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乐阅精读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这些书都很好,但我真的没时间看啊”

的确,除开上班、睡觉、吃饭、家务等所占的时间,剩下能自由支配的时间都十分有限。如果还有刷剧、锻炼或者别的兴趣爱好,几乎完全没有时间看书了。

小乐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麦肯锡韩国分公司创始人赤羽雄二的独家阅读技巧,改造你的阅读方式,让你每年的阅读量翻倍~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主动读书vs被动读书


许多人之所以没时间读书,是因为永远有更重要的事情排在读书前面。这里没有任何价值判断,但如果想要真的培养读书的习惯,一定要发自内心认可读书的价值。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提升实力,积累知识,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

互联网时代,信息检索如此方便,读书为何还如此重要呢?

首先,相比网上碎片化的信息,书所特有的深度与广度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其次,在网络搜索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且真假信息难以分辨;再次,书本的内容往往更有体系,更有助于构建知识框架,深入学习。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作者提出”为行动而读书“,也就是带着目的去读书,并且读完书以后马上付诸行动。好的结果会让我们更加认可读书的重要性,从而去读更多的书,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没时间,那我们就创造时间


小乐注意到一个现象,身边的人,越忙的人读的书反而越多。问到哪来的时间,总是淡淡地一句:

“想看的话,总是能找到时间的。”

如果大家真的觉得读书有用,想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总有是办法的。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 首先,制定时间规划并执行,把读书作为一个必须的事情放到日程规划里
比如:通勤的时间不玩手机,就是读书;每晚睡前1个小时作为固定的读书时间等等。

☆ 其次,结合自身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决定读书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读书的方法,培养适合自己的读书习惯。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将阅读量控制得恰到好处,就不会因读书耽误做其他事。

☆ 再次,只在有需要时读书:30岁之前应该读300本,之后每年读50本书就可以了。阅读量已经达到1000本以上的人,如果再多花一些时间读书的话,付出和得到的效果也会达到临界点。

如果还是不能坚持,也可以找一些读书会,线上或线下的都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书友一起交流,更能坚持下来。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集中读书法


当我们有了时间读书,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作者提出一种短时间内牢记书中内容的“集中读书法”,大家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改善自己的读书方式,提高效率

1、将书中内容转为数据库。也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一套自己的标记法则,便于之后整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求还定制规则。

2、读完立即整理笔记:把读书后的感想都付诸笔端。将想法直接写在纸上,不需要思考内容和措辞;归纳要点时不断翻书寻找内容会浪费时间,应该直接整理。即使一分钟内无法写完要点,也要控制在一分半内:2~3分钟内写出的文章和1分钟写出的文章,在内容上并无太大差别。按照脑中浮现想法的顺序写下笔记的主题;写完几页后,将笔记摆放在桌上。将写好的笔记放入文件夹中:3个月后会拿出来快速浏览一遍,6个月后会再次确认。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3、专注读一本书,如果同时购入太多书,可能陷入书太多而无从下手的状态。

4、买后即刻开始阅读:如果错失阅读时机,就会产生“现在不读也无所谓吧”“这本书回头再看吧”这样的想法,很难再次开始阅读。

5、不在阅读时做笔记

:记笔记的确能加深记忆,但也会让阅读速度大幅下降。

6、即使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要重读:如果总是想着“前面的内容是怎样的”又翻回去重读的话,有再多的时间也会感到不够用。定下不重读的规则,反而更容易集中和专注。

7、读书时关闭网络和手机,注意力不被分散。

8、思考“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去阅读一本书

9、不用过多的时间整理书架,我们的目的是读书,而不是浪费太多时间整理,需要整理的是读书以后输出的内容。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学会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


作者认为,如果想要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读书时间,用更多的时间输出。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书中内容后,就不必再花更多的时间看书,可以将时间用在知识的输出上。

为什么要输出?

通过分享读书成果,提升沟通能力;通过听取他人的感想,了解自己的思维。展开深入广泛的讨论:加深对书的理解,训练如何持有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读书档案”上写明目标,付诸行动。如果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也会提升读书的价值;写下自己看完这本书以后“接下来要做什么”的内容,然后去实践吧~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用什么形式来输出从书中学习的内容?


△ 如果是工作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技能,马上应用。
△ 读书后写博客:30分钟写出2000~3000字,建立的自己的写作模板。写的过程中,不在意措辞,将脑中浮现的内容写下来才是最关键的。现在写博客的人或许不多了,大家可以试试写公众号,效果是一样的。

△ 演讲:不必是大型讲座,朋友或者同事之间的小型读书交流也是很好的方式。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选书的诀窍:不在无趣的书上浪费时间


在作者看来,读书要注意量,过犹不及。30岁之前读300本书,一半商务类书籍,一半小说即可。完成读书目标后,一周一本,一个月4本,一年50本最佳

关于如何选书,作者也给了一些建议:

★ 日常生活要有问题意识,对身边和社会现象多问为什么,自然会对感兴趣的主题去寻找相关的书来看,主动学习,就会有新的发现。

★ 必要时,阅读优秀作家的全部作品。一般一个作家的作品只要阅读2~3部就足够了。但是,当我们不是以兴趣和教养为目的,而是想要将一个人的想法和意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时,建议大家一定要深入阅读这位作家的全部作品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 关注前辈、朋友的书架:作为参考。

★ 不随意买书:兴致一来买很多,但却不读;不如精挑细选,充分阅读和掌握书中的知识。

★ 延后阅读畅销书:需要我们阅读的书数不胜数,因此可以适当延后阅读畅销书。只读一些畅销书才是明智的选择。

★ 规划未来5年的目标:当你拥有了一个长期的职业或人生目标,自然可以相应的去找相关领域的书来看。比如你打算2年内转行,就可以提前找那个行业内的一些相关书籍来看。说了那么多,不如行动,去读书吧,去感受属于阅读的美好。

知道要看书,但我真的没时间啊!

**关注乐阅(ID:lereader)公众号,领取免费课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