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這個劃為6區新2線城市享有“最浪漫休閒城市”之稱

福建省這個劃為6區新2線城市享有“最浪漫休閒城市”之稱


地名如人名,

一個名字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特色,

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淵源與意義。

地名,

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

歷史緩緩向前,

流傳中,許多地名已非原意。


福建省這個劃為6區新2線城市享有“最浪漫休閒城市”之稱


思明區

來歷名稱 明末清初(1650年),鄭成功為了抗清復明,駐軍廈門時,把廈門改為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思明州。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廈門置市時為市區組成部分,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為中心區區公所。1950年改思明區,以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


福建省這個劃為6區新2線城市享有“最浪漫休閒城市”之稱


海滄區

來歷名稱 2003年4月26日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區名取自所轄的兩個鎮之一海滄鎮。海滄鎮宋代始為海濱聚落,三面環海,故以"海"為名,初稱海口。又因境內有滄江(今九龍江),後改名海滄。


福建省這個劃為6區新2線城市享有“最浪漫休閒城市”之稱


湖里區

來歷名稱 1980年在禾山鄉湖裡大隊劃出2.5平方千米設立廈門經濟特區。1987年,廈門市增設湖里區,區名取自原“湖裡大隊”。


福建省這個劃為6區新2線城市享有“最浪漫休閒城市”之稱


集美區

來歷名稱 1987年8月,郊區劃出禾山鄉建區,名為集美區,區名取自所轄鎮之一集美鎮。

集美原先屬於同安縣的一個小村莊,地處東溪至石潯入海處,其海灣稱潯江,潯江西岸延續到這個村莊已是末尾,村莊因此得名潯尾,後雅化成集美。


福建省這個劃為6區新2線城市享有“最浪漫休閒城市”之稱


同安區

來歷名稱 晉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晉安郡(郡治在今福州,隸於揚州),改東安縣為晉安縣。又析晉安縣置同安縣。1996年11月20日,同安縣改名為區,以境內有個同安寨,取“同安共樂”之意,故名。


福建省這個劃為6區新2線城市享有“最浪漫休閒城市”之稱


翔安區

來歷名稱 2003年10月19日設立翔安區,因其行政建制開始於晉太康三年(282年),屬於同安縣翔風裡和民安裡,兩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