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多措並舉 鞏固脫貧成果打好“收官戰”

原標題:“十大扶貧產業”全覆蓋5.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妻子因病常年用藥,自己需在身邊照顧無法外出打工,作為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錦州市義縣大齊溝村的董萬利一家一度生活艱難。如今,他在村裡新建的黃苓種植合作社找到了工作。“打工一年下來收入2萬元,土地入股分紅還有2853元,日子是越過越好!”董萬利笑著告訴記者。

錦州市積極推廣“十大產業扶貧模式”,確保每名貧困戶至少有2種以上產業扶持的增收渠道。利用扶貧資金,義縣大齊溝村發展黃苓種植產業,實現整村脫貧。

去年,錦州市新實施扶貧產業項目207個,實現5.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扶貧產業項目全覆蓋。

按計劃,錦州市今年將完成剩餘234戶529人的脫貧任務,為此,全市通過擴大產業扶貧項目覆蓋面、對特殊貧困人口實施低保兜底保障等一系列措施,鎖定目標、壓實責任,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據介紹,今年,錦州市將立足貧困村地域、資源和產業特色,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支持貧困村、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門檻低、市場穩、風險小、見效快的扶貧項目。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吸納困難群眾就業,引導貧困群眾融入農業產業化鏈條,增加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全面夯實5.2萬貧困人口產業項目全覆蓋,確保穩定實現每個村都有主導產業、每一戶都有增收項目。

在貧困人口兜底保障方面,錦州市將全面落實低保、醫保、養老保險、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綜合社會保障政策。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救助範圍,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綜合社會保障政策進行兜底,做到應保盡保、應納盡納,實現扶貧、低保“雙向納入”,同時將側重解決醫療、住房、教育等相關問題。

錦州市還將開展為期4個月的脫貧“收官攻堅”,找問題、查短板、日通報、促整改,聚焦剩餘未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5000元以下貧困人口、已銷號貧困村等,實施分級掛牌督戰,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責任人,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確保各類政策措施不空掛、不打折、不變通,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