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噴水》是聊齋裡最恐怖的故事之一

看過《聊齋志異》的朋友都知道,聊齋講的最多的是愛情故事,故事風格大多以奇情詭絕為主,恐怖故事卻不多,在這不多的恐怖故事中,《噴水》卻尤為讓人印象深刻,也是聊齋最恐怖的故事之一,為什麼這樣說。原因有三點,說原因之前,請大家先看一下原著故事

萊陽有個叫宋玉叔的先生,當部曹官的時候,租賃了一套宅院,很是荒涼。有一天夜裡,兩個丫鬟侍奉著宋先生的母親睡在正屋,聽到院裡有撲撲的聲音,就像裁縫向衣服上噴水一樣。宋母催促丫鬟起來,叫他們把窗紙捅破個小孔偷偷地往外看看。只見院子裡有個老婆子,身體很矮、駝著背,雪白的頭髮和掃帚一樣,挽著一個二尺長的髮髻,正圍著院子走;一躬身一躬身像鶴走路的樣子,一邊走一邊噴著水,總也噴不完。丫鬟非常驚愕,急忙回去告訴宋母。宋母也非常驚奇地起了床,讓兩個丫鬟攙扶著到窗邊一起觀看。忽然,那老婆子逼近窗前,直衝著窗子噴來,水柱衝破窗紙濺了進來,三個人一齊倒在地上,而其他家人們都不知道。

清晨日出時,家人們都來到正屋,敲門卻沒有人答應,才開始害怕。撬開門進到屋裡,見宋母和兩個丫鬟都死在地上。摸一摸,發現其中一個丫鬟還有體溫,隨即扶她起來用水灌,不多時醒了過來,說出了見到的情形。宋先生聞訊而來,悲憤得要死。細問了丫鬟那老婆子隱沒的地方,便命家人們在那地方往下挖。挖到三尺多深時,漸漸地露出了白髮。繼續往下挖,隨即露出了一個囫圇屍首,和丫鬟看見的完全一樣,臉面豐滿如同活人。宋先生命家人砸她,砸爛骨肉後,發現皮肉內全都是清水。


其一,故事在全書顯得另類。

故事說完,卻感覺缺少點什麼,白話文版加上標點符號也只有502字,卻透露一種詭異至極的風格。蒲松齡先生寫書的風格,是那種喜歡詳盡其實,故事主人翁,前兩代、後三代發生什麼事,只要與故事有關,蒲先生都會寫上去,而噴水卻顯得像草草完結,沒有前因,也沒有後果,更像是記敘文,只為了記錄下這件事而寫。

其二,死因不科學。

正常人碰上這事應該躲起來吧?可這家的主母偏偏要去看看,在窗邊觀看時連同兩個丫鬟,被老太太用水噴死。中間還隔了一道窗,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水能將人噴死?

大家知道在古代並沒有像現代一樣的高壓水槍。我們假設這老太太自己就是個高壓水槍,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衝擊才有可能將人致死,而高壓水槍的力道激發的聲音,不可能不會驚動到其他人。主母死亡是在事發的第二天清晨被發現。說明水力不會大到弄出很大動靜,水力巨大可以被排除。

那如果不是水力道的問題,會不會是水內含有什麼有毒物質,是那種人體沾了就會死亡的液體。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會有一個丫鬟沒有死。從原著中可知道這種液體不含腐蝕性,說明液體表面殺傷力不大,如果不是腐蝕性液體,在現實中我們也很難找到一種不含腐蝕性沾身即亡的液體。

其三,會噴水的老太太本身。

原著中對老太太的描寫:

只見院子裡有個老婆子,身體很矮、駝著背,雪白的頭髮和掃帚一樣,挽著一個二尺長的髮髻,正圍著院子走;一躬身一躬身像鶴走路的樣子,一邊走一邊噴著水,總也噴不完。

通過描述我們可以知道,老太太有形體,可以排除是幽靈類。

故事的最後,老太太被男主人挖出來,怎麼挖的?掘地三尺多,明清的時候一尺大概31釐米,三尺多,算90釐米,將近1米深,這麼大的形體怎麼回的土裡?故事沒有交代,挖掘過程也沒有碰到什麼地洞,或者密道,就像老太太會遁地一樣。

而挖出後臉面豐滿如同活人。從描述看有點像殭屍。原著中氣不過的男主人叫人把老太太砸了,砸爛骨肉後,發現皮肉內全都是清水。對比其他神怪故事中對殭屍的描述,又不一樣,老太太是殭屍的可能性又被否了。

不是幽靈,不是殭屍,有形體,噴不完的水,又會遁地。以上種種都無不透露著《噴水》老太太的詭異恐怖。在中國古代的神怪故事裡,會噴水的老太太這類鬼怪可能只有聊齋裡這獨一份。這也是為什麼說《噴水》是聊齋最恐怖的故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