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學生,全球疫情下,留加要如何應對?

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很多在加拿大的學生,以及在國內的家長和學生都很關注加拿大目前的政府政策、社會生活、民眾反映等等各方面的信息。今天就對大家關注的加拿大疫情最新消息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加拿大留學生,全球疫情下,留加要如何應對?

加拿大政府採取的措施

整體來說目前加拿大政府對於疫情要比鄰居美國更加的重視,採取的措施也會更加有效。加拿大總理 Justin Trudeau已向民眾公佈了若干條措施來保障社會大眾,其中包括:

1、包括美國公民在內的一切非加拿大公民都會被拒絕進入加拿大境內;

2、所有回到加拿大公民需要隔離14天;

3、開放四個國際機場接受國際航班,同時確保基本的,必要的物資流動,開放的機場包括多輪渡皮爾森機場、溫哥華國際機場、蒙特利爾特魯多國際機場卡爾加里國際機場;

4、健康部門會每日更新相關信息。

從國際的層面,通過對外來航班,出入境人流的限制,有利於延緩和阻隔病毒的傳播。總所周知,加拿大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世界各地各種國籍的人都會在加拿大或定居,或旅遊,或展開商務合作等。面對國際疫情,加拿大政府逐步加強外來病毒對本國的影響。

加拿大目前社會動態

與此同時,加拿大各大城市的景點都作出相應舉動,開始限流和逐步關閉。

以多倫多為例,從著名的CN Tower到賽馬場,從博物館到美術館,從度假村到賭場,都公佈了對應的關閉時間點和預約限制措施。根據疫情的嚴重程度和國情不同,這些大眾設施是不可能說關閉馬上就關閉的,會有一定時間的通知。

同樣,這種人流量大,且人流相對集中的場所,也都會密切關注衛生署的疫情信息變化,作出相對應的調整。所以未來也保留著緊急關停的可能。從目前疫情的情況和公共設施的應對上來看,加拿大政府已經給與了足夠的重視,相應的各項阻止和延緩疫情擴散的措施也在逐步實施。

除了景點以外,各知名商場也調整了營業時間。如多倫多的Eaton Centre從3月16日起將營業時間調整為上午11時至下午7時,持續兩週至3月30日。各零售店和餐館也作出相應的舉措,如Good Life Fitness健身中心等將會員的有效期相應延長,在保證會員權益的同時,也勸解會員不要為了有效期而在近期前往中心健身。NIKE,蘋果等零售商店也從即日起至3月27日關閉,避免人流聚集。

國內家長和學生關係的學校層面可以說是較先對加拿大疫情有所反應的。安省的公立學校從3月14日至4月5日已經關閉,西安大略大學從3月13日至17日取消了課程,從18日開始改為網絡授課。麥克馬斯特大學取消現場授課。多倫多大學開始放假至4月3日。

被問到最多的是“為什麼學校不馬上關閉,而是像目前說得關閉一段時間?”。

實際上,學校也是根據疫情的情況在做調節,需要在保障學生安全健康的前提下確保學生的學業能夠持續。對於特別看重未成年人權益和安全的加拿大人來說,教育局考慮的不僅是中小學生及學齡前兒童的安全和教育,還有他們家長的負擔。

一旦學校無限期停課,照顧未成年學生的負擔會加重家長的壓力。對於大學和學院來說,學生,尤其是國際學生,繳納了學費之後學校便有義務保障他們接受教育的權利。在學生安全且健康的前提下,各大學和學院紛紛以網課的形式保障學生的學業得以繼續。

加拿大留學生,全球疫情下,留加要如何應對?


加拿大本地生活

前些日子在網上及各類公眾號流傳的超市,尤其是Costco排長隊搶物資的視頻,實際上並沒有大規模地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

一開始媒體散播的消息確實在社會上造成了短時間的搶購潮。但根據之後的走訪發現,不管是Costco,Walmart,還是Suppers,Food Basic等都沒有看見匱乏的現象。

唯一比較匱乏的應該算是衛生紙了。加拿大人與美國人近似,對衛生紙有‘迷之執著’,文化國情不同,每個國家多多少少都有點‘迷惑行為’。除此以外,大家比較關注的食物,用品,工具等基本沒有匱乏的現象。即便是早先時候,加拿大政府呼籲民眾囤積食物和用品,各大超市和商場也依舊是貨物充足。

