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濟世絕學卻沒有做過一日官,哪怕是朱元璋也請不動

在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開篇第一章就寫了王冕。王冕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明史》中就記載了他的事蹟。只是在吳敬梓的藝術加工下,王冕成為了理想中的文人楷模。

王冕生在元朝末年諸暨縣村,他七歲的時候死了父親,在母親的供養下到學堂讀書。後來實在無以為繼,只能讓王冕去秦家放牛得幾錢銀子,吃現成飯。王冕極為懂事,他告訴母親,自己在學堂坐著心裡也悶,不如去放牛快活。

他有濟世絕學卻沒有做過一日官,哪怕是朱元璋也請不動

從此王冕就在秦家放牛,平日裡遇到秦家有些魚肉給他吃,他就包回家給母親。每月給的錢兩,就拿去學堂買幾本舊書。就這樣過去了兩三年,在一個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邊放牛的時候突然下起一陣大雨。等到大雨過後,夕陽照得滿湖的荷花非常鮮豔,雨水落在花瓣上滾來滾去,王冕看得出神,心想古人說人在畫圖中,果然不錯。

王冕回去後也不把錢買書了,託人去城裡買來些胭脂鉛粉,開始學畫荷花。一開始畫的不怎麼像,後來竟像真的在湖中長出來的一樣。村裡人都覺得畫的好,有些就拿錢來買他的畫。王冕就用錢來孝敬母親。

後來一傳十十傳百,整個諸暨縣都知道有一個畫荷花的名筆。又過幾年,王冕每日畫上幾筆,讀書寫文,漸漸不用再為生計發愁。王冕不到二十歲就通了大學問,但是他不求官爵,也不交納朋友,每天就在家閉門讀書。他還學著畫上的屈原衣冠,自己做了一頂高帽子,意見寬衣服。每到花明柳媚的時節,他就這樣一身打扮駕著牛車載著母親郊遊。

他有濟世絕學卻沒有做過一日官,哪怕是朱元璋也請不動

後來京城大官危素到諸暨縣時見了王冕的畫後非常讚賞,知縣便派人來請王冕。王冕將段幹木和洩柳這樣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不願去應付危素。

段幹木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名士,魏文侯去拜訪他的時候,他由於不願做官,竟然跳牆逃走,後來終其一生段幹木都沒有做官。而洩柳是孔子的學生,魯穆公去拜訪他的時候,他乾脆閉門不出。

所以,王冕將段幹木洩柳作為自己的榜樣,就是要追求無拘無束、逍遙自在的生活,因此不求出仕。

後來王冕的母親在臨終之際留下遺言,說她看見那些做官的都沒有好下場,況且兒子性情高傲,恐怕將來會惹出大禍。讓他將來娶妻生子,不得出去做官。

他有濟世絕學卻沒有做過一日官,哪怕是朱元璋也請不動

聽了母親的遺言,王冕哭著答應。“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作為古代封建制度下的王冕,從此終生踐行。

後來天下大亂,當時還是吳王的朱元璋親自帶了十幾人拜訪王冕。兩人促膝長談到日暮朱元璋才離去。後來不出數年,朱元璋就統一天下,建立大明。到了洪武四年的時候,王冕聽說危素歸降後竟在朱元璋面前自稱老臣,朱元璋大怒,貶危素到和州給餘闕守墓。餘闕是元朝的守將,在於陳友諒作戰中身死。而危素作為元朝大臣又投降了明朝,派他去守墓,是對他一種極大的諷刺。

他有濟世絕學卻沒有做過一日官,哪怕是朱元璋也請不動

後來有傳言說朝廷要招王冕去做官,王冕一開始並不在意,後來越穿越廣,王冕就連夜逃亡會稽山。後來朝廷果然派人來請王冕做官。

王冕隱居在會稽山,後來得病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