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輔導機構,就讓疫情滅了吧!

課外輔導機構,就讓疫情滅了吧!


近日出現一篇新聞報道,說是蘇州近6萬名課外輔導機構從業者聯名向蘇州市政府上書,希望政府部門幫忙讓他們渡過難關。


課外輔導機構,就讓疫情滅了吧!


信中提到的幾個請求,讓筆者印象深刻:請求不要發文嚴禁學生參加校外輔導,呼籲1-3年級實施雙休不延遲寒暑假。其它的各項要求,希望政府出面幫忙免除租金和物業費,給予低息補貼貸款,並且提到說如果校外輔導機構不能開門營業就會導致大量失業等等。


筆者看了這封請求信,第一感覺就是他們課外輔導機構從業人員還真是會保障自己的利益啊,為一己之私居然想讓政府部門不要發文嚴禁學生參加校外輔導,還想改變小學生的學習作息時間安排。過分不過分?


首選,校外輔導這個行業,原本就不是政府部門鼓勵或者扶持的行業,甚至是政府部門屢禁不止的行業。很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一再要求減輕學生負擔,多次發文禁止公立學校的教師參與校外輔導。教育主管部門對於校內輔導班,比如利用寒暑假在學校裡舉辦補習班或者輔導班也是嚴格禁止的,一旦發現公立學校有這些做法,相關領導和教師將會被嚴厲處分。對於私人開辦的那些課外輔導機構,雖然政府部門沒有嚴厲禁止,但是同樣是不支持的。作為政府部門不支持發展的行業,課外輔導機構的從業者們提出這些請求,是不是在自討沒趣呢?我相信政府部門斷然不會滿足他們的請求的。


其次,他們這些課外輔導機構的存在,跟政府部門的要求背道而馳,不僅增加了學生家長們的經濟負擔,而且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精神壓力。很多家長為了所謂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充滿了焦慮感,不惜重金為孩子報名參見很多課外輔導班,什麼特長班,培訓班,提高班啊等等。一到週末,孩子們個個比平時在學校還忙碌,家長也跟著孩子穿梭於諸多課外輔導機構之間,樂此不疲的。筆者雖然很理性,但是拗不過老婆的堅持,也有為小朋友報名學習國畫這一個課外輔導班,每週五晚上學一次課程。看到很多同事朋友一口氣為孩子報了三五個班的,筆者深不以為然。筆者來自農村,上學都在鄉村小學以及就近的初高中裡,從來沒有上過什麼課外培訓班。跟筆者同齡的人,只要是來自農村地區的都沒有人上過什麼課外輔導班,不也同樣考名校?大學畢業後不也都能有比較好的事業?筆者認為,孩子們只要能抓緊在學校裡的學習時間,用心學好每一堂課,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就足夠了。在筆者看來,送孩子去參加這些課外輔導機構,純粹就是瞎折騰:折騰孩子,折騰自己,折騰錢。


再次,課外輔導機構存在的首要目的第一目的是為了賺錢,絕對不是為了培養別人家的孩子,讓別人家孩子成才。正如請求信裡說的,課外培訓機構需要承擔巨大的成本,培訓老師的工資福利,培訓機構的房租水電等等。同時作為投資人,課外輔導機構還要保證獲得更多收入,追求利潤最大化。所以這些課外培訓機構花費了很多心思去說服家長們掏巨資為孩子報名各種補習班,推出各種獎勵措施,積分制度等等。很多課外輔導機構都是採取提前收費的模式,比如先收一年甚至多年的輔導費用,提供折扣鼓勵家長們一次性繳納多年輔導費用。還有,很多培訓機構對於介紹他人過來繳費培訓的家長,也採取一定的折扣獎勵。凡此種種,他們就是想拉更多的家長過來,獲得更多的收入,賺取更豐厚的利潤。至於學生們經過他們輔導之後,有無提升,有無效果,則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


很多理性的家長,對於這些課外輔導機構,雖然比較反感和抗拒,但是也無可奈何。一方面是從眾心理,別人的孩子都在學習各種所謂的技能,自己的孩子不學就落後,輸在起跑線上了。一方面也是有一種賭一把的心裡,讓孩子報名參加各種特長班補習班,說不定能讓孩子學到真正的特長,將來也能靠學到的特長吃飯等等。既然政府部門沒有規定關閉課外輔導機構,既然孩子也有興趣,那就報個名學學吧,說不定能有點用處呢。這是很多家長的心態。


在筆者看來,蘇州這邊的課外輔導機構行業格外繁華興盛,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在為孩子報名各種培訓班輔導班。這幾年受網上購物的影響,實體店生意普遍不好,以至於蘇州很多大型的商業綜合體沒別的生意,就全靠裡面的各種課外輔導機構支撐著。培訓舞蹈的,書法的,畫畫的,跆拳道的,武術的,下棋的等等。一到週末或者晚上,這些地方車水馬龍,熱鬧至極。


原本這個行業發展的很不錯,確實可以提供很多就業機會,此次聯名上書的6萬從業人員就是證明。進入2020年中國遭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現在進入四月份了,很多行業都開門營業復工了。而以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課外培訓機構,跟學校一樣,至今尚未大規模開學。可以說,此次肺炎疫情裡,這些私人投資的課外輔導機構,將會是最晚復工的,並且其復工也要經過政府部門的最嚴格審核的。


筆者認為,讓人深惡痛絕的課外輔導機構,不如就趁肺炎疫情自動關門好了,這個行業最好也能徹底消失。對於家長們繳納的學費,該退的退;從業人員該改行的改行。讓孩子們都能擁有筆者小時候那樣輕鬆快樂的童年時代,豈不是更好?


- 完 -


2020-4-7 寫於蘇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