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文:高中階段儘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

前兩天教育部發文,高中階段應儘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這表明職業生涯規劃越來越重要,但是國內的職業生涯規劃還很落後,要是關注這方面的書籍,基本上多數都是美國人寫的,中國在這方面的著作不多,原因也是中國是批量生產人才,中國也是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各方面都需要人才,所以先不管多還是少,先培養出來再說,結果現在中國每年人才濟濟,但是發現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對不上號,用人單位招不到人,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尷尬!

教育部發文:高中階段儘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

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我覺得有一方面的原因,這個原因是不可忽略的——所學內容和自我定位有出入

我們現在有些家長給孩子選專業不尊重孩子的個人意向,一味的追熱門,選畢業後高收入的專業,但這樣的問題就是,畢業後競爭力很大,就業體驗不佳。我認為要解決這種盲目跟風的態度,為孩子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做好職業傾向測評,充分認識自己。

教育部發文:高中階段儘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

《天生不同》的作者伊莎貝爾·邁爾斯在這本書的初版前言第一句寫到:“我始終相信,如果採用榮格的心理類型理論,很多問題一定會得到更加妥善的解決”。榮格的心理理論形成了四個人格維度,分別是:外傾與內傾、感覺與直覺、思維與情感、判斷與感知,16個人格類型,而每一種人格類型實際上都體現出個體在兩個維度上的屬性特長,個體的職業選擇顯然也會受到人格類型的重要影響。而對職業選擇影響最大的人格維度偏好是“感覺-直覺(SN)”,這一維度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體的興趣特徵。感覺型(S)的人喜歡那些涉及大量客觀事實的工作,而直覺性(N)的人則更希望有機會在工作中探索各種可能性。

第二個影響職業選擇的人格因素是“思維-情感(TF)”偏好,這決定了個體更容易採用或者接受什麼樣的決策方式。偏好“思維(T)”的人更善於處理與物理、機械、規則或者理論相關的問題;而偏好情感(F)的人則更善於處理與人有關的問題。

教育部發文:高中階段儘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

每種職業都有一組佔比較高的維度組合

尊重孩子興趣,促進孩子主動探索

教育部發文:高中階段儘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

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在初中至高中這個階段就應該重點關注,能夠鼓勵孩子主動探索,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在探索的過程中或許會遇到困難,和孩子一起解決,也有可能孩子沒有繼續堅持下去,或許興趣不在這個方向,再繼續探索;如果孩子再某一方面獲得成就感,那就繼續在這個方向進行鼓勵堅持。

大學的學習內容比較難,所以興趣是很關鍵的,如果孩子對學習的內容沒有興趣,那學習上會很吃力,畢業後也不一定從事相關的專業。19年志願填報的時候,有個學生和家長找我諮詢,孩子想上網絡與新媒體技術,但是家長對這個方向不瞭解,感覺不是大眾專業,怕就業不好,但是孩子自己的興趣就在這個方向,最終我給孩子建議她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這個學生最後也被自己理想的院校錄取,大一不久後她媽媽還發信息說孩子很喜歡,也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學習和活動中,只有樂觀積極了,才能在大學中有更多的收穫。

家長也要不斷學習

不要認為自己把孩子培養到大學,就算任務完成了。前段時間聽到一句話,感覺很有理,說中國很多60後,70後基本上把改革開放後很多紅利佔用了,現在留給80後和90後的市場資源沒有了,所以很多80,90後現在就業不是非常棒。似乎有些道理,所以家長也要繼續不斷學習,瞭解社會的發展,行業的發展,產業的發展,能夠科學的指導孩子未來的職業生涯,這很關鍵,有很多家長孩子畢業後,不能給孩子帶來有建設性的意見,一味的想孩子按自己的規劃的路走,不夠現實。

教育部發文:高中階段儘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

晨霧老師頭髮都白了,還要學習

今天小剛老師就職業生涯規劃的觀點就分享到這裡,如果各位同學和家長有想法可以在文章留言哦,也非常感謝您的關注,你的關注,是我持續發表文章的動力,謝謝思密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