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範文:放下手機 重拾人情


申論範文:放下手機 重拾人情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是對於手機時代形象化描述,透露出些許無奈。現實生活中會出現諸多類似的場景:父母沉迷手機對孩子訴求視而不見;家族聚會變為手機聚會;公交地鐵場所中民眾“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看手機”……不可否認,過度依賴手機會導致人際關係退化,親情隔閡、有損身心健康等負面危害。構建和諧健康社會的當下,需要放下手機,重拾人情。

放下手機,用陪伴挽救親情。手機時代,親情缺失現象不斷在現實生活上演。手機網絡中的孝子,對於父母表達孝順的方式只會偶爾視頻聊天,在朋友圈發“爸媽辛苦了”這樣的文字,而現實中與父母相處時,依舊成為沉迷手機世界的“低頭族”,鮮少與父母溝通交流。當然也不乏父母與手機作伴,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冰冷,被遺忘的孩子呼喚親情的現象。這種手機導致的親情疏遠表面是信息化時代對民眾溝通交流方式的影響,實則根源於責任感的缺失。放下手機,陪伴家人才是對親情的最好詮釋。

放下手機,用融入表達尊重。一段家族聚會的視頻被瘋狂轉載,讓許多人陷入沉思。家族聚會期間,父母長輩因為見到日思夜想的晚輩而臉上綻放燦爛的笑容,殊不知讓他們笑容“打折”的居然是晚輩只顧玩手機,而面對他們的溝通願望只會簡單的“嗯、啊”敷衍應付。放眼手機社會,大學課堂上對老師的諄諄教導當作“雲煙”,工作場合中對上級安排的任務“丟三落四”,夫妻關係當中對另一方的表達自動過濾……沉浸在手機虛擬世界而自我屏蔽外界信息,對別人的互動交流置若罔聞,這種“在場的缺席”是禮儀方面的缺失,更是對別人不尊重的體現。手機弱化民眾在現實世界的參與感,讓別人感受到不尊重,不屬於手機時代的應有之義。放下手機,參與表達才是對尊重的充分體現。

放下手機,用責任驅趕冷漠。美國舊金山輕軌列車上乘客專注手機等電子產品,而面對歹徒行兇無動於衷,最終造成一名男大學生被槍殺的悲劇。據調查顯示,我國白領日均使用手機時長為 3.94 小時,這意味著除去 8 小時睡覺時間和 8 小時工作時間,剩餘時間被手機佔去一半。陝西某男子痴迷玩手機遊戲而無暇顧及工作,最終工作丟失、夫妻關係破裂,成為名副其實的啃老族。這種成為“手機奴隸”,對旁人、工作、配偶等冷漠而淡化責任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不斷重複,掣肘溫情社會的推進。破除手機桎梏,讓責任溫度驅逐冷漠應當成為社會的主旋律。

俗話說:河有兩岸,事有兩面。手機作為時代的先進產物,確實改變了民眾溝通交流以及信息獲取的方式,並且在其它領域不斷開花結果。但手機時代出現的人情“荒漠”,不能簡單歸因於手機,畢竟技術是中性的,更多取決於手機使用者——民眾對於手機的使用態度和方式。人情社會呼籲民眾轉變態度,破除科技禁錮,放下手機,讓人情溫度永駐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