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評論—商代印章的風采。“亞禽氏”。印面構成奇特。江右刀客


篆刻評論—商代印章的風采。“亞禽氏”。印面構成奇特。江右刀客

亞禽氏

商代銅質鉨。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民國年間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1935年北平尊古齋主黃潛所輯《業中片羽》和1940年於省吾的《雙劍籍古器物圖錄》曾先後著錄,為晚商族徽標誌。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來看,當時的文字造型手段已經相當成熟,已經具備象形、會意、形聲、假借等基本特點,且商代青銅器舉世聞名,如著名的“司母戊”方鼎,技術之精湛,工藝之複雜,說明當時青銅器鑄造技術已經十分高超。

“亞禽氏”稱的印面構成奇特,體現出了豐富的文字造型意識。“亞”字做內框,“禽氏”二字放在其肚內,構思巧妙,具有明顯的形式構成意識。在當時這種文字組合形式很普遍,如“亞酗”二字的合文,有時“亞”字框內甚至可以裝到二三十個字。商代銅器銘文中也有不少“禽氏”族徽銘文與此印相印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