問題上,普京就非常主動,以至於連“隨手發射導彈毫不手軟”的特朗普都不得不軟下三分。

俄羅斯一向和美國作對,薩達姆和卡扎菲倒臺後,為何不逃去俄羅斯

但即便如此,曾經的兩個反美小弟——薩達姆和卡扎菲,卻還是死在了對抗美國的路上,為什麼俄羅斯沒能保護好他們呢?或者換個角度來看,薩達姆和卡扎菲當年為什麼不想盡辦法逃到俄羅斯去呢?如果他們能成功逃到俄羅斯,是否就可以保住性命,畢竟美國再強,恐怕也不敢直接對俄羅斯動武吧。

俄羅斯一向和美國作對,薩達姆和卡扎菲倒臺後,為何不逃去俄羅斯


薩達姆倒臺之前,曾狠狠得罪過普京,逃亡俄羅斯是別想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這兩個人真的逃到了俄羅斯,大概率會保住性命,甚至不排除今天仍然活在世上。但以當時的局勢來看,逃亡俄羅斯這條路,顯然不太通暢。比如薩達姆,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他反美就一定會和俄羅斯的普京搞好關係,可實際上,他卻把普京狠狠地得罪了一回。

沒錯,當時雖然是2003年,普京卻已經是總統了,然後以“二人轉”的形式超長待機直到今天。只不過,當時的普京,接任總統的時間有限,葉利欽留下的爛攤子,尚未完全收拾乾淨,尤其是車臣問題,更是讓他焦頭爛額。所以就算普京當年有心,也無力過深介入伊拉克戰爭的亂局,只是象徵性地做了調停。

俄羅斯一向和美國作對,薩達姆和卡扎菲倒臺後,為何不逃去俄羅斯

不知道是不是普京的“不給力”激怒了薩達姆,後者居然在伊拉克戰爭前夕撕毀了一張俄伊之間的鉅額石油貿易協定。小老弟居然狠狠地打了老大哥一巴掌,這讓老大哥的臉往哪擱?所以伊拉克戰爭爆發後,薩達姆別說沒能逃到俄羅斯去,恐怕就是有機會逃,也不見得就真願意去吧,畢竟他都已經事先把普京給得罪過了。

獨裁讓權力巔峰的人失去了理智的判斷,一旦倒臺,逃亡變得幾乎不可能

不少人會為薩達姆、卡扎菲等人的下場感到悲哀,哪怕不支持他們的獨裁行徑,至少還是會對他們的結局本身抱有同情。然而這種下場,其實都是他們自找的,是長期的獨裁矇蔽了他們的雙眼,從而錯判形勢,導致局勢迅速惡化。等到幡然醒悟之時,逃亡就已經變得幾乎不可能了。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曾不斷上演,二戰時期的墨索里尼,曾扮成女裝試圖逃脫,不也被揪出來了嗎?希特勒倒是有點骨氣,但即便他想逃亡,就一定能成功嗎?恐怕最多就是再提心吊膽地苟活幾年罷了。

薩達姆和卡扎菲當時的情況,就是如此,長期的高壓執政讓民眾對他們的積怨變得很深,以至於一夕之間,紛紛倒戈,可站在權利之巔的他們,眼裡卻只看到民眾對自己的膜拜和忠心。

俄羅斯一向和美國作對,薩達姆和卡扎菲倒臺後,為何不逃去俄羅斯

中國人早就深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旦民憤之水漫上來,當權者就算是插翅也難飛了。所以薩達姆和卡扎菲都是逃亡不久便被抓獲,他們並非不想活命,只是形勢已經讓這個奢求變得不可能。

其實對於薩達姆和卡扎菲這樣的政治強人來說,失去權力,無異於判了他們死刑,就算繼續苟活於世,又有多少意義呢?更何況,失去政權的他們,對於俄羅斯來說也同樣失去了利用價值,逃亡去了那裡,免不了要受盡屈辱,與其屈辱地活著,倒還不如來個痛快的結束呢。從這個角度來說,就算兩人當年真的成功逃亡到俄羅斯,恐怕也會活得生不如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