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與戰國七雄韓國的愛恨情仇2(原創)

韓國建都於陽翟(今禹州)之後,時時覬覦鄭國,以擴大自己的地盤,而鄭國亦存亡韓之心,兩國可以說水火不容,互為爭戰,各有勝負。公元前400年,韓景侯聯合趙、魏二國攻打楚國,都城空虛,鄭國乘虛而入,圍困了韓都陽翟,韓景侯立即率大軍火速返回解救陽翟。都城之圍解了,但是韓景侯長期征戰,不堪重負於當年去世。

禹州與戰國七雄韓國的愛恨情仇2(原創)

此後的百餘年間,韓國依據陽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地理優勢,國力一直處於強勁勢頭。 而鄭國自鄭襄公開始,國勢漸衰。雖然在子產當國時採取了靈活的外交策略,國力稍有恢復,得以取得喘息之機。但子產之後,再無良相,鄭國如一隻羸弱的羔羊。

禹州與戰國七雄韓國的愛恨情仇2(原創)

在韓國的強勢攻擊下,內憂外患的鄭國,為了最後的生存,將希望寄託在魏國的庇護下,因而對韓國十分輕視,這更激怒了韓國。到了韓哀侯繼位的第二年,魏國又一次攻打楚國,韓國以種種理由不予出兵,而是趁魏國手忙腳亂的時候,陳兵鄭國,一舉滅掉了鄭國。並將都城從陽翟遷至新鄭,此後鄭國版圖併入韓國。

禹州與戰國七雄韓國的愛恨情仇2(原創)

然而,歷史之殘酷不容戰國這些君王有半點鬆懈和意氣用事。至韓懿侯時期,公元前369年,魏國內亂,韓懿侯趁魏國內亂之際,聯趙伐魏。韓魏二軍在黃河以北集結,連掠數城,包圍了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禹州與戰國七雄韓國的愛恨情仇2(原創)

魏國危在旦夕,可是在如何處置魏國這件事情上,韓趙意見不合,韓懿侯不高興,竟然率大軍拂袖而去。趙國也怒氣衝衝的退兵歸國。韓懿侯的不高興為韓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魏國都城不戰而解之後,在很短時間又恢復了霸主的元氣。次年,魏對韓發起反攻,敗韓於馬陵(今河南範縣西),隨後又遷都於大梁(今開封一帶),威攝韓國。

禹州與戰國七雄韓國的愛恨情仇2(原創)

此時的韓國東北部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時不時的被這些強國摁住狂揍一頓,身在罅隙,漸成衰落之勢。在韓昭侯時期,有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有了短暫的強勢迴歸,之後,國力一落千丈。最終於公元前230年,被秦所滅,成為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國家。

禹州與戰國七雄韓國的愛恨情仇2(原創)

韓國滅亡之後,歷史的洪流把出身韓國貴族世家的張良推上了舞臺。秦末,身懷亡國之恨的張良,趁秦始皇東巡至博浪沙時,實施了蓄謀已久的刺殺,可惜沒有成功。後來,被四處追殺的張良投奔劉邦,在與項梁、項羽叔侄會合共商大事時,張良不忘復興韓國,向項梁提議立韓國宗室後裔成為韓王,得到支持和同意,張良則為司徒,實現了復國的政治夙願。於是,張良暫時離開劉邦,竭盡全力扶持韓王成,他揮師收復韓地,遊兵於潁川附近,但畢竟兵力薄弱,遲遲未能開創大局面。

禹州與戰國七雄韓國的愛恨情仇2(原創)

當劉邦西行攻秦至韓地時,在劉邦的幫助下,張良終於奪得韓國舊地,其中包括故都陽翟,劉邦見張良多謀,把陽翟贈予韓王成以交換張良跟隨自己西進入關。此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對天下進行了分封,韓成亦被封為韓王,都陽翟。天下分封已定,張良打算離開劉邦回韓國再事韓王成。

禹州與戰國七雄韓國的愛恨情仇2(原創)

但是,項羽卻以韓王成無軍功,張良棄他而從漢王為由,不讓韓王成歸國,帶去彭城,又廢為候,漢元年(前206年)七月,在彭城殺害韓王成,張良相韓的幻夢也徹底破滅。至此,韓國也完成了歷史使命,成為史書中的一段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