加拿大民眾對於疫情防護意識變化

相比於上個星期,加拿大人民對於疫情的嚴重性和重視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上星期之前在大學裡採訪十幾個當地學生和教授,他們的想法基本上近似。絕大多數人認為只是一場比較嚴重的流感。因為北美每年都有流感的先例,而且大多數人都會定期注射流感疫苗,所以很多人對於疫情的認知還是停留在‘流感’上。

最近也經常被問到“為什麼現在網絡和媒體那麼發達,加拿大人就這麼不關注時事新聞嗎?對於疫情的嚴重性就那麼不當回事兒嗎?”。

實際上,加拿大人的生活非常規矩,甚至可以說規範。他們注重於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類似於“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給別人添麻煩”的類型,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會關注新聞時事。再加上絕大多數人都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在閒暇之餘會將大量時間花費在他們的興趣愛好上。再有就是,加拿大人對於媒體也是既信又疑,再加上不同的媒體有不同背景,所以對於疫情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媒體報道,如果不是對疫情特別感興趣,也就不會去深究。

種種與國內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造就了加拿大人對於疫情的看法與國人不同。不過到了這個星期,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開始轉變。

之前採訪的教授一直堅信病毒只能通過飛沫傳播,“只要不是有人朝著你的臉打噴嚏就沒事兒”。而最近她的看法也開始轉變,開始對疫情相關的事情進行了解和研究,而後召集她實驗室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開會,把她對疫情的瞭解和防護等相關信息進行了分享,同時呼籲自己的學生開始關注和了解,並且積極配合政府的各項措施。她的學生也分享了中國抗疫的相關視頻和內容,讓大家能夠有所瞭解和借鑑。

在歧視這一個方面,加拿大的社會對於疫情的態度,目前看來是幾個主流國家中最為包容的一個國家了。截止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的報到,或者是學生反映有受到歧視的現象。在大學校園裡,公交車上,超市等公共場所,戴口罩的人不管膚色如何,周圍的其他人都不會有任何不恰當的反應。不過因為疫情的消息已經引起重視,所以在公共場所咳嗽或者打噴嚏確實會引來其他人的矚目或者暗中觀察。

關於疫情下的加拿大留學

根據新冠在國內發展的規律,目前加拿大政府及民眾所做的措施正在阻止其蔓延。不管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對於學生的關注並沒有因為身份而有所區別。多元文化下的一視同仁在校園中很好的體現。

從月初至今,學校已經陸續開始將面授課程改為網絡授課。同時通過學校下屬的各個部門,如International Student Centre等,以郵件的形式向學生髮布疫情的各種防護建議和可提供幫助的各種機構信息。從調整包括授課方式和考試在內的各種方法,確保學生的學業不至於中斷,保障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從短期來說,學生的學業多少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如果能夠利用好學校開放的各種網絡資源,實現‘彎道超車’也不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從長遠來說,疫情終將會過去,生活終究會回到原本的軌跡上去。

對於各位已經決定要來加拿大留學,或者正在觀望的疫情變化的家長和學生,立思辰留學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① 未來的申請條件不會因為疫情而有所改變,有規劃有計劃地進行準備才是最佳方法。留學所需要的GPA,雅思/託福,GMAT/GRE,都是需要時間去獲得相對應的分數的。在被疫情影響的這段時間需要有計劃地加以利用,查缺補漏;

② 與申請有關的消息請以學校官網為準。在疫情期間出來不少所謂的‘小道消息’,對學校的申請條件進行了歪曲的解讀。警察蜀黍說得不信謠不傳謠也同樣適用於這裡。學校官網會不斷更新,與申請相關的信息請以官網信息或者校方郵件回覆為準;

③ 國情不同,文化不同,所作所為也有所不同。加拿大政府和學校在疫情期間所採取的方式、方法、手段都是基於當地的實際情況。因為民生條件,社會的運作方式,生活習慣,文化背景,政府職能和效力等多種因素,與國內的情況會有一定差距。這段時間也是一段很好的瞭解加拿大社會的機會。

加拿大留學生,全球疫情下,留加要如何應對?

以上的事情雖說是管中窺豹,加拿大人對於疫情的態度在不斷調整,既沒有出現過度擔憂,明天就是世界末日的悲觀情緒,也沒有出現過度樂觀,明天疫情就會結束的盲目樂觀。他們表現的種種情況或許跟國內的人們期待的反應有所不同,但相同的都是對於現狀的慎重和對於未來的樂觀。


疫情是世界性的問題,新冠是全人類的敵人。疫情終將會過去,讓我們一同努力,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