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遮不住的薄霧濃雲,剪不斷的舊家情懷

宋時,有一美人,清揚婉兮。

她就是李清照。

她的一生,看盡了帝都(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華與凋落,也嚐遍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

生活於她,歷經滄桑。幸好還有一隅詩詞之地,任她揮灑其間。

李清照|遮不住的薄霧濃雲,剪不斷的舊家情懷



1.書卷筆墨,賞花填詞

李清照生於翰風墨韻的北宋,其父李格非師從蘇東坡,是著名的“蘇門後四學士”之一,為人坦蕩豁達,才學淵博。視李清照為己出的繼母王氏,乃狀元王拱辰孫女,《宋史》中亦記載其“善文”。


家學深厚的李家為李清照的成長,鋪就了一條求學成才的大路。而李清照也與眾不同,從小不愛女紅,只愛書卷筆墨。這對於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認識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反叛。但李氏夫婦全然不顧,執意要給李清照一片自由的天空。


雖然父母給了她極大的自由,但閨閣女子的生活難免枯燥乏味。特別是宋朝的女子,統治者專門制定了“纏足”,來制約她們的行動。《牡丹亭》裡的杜麗娘遊園,唱道:“夢迴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她為舊時女子,守陳規舊俗,年年歲歲,所遊賞的,不過是自家庭院,幾處樓臺。


李清照卻不同。父母不把她當做舊式女子,她可以走出閨閣,任意徜徉在山水草木之間。


一次,十五六歲的她呼朋喚友,泛舟於溪中。玩得盡興,直到夜幕低垂,才知到了歸家時辰。卻不想,一著急便把小船劃入了荷花深處,驚起了一群水鳥。


後來,少女想著那些翩翩飛舞的水鳥,便寫道: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是李清照第一次與花結下的情緣。雖說已是初秋晚荷,但她正值韶華,怎會有悲秋之意?她趁興而來,還未盡興一天已經結束了。就像她在《怨王孫》裡說道: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這裡的水光山色那麼親切,我怎麼忍心早歸家呢?

李清照|遮不住的薄霧濃雲,剪不斷的舊家情懷


2.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李家有女初長成,名滿汴梁驚趙郎。


二九年華,如花美眷,李清照遇見了此生的牽絆——趙明誠。


兩家雖然門當戶對,但因趙明誠父親趙挺之支持王安石變法,是為“新黨”,而李格非卻屬王安石政治勁敵蘇軾的門生,自然為“舊黨”一派。婚事一開始並不順利。但李清照盛名在外,趙父也認為兒子娶才女為妻,是一樁極好的姻緣,也就同意成全子女。


志趣相投的兩人,婚後生活幸福美滿,常常在一起喝茶飲酒,賭書填詞。就連後世詞人納蘭性德也羨慕得說到: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有佳偶相伴的李清照,看一切都覺得甚是可愛。她看見院落中的桂花樹開花了,輕輕吟誦道: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鷓鴣天》)


李清照一生酷愛梅花,詠梅詞達五首之多。“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裝洗”(《漁家傲》)這是寫其柔媚潔麗之嬌態;“紅酥肯放瓊苞碎”(《玉樓春》),這是寫其苞蕾紅潤晶瑩。但她們在“暗淡輕黃體性柔”的桂花面前,卻不能不油然而生嫉妒之意。


她為什麼又鍾愛貌不出眾的桂花呢?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言為心聲,這時的李清照夫婦,離開了都市的喧囂紛擾,在青州的歸來堂醉心研究藝術。此情此景,和桂花那種“情疏跡遠”、但求馥郁自芳的韻致是何等的相似啊!


看見花開會欣喜,不知她看見花落會如何?是否會像黛玉般,一邊流淚,一邊默默拾起落花?

李清照|遮不住的薄霧濃雲,剪不斷的舊家情懷


3.山河破碎,心有蓮花


如果人生能夠停留在歸來堂,那麼李清照的一生,就將會在琴瑟和諧中安然度過。


可是,上天似乎為了成就這個偉大的女子,故意安排了一個王朝的覆滅。就像李後主,亡國之恨成就了一代詞帝。北宋滅亡,也成就了一個朗朗清輝照古今的詞後——易安居士。


她給自己取名“易安”,是想在亂世中尋覓一處無人打擾的地方安度此生。也寄予了自己對朝廷的期望,盼望朝廷能給百姓一片容易安心生活的淨土。


易安居士的筆下,有的不只是明月春山,疏梅竹影,還有對天下世事的洞察體悟。


早在未出嫁之前,她就有“夏商有鑑當深戒,簡冊汗青今俱在”的驚人語句。她借嘲諷唐明皇,告誡宋朝統治者不要重蹈覆轍。


北宋滅亡後,朝廷南遷至南京,把半壁江山拱手讓與金人。易安不齒朝廷這種行為,憤然寫道: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

(注:另一種說法,是諷刺趙明誠棄守江寧的行為。兩種說法各有道理,為了行文邏輯,我選擇諷刺朝廷的說法。)


山河破碎,卻沒能讓李清照心中的那朵蓮花解體凋落。她的心,始終眷戀的是那回不去的故國,以及“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閒愁時光。


但隨著丈夫的病亡,這些時光都成了永恆的回憶。而此時的李清照,已經褪去了少女時的天真,心中永遠被一層薄霧濃雲所籠罩。

李清照|遮不住的薄霧濃雲,剪不斷的舊家情懷


4.風吹花落,水流無盡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物是人非,過去的都已經回不來了。可活著的人,還要堅強地活著。看著天上閃爍的群星,穿著舊時的衣服,心情卻不似舊家時。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南歌子》)


人世再無至愛,一個人,過了多少時日記不清。同樣都是秋天的景色,這時她看見荷葉稀疏,荷花殘敗,才有一種“欲語淚先流”的難言悲痛。


那日,她填下一首《孤雁兒》,借梅抒懷,實則是悼亡之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菸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瀟瀟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一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眼前的景緻,當下的風物,即使是最愛的梅花,沒有可暢談之人,也覺得了無情趣。折罷梅枝,人間天上,寄往何處,寄與誰人?


有時,天下的紛亂,不及一個小女子的悲傷。擱下筆,她淚如雨落,悲傷成河。


晚年的李清照,飽受亡國之痛、孀居之苦和無子之殤,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她用筆代替黛玉的鋤頭,親手將過往埋進了詩詞之中。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清平樂》)


年少時每年都要摘梅花,那是一種“此花不與群花比”的意氣風發;中年時賞梅,卻是一種“此情無計可消除”的惆悵失落;晚年兩鬢生華,已經不忍觀賞梅花。


她用一朵梅花,便寫盡了自己的一生。風吹花落,卻在流水中留下千古芬芳,供後人品讀思考。


【結語】


魯迅先生曾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於李清照,北宋滅亡是悲劇,趙明誠先亡是悲劇,甚至是每一次的風吹花落,亦是一場生離死別的悲劇。


她像一個花神,時而化作活潑調皮的荷花,時而又變成孤高自傲的梅花,時而幻化成若隱若現的桂花,穿梭於人世間,淡看種種人間悲劇。


任時光流淌,我們依然能在花間,感受到易安居士遮不住的薄霧濃雲,剪不斷的舊家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