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姓氏12:陳郡謝氏傳奇

望族姓氏12:陳郡謝氏傳奇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李白

天下蒼生望不休,東山雖有但時遊。

從來海上仙桃樹,肯逐人間風露秋。

――劉禹錫

謝安風流過王導,芙蓉王公竊其表。

從來雅志在東山,角巾不為箏歌老。

古人進雨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適。

功名來時不做難, 雷動風行本無跡。

――敖陶孫(宋)

東山再起似乎已成了謝安在歷史上確認身份的驗證碼,那麼謝安所在的陳郡謝氏究竟起興於何時呢?

謝氏,傳說中源於謝國,任姓,黃帝之後,身為黃帝之後的謝氏,在夏商西周之後幾乎湮沒。現代謝姓的公認始祖為炎帝六十三世孫――申伯(西周末年),申伯後裔的封邑在謝地,以封邑為氏,是為河南謝氏,史稱謝氏正宗。

申國滅亡後,謝氏子孫四散,末代申伯謝預之子謝昌俊歸順楚國,被封為大司馬。戰國前期,楚簡王曾任命謝昌俊後人為蘭陵縣首任縣令(楚國稱縣令為公)。墨家思想家謝子為關東祁(山西太原)人,魯國人孟孫之家臣謝息生活在今山東曲阜一帶。新朝大臣謝囂、謝暹、謝丕祖孫三代是河南陳郡寧平人,東漢大臣謝憚、謝篤、謝宓三兄弟是陳郡圉縣人,至此陳郡謝氏尚未形成規模。

陳郡陽夏(河南太康縣)謝氏的遠祖可追溯到曹魏時期的典農中郎將謝纘與其子謝衡。東晉南朝時期天下第二大士族,繼王琅琊王氏、高平郗氏、穎川瘐氏和譙國龍亢桓氏之後,東晉王朝的〝當軸士族〞。

成語〝截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均與淝水之戰有關。謝家寶樹――謝玄,謝石,謝琰在前沿陣地指揮作戰,謝安在後方指揮若定。

謝靈運,李白詩句〝腳著謝公屐〞中的〝謝公〞,他繼承了祖父的爵位,襲爵康樂公,後世人稱他為〝謝康樂〞,他的一雙木屐穿出了世家子弟的乖戾與張揚。劉宋取代東晉後,降爵為康樂侯,公元433年,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處死,時年49歲。

謝眺青山李白樓(杜牧詩句),謝眺,竟援八友之一,母親是劉宋的長城公主,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冤死獄中,時年36歲。他是大詩人李白的終極偶像,謝眺名句〝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李白寫了多首關於謝脁的詩作,其中著名的詩句有〝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解道澄江靜如練,至今猶憶謝玄暉〞等等。

李白偶爾也會換一下偶像,有一首五言律詩起句〝牛渚西江夜〞,結句〝空憶謝將軍〞中的〝謝將軍〞指的是謝尚,謝尚為謝鯤之子,謝安從兄,謝尚風流俊逸,精通音律,唯一的人生遺撼是與〝鄧攸無子尋知命〞的鄧攸一樣,晚年膝下無子。

謝莊,謝靈運族侄,以《月賦》聞名,歷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書令,加金紫光祿大夫,世稱〝謝光祿〞。他注意詩歌的聲律,是永明體詩歌的先導和前奏。

他的一些雜言詩中的某些句子,已流露出了唐代七言歌行體的韻味。例如〝菊有秀兮松有蕤,憂來年去容發衰,流陰逝景不可追,臨堂危坐悵欲悲〞,其中〝菊有秀兮松有蕤,憂來年去容發衰〞是運用了〝興〞的手法,先言他物,引出所詠之情。《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漢武帝《秋風辭》〝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賀敬之《回延安》〝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都是運用了〝興〞的手法。

謝晦,東晉東陽太守――撒鹽哥謝朗(〝撒鹽空中差可擬〞那位)的孫子,曾與族叔謝混一同站在劉裕面前,劉裕驚歎他們是〝一對玉人〞。〝玉人〞、〝玉潔冰清〞最初都是用來形容美男子的,玉潔指衛玠,冰清指衛玠的岳父――樂廣。

他曾聯合徐羨之、傅亮廢黜宋少帝,迎立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三年(426年),聽聞傅亮被宋文帝所殺,於是舉兵反叛,為名將檀道濟和到彥之所破,坐罪伏誅,時年37歲。

陳郡謝氏,興起於曹魏,衰落於南朝梁,南朝陳亦有人出任高官,可是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南朝末年,很多士族走向衰落,南朝四大僑望(王、謝、袁、蕭)之中,只有南蘭陵蕭氏繁盛到唐初,〝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蕭瑀,唐高宗的蕭淑妃皆出自南蘭陵蕭氏。

盛極一時的陳郡謝氏在有唐一代竟然沒有出現一位宰相,陳郡謝氏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貢獻,是任何一個士家大族所無法比擬的。雖然在唐代,陳郡謝氏的政治影響力在已隱沒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但仍有一位陳郡謝氏的後人在唐詩國度裡熠熠生輝,他就是詩僧皎然,皎然的俗家姓氏正是陳郡謝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