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方方的小說《惟妙惟肖的愛情》懂了她日記提到這個人的原因

方方的日記,一天只寫一篇,幾千字而已,幾十分鐘就看完了。

  而在網絡上,每天生產出來的文字,最少也得幾千萬字吧。

幾千字的文章和幾千萬的資訊信息比較,九牛一毛而已,很多資訊內容如王小二的豆腐帳,隨手一記,過去就過去了,但方方的這每天幾千字的文章,卻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甚至指責的人居多。

  對方方的指責,大多數都是這樣:方方的日記,我看完一篇兩篇之後,就不想再看了;

  更多的人則直接斷章取義,“方方的日記,寫的如此陰暗,是何居心?”

   個人一直覺得方方的日記,寫的很客觀,理智,有一個作家擔當。對於網上的一篇聲討中,我這種感覺也開始動搖了,於是又翻看了方方以前寫的日記。

  我相信自己的感覺,方方寫的很好!

  一、

  方方,湖北武漢作家。

  是作家總有作品問世的,通過作品,可以看到一個作家的人品和追求。

  於是,有幸拜讀了方方的小說《惟妙惟肖的愛情》。

  這是一部帶有諷刺意味的小說,“小說處處有趣,處處藏機,處處揶揄,處處無解。 ”青年評論家付豔霞這樣評價這部小說。

  《惟妙惟肖的愛情》看標題講述一段愛情的故事,但故事背後的社會反思卻是沉痛的。

  一個家庭,兩種思想,老爸和大兒子惟妙惟組成的“讀書永樂派”,老媽和二兒子唯肖組成的“讀書臭屁派”,以此討論讀書的意義。

  到了小說的最後,正宗大學教授出身的惟妙,不但老婆和他離婚了,在他的課堂上,只有三個學生在聽他的歷史課,其中有一個學生曾經他弟弟寫了一篇論文,賺了5萬元錢補貼上學花費;

  在惟妙的課堂旁邊,是剛剛花錢買了一個“教授”頭銜的弟弟,和一個當紅明星鬧得滿城風雨,正在做勵志演講:

  著名企業家、北大的企業管理博士、某某影星的男友惟肖晚上要來學校作勵志演講,題目是:成功之路在於奮鬥。晚餐時間剛過,便有學生前去教室搶佔座位,結果遠不到講座開始時間,聽講者業已爆滿。校方只得緊急通知,臨時改在大禮堂。

  而惟肖的真實學歷不過是一個高中生,最早一份職業是司機,在老爸的表姐提攜下,一步一步走向了人生巔峰,成了一名成功人士的典範。

  小說語言犀利,夠狠。行文詼諧有趣,故事好讀,讓人笑著思考。

  方方在寫完這部中篇小說,在接受記者採訪說,雖然標題寫著愛情,然而惟妙惟肖這對哥倆兒哪有真正的愛情,惟妙離婚了,因為自己的妻子找到了一個比他更有錢的;惟肖也離婚了,因為他的地位高了,要找一個明星,所以給了前妻一大筆分手費,兩個人愉快的分手了……

  同時,方方在在諷刺這些人:

  在我自己的生活經歷中,也常會看到一些草包,什麼都不懂,但憑著到處跟人廝混,照樣春風得意。還有一些品行惡劣者或是投機者,居然可以混到在某些專業層面呼風喚雨,要啥有啥。他們不付出努力,只需搞好關係。

  這個當然包括一些所謂的職稱,學歷。一些知識分子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的走向學術的最顛覆,而一些人憑藉手中的錢,一步就能達到巔峰。對於被綁架的學術,方方用這個來勸慰自己“他想要的,是不是你想要的。”

  我清楚的知道,我們是不同的人,我們所要的東西完全不同。

  二、

  方方武漢日記3月1日提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做李躍華,是一個沒有執業醫師資格的民間醫生。方方之所以在日記中提起這個醫生,是因為很多人都向她推薦過,這個來自民間的醫生,可以醫治新冠肺炎,並且他在沒有任何防護下進行治療,也不會感染。

  並且方方羅列了三點,在日記中記載李醫生的原因:

  1、李躍華目前是否具有執業醫師資格不是重點,重點是他的治療方法是否有效?

  2、很多民間醫生都是被那個醫師資格證卡住了:合法行醫還是非法行醫就看是否有這個證書。

  3、有關部門這樣做實際上是罔顧事實進行打壓:名義上很是正義,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對於李醫生到底何許人物?到底是神通還是一個江湖騙子,在網上我看相關資訊和網友論點,討論的很激烈,有官方的說法,有民間的說法,但大多數都是望風捕影,或者用一堆數據,比如拿醫師資格證來說話……大家討論的很激烈,反方正方各有說辭,李躍華的網絡賬號也發聲了,說自己曾經請戰過,但無人回應。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中,這樣的新聞簡直太多了,但我只想說一條重點,李躍華醫治新冠肺炎的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他是如何做到不受感染的?

  小編住在遠離武漢的北方城市,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確診病例,當得知這位確診患者所在的小區,距離不過2公里的距離時,真的有點慌了,不僅是自己,感覺整個城市都慌了,一個用電焊封門的視頻傳遍了朋友圈,然後,各個小區封閉,辦通行證……

  如果李醫生把不感染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如果是真的,這樣為社會要節省多少資源呀!

  三、

  對方方的評價,也和這李醫生一樣,好的也有,壞的也有,褒貶不一。

  對於網上的批評聲,方方見怪不怪,面對記者的採訪說:

  這不就是批我小說的那幫人嗎?沒有我的日記,他們也會找點別的來批。這些人我根本不介意,我知道根子在哪裡。你可以看看他們的批評文章是什麼樣的水準,是什麼樣的邏輯。他們是因為我這個人而批,而不是我的日記。我寫別的,他們也一樣。

  看完方方的小說《惟妙惟肖的愛情》,的確會有一些人感到不爽,這不爽的人,包括“讀書永樂派”和“讀書臭屁派”。

  對於“讀書永樂派”而言,自己奮鬥一生的,可能別人花點錢,搞點關係,分分秒秒就得到了;

  對於“讀書臭屁派”而言,這玩意兒我花大錢搞到手的,要是不值這個價,我這錢不是白花了;

  最後,還是在摘錄方方3月2日更新的日記內容吧:

  近幾日,不少記者對我進行訪談。其中有一個問題問得有意思,說在這次疫情中,有哪些人和事被忽略了?

  回過頭來,覺得被忽略的人及事,委實太多了。比方,幫助並組織接送金銀潭區域醫護人員上下班的汪勇;封城一個月中,為六百多居民買藥而遭舉報的吳悠;還有專程從四川趕來為武漢醫院的醫護人員做盒飯的劉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