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自己

雖然做自己已經成為一種風潮,特別流行於年輕人之間,卻仍有很多中年人覺得做自己是不可靠的,是很困難的,甚至帶著傷害性,是自私自利的事。“也許,先不要談『做自己』,能夠過著自在的生活也就好了。”這位中年的好好先生這樣說。

能夠自在過生活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了,可是,如果不能說自己想說的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又怎麼能夠自在呢?所謂的自在,不是以自己的感受為準則嗎?會不會也是建立在「做自己」的基礎上呢?

然而,為了不讓別人覺得做自己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甚至是剛愎自用,所以,聽見好好先生說“不必做自己,只要過得自在就好。”時,我也就溫和的微笑點頭了。

非典型自己

如果真的能追求自在的生活,也就往自己更靠近了一些,那不是很好嗎?

某次與一群女性朋友餐敘,她們談起晚點才會趕到的貴婦May,說她必須親自去接老公下班,回到家再確認管家已經料理好了老公想吃的菜,才能出門聚餐。“如果是我,真的沒辦法。”其中一個朋友說。“你還沒見過她老公在家請客的場面呢,每一樣食材的挑選;酒的產地和年份;餐具的質地和顏色,都要再三確定,而且她每次都興高采烈的,真的很投入啊!”另一個朋友這樣說。

主菜快要吃完時,May終於來了,她的身材比想象中嬌小,踩一雙厚底涼鞋,衣著合宜,妝容細緻。先與每個人打招呼,連初次見面也熱情擁抱,而後才落座。她先將帶來的小禮物分給每位朋友,而後拿出《我輩中人》給我簽名。

她說這是女兒買給她的生日禮物,因為兒女都長大離家了,怕她陷入空巢期,所以送她這本書。聊了幾句,她說:“好像人人都應該做自己,可是我就是不想做自己啊,怎麼辦?”她的聲音有種撒嬌的腔調,又帶著濃濃的笑意:“我就是喜歡討好別人,幫老公招待朋友;為公婆安排牌局;挑選禮物送給好朋友,以前還超愛幫孩子的老師牽紅線,我促成三對耶,到現在都沒離婚,有沒有厲害?”大家都笑起來,說她真的很厲害。“可是我不想做自己,這樣不行嗎?”她望著我,認真的問。“你過得快樂嗎?”我問她。“很快樂。”她回答。

非典型自己

「做自己」沒有特定形式,快樂自在才是關鍵

“自己”從沒有一種固定典型,因為體貼的個性,使得May喜歡為身邊的人張羅一切,旁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對她來說卻是享受。從討好別人之中獲得快樂,也是做自己的方式,她一直在做自己,只是不知不覺罷了。我微笑的對她說:“這樣很好啊!”她疑惑的看著我。“真的,只要覺得快樂,就很好。”我真誠的對她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11月刊

專欄:以我之名 ——《非典型自己》 文 / 張曼娟

張曼娟:作家、教授、張曼娟小學堂創辦人。

非典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