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新舊社會交替時代的自由戀愛,助推女性走向更黑暗的深淵

正文共:1397 字

預計閱讀時間:4 分鐘


《傷逝》新舊社會交替時代的自由戀愛,助推女性走向更黑暗的深淵

你那,什麼呢,你的朋友罷,子君,你可知道,她死了。——《傷逝》


那個曾經高喊著“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的子君,就這樣死了。怎麼死的,魯迅先生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空間。


《傷逝》新舊社會交替時代的自由戀愛,助推女性走向更黑暗的深淵

站在舊社會的角度,一個女孩子失去了貞潔,早已無顏苟活在這個世界上。但子君又是擁有新思想的女子,被父親帶回家後,又怎能適應這種封建大家庭的氛圍呢?無論怎樣看,子君卻是非死不可了。


一提到中國的傳統女性,就會想到裹小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每一個詞語都隱藏著物化女性的思想。子君就是從這樣的舊社會走出來的女子。當她意識到“我是我自己的”,就能真正做到嗎?


很明顯,她還不能做到。吃家裡的,用家裡的,說這話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後來和涓生同居,連買傢俱的錢,都要靠子君變賣金戒指和耳環。這些東西是從哪裡來的?說白了,還不是靠父母,才能置辦上這些東西。


我不知道,子君是哪裡來的勇氣,高喊著“我是我自己的”。

就憑自己讀了幾首雪萊、濟慈的詩歌,就以為自己是“自由”的了嗎?想要“自由”的前提,是經濟和思想上都不再依附別人。


但子君不是這樣,同居後的生活,還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子君在家負責貌美如花,涓生就賺錢養家。這和亦舒筆下的“子君”多像啊!《我的前半生》裡面的羅子君,過了八年悠閒的“闊太太”生活,讓自己從名牌大學生變成了一位面目可憎的無知主婦。


《傷逝》裡的子君還沒到半年,人就開始頹唐起來了。好歹羅子君的物質是不用發愁的,但是子君呢?她沒有經濟來源,涓生的工作也丟了。其實,涓生也倒是明白人。他說:“局裡的生活,原如鳥販子手裡的禽鳥一般,僅有一點小米維繫殘生,絕不會肥胖;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痺了翅子,即使放出籠外,早已不能奮飛。”換種現實的說法,自己就是一隻被溫水煮熟了的青蛙。


《傷逝》新舊社會交替時代的自由戀愛,助推女性走向更黑暗的深淵

不過,涓生決定“從此要在新的開闊的天空中翱翔”,算是給子君的生活帶來了一點希望。所以,在後來的生活中,涓生為《自由之友》翻譯書稿,子君就在一旁默默地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但子君不是陳芸,可以拔下金釵給沈復換酒喝。即使想這樣做,子君也已經沒有了“金釵”,金戒指在置辦傢俱的時候就用掉了。


這時,子君的全部精力,都建立在吃飯中,“吃了籌錢,籌來吃飯,還要喂阿隨,飼油雞”。屋子很小,涓生開始抱怨:可惜的是我沒有一間靜室,子君又沒有先前那麼幽靜,善於體貼了。屋子裡總是散亂著碗碟,瀰漫著煤煙,使人不能安心做事。



《傷逝》新舊社會交替時代的自由戀愛,助推女性走向更黑暗的深淵

不僅有抱怨,涓生還會給子君一點怒色。看到涓生的“怒色”,我多想走進去把子君給拉出來。這樣的男人,留在他身邊圖什麼呢?如果不是子君的操勞,他哪來的功夫翻譯書稿?可悲就可悲在,子君以為自己的自由的,而涓生還在“物化”女性。他以事業為重,對家庭不聞不顧,看到的只是子君變得“悽苦和無聊”,並沒有站在子君的角度,思考她為何會變成這樣。因為在他的內心,是不承認女性有思想的,所以他不會尊重子君,更談不上理解子君。


就是放在當今社會,“涓生”這樣的男人還少嗎?他們看不見女性為家庭付出的汗水和青春,也不會認為家務和育兒也是自己的責任。那些抱著孩子跳樓的媽媽們,用自己的生命在訴說,男人在家庭裡面缺失的那份責任感。


缺乏責任感的涓生,最終也晾成了子君的悲劇。我們仔細想想,自由戀愛帶給女性,到底是解放呢?還是更黑暗的深淵?子君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這是深淵。

“自由戀愛”的前提是思想和經濟的獨立,但子君卻一直依附別人。這就註定了他們的愛情,是一場悲劇。



《傷逝》新舊社會交替時代的自由戀愛,助推女性走向更黑暗的深淵

喜歡的朋友

歡迎轉發、評論

謝謝你的支持!


作者簡介:小書蟲說語文,90後職場媽媽,小學語文教師,一天一本書踐行者,繪本講師,立刻閱讀發起人之一,愛好寫作、閱讀和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