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未必有善報,作惡未必有惡報,佛學學習筆記第32天

行善未必有善報,作惡未必有惡報,佛學學習筆記第32天

《金剛經》有句名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相對於有為法,佛性則是無為法,所以就不能如夢幻泡影露電,是這些的反面是常樂我淨。

我們都知道業力都是伴隨著,無常,苦,無我,不淨。那麼如果這些東西都不在了,變成常樂我淨了,業力也就無法依附了,你先前無論做過多壞的事,都不會有惡報了。這就叫立地成佛,也叫頓悟成佛。

我們可以從《大般涅槃經》的那些邏輯裡,推演出禪宗最愛講的頓悟理論,如果你只讀《六祖壇經》根本搞不明白頓悟的邏輯何在,搞不清楚為什麼業力突然中斷了。而兩者之間的橋樑就是涅槃聖竺道生,在這個邏輯裡竺道生的,善不受報的理論也就順理成章了。

當廬山慧遠的三報論風行天下,人們相信輪迴的主體是靈魂,當然承受業報的也是靈魂,如果你今生做了壞事,當你死後,靈魂投胎到其他身體上,可能是人,也可能是豬,是人就註定受苦,是豬就註定挨,也可能不受苦不挨刀,但是下一世或者下下一世,總有一世會得到報應,你要把你該遭的報應受完。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讓你脫離業力的作用,無論不多虔誠的贖罪,禮佛都沒用。

這個理論,已經很能迎合中國人的世俗心態,不過那條“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讓你逃避業力的作用”比較不合情理,於是後來又有了地藏系的經典來顛覆這個道理,讓人相信不但祈禱有用,而且幫別人祈禱也有用。也就是因為這些理論,才衍生出各種祈禱儀式。

我們只要用四法印中的來檢驗三報論,很明顯的他違背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兩法印,屬於異端邪說。不過涅槃學標榜的佛性,難道不是有常有我嗎?他和靈魂又有什麼區別呢?

靈魂是寄居在身體上,好比身體是汽車靈魂是駕駛員。而佛性並不是某種事物,是某種性質,比如說鐵都有刀性,就是說鐵可以鍛打成刀,是說鐵有成刀的潛質。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宗教都是勸人向善的。事實上,勸人向善最多隻能算宗教的副產品。古印度的那些修行者之所以遠離人煙去修行,是因為他們只關心解脫,不關心世間善惡。

我們之前也討論過,如果因果的齒輪是鎖死的,那就意味著宿命論,那麼你的每個想法,世界的運行都是被先前業力鎖死的。《大般涅槃經》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在阿育王殺人事件中,佛陀反覆強調“法無定相”的原理,就是在強調世界充滿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就意味著善行不一定有善報,惡性不一定有惡報。這有點讓人難以接受。《大般涅槃經》再次用佛陀的話來強調不確定性的積極意義:正因為因果報應存在不確定性,所以修行佛法,追求解脫才有意義。

因為不確定性的存在,業力分為定業和不定業,定業少,不定業多。即使是定業也必須湊齊各種因緣才能形成果報。

比如阿闍世王殺父,嚴格來說是這種殺業屬於定業,而且會導致定業裡的現報,要下阿鼻地獄受苦,但是他真心悔過,而且找了佛陀尋求幫助,那下地獄這個果報的形成條件就湊不齊了,所以他就沒下地獄。

比如有人去海邊時候,把人按到水裡淹死了。他明白註定他要受到果報會淹死,於是就搬去沙漠,一輩子都不再靠近水,這樣形成果報的條件就湊不齊了。在沙漠裡生活肯定難受,雖然他沒受到淹死的果報,但是受到了乾旱的痛苦,但是總比顏色強,這就是他通過智慧減輕了果報。

但是如果他不夠聰明,殺人之後還在海邊待著,還去有鯊魚的地方去游泳,那他就不止被淹死那麼簡單,會死的更慘。這就是說他因為愚蠢使果報加重了。

這裡兩個比喻是方便理解,減輕果報的當然不是普通的小聰明,而是佛學意義上的大智慧。

努力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積跬步以至千里,雖然緩慢但我在前行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