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航天員講述太空出艙那些事兒

人如果沒有防護,在太空數十秒的時間內就會因為失壓而死去。由於真空環境,任何物體冷卻都相當慢,熱傳遞也非常弱。航天員必須要穿著具有龐大殼體的特殊套裝——艙外航天服進入太空。艙外服內有著適合人生存的壓力、溫度和大氣環境。

以下為俄羅斯英雄航天員阿列克謝·奧夫奇寧在接受塔斯社記者訪問時,講述的在典型艙外活動中的技術性細節。


“每次出艙人體要損耗約兩升水”

▲▲▲

艙外服的移動性很差,而且壓力越大,它就越硬(套裝就像充滿真空的球一樣)。為了完成好艙外活動,航天員在飛行前就要在中性浮力水槽和專用的模擬器上進行大量的訓練,並且要把艙外服調整到最合適自已的狀態。

艙外活動中,航天員只能用雙手工作,衣袖和手套是服裝活動最多的部位,然而這種活動並不容易,例如要攥緊戴著手套的拳頭,就要用力從手套裡擠出大約一半的氣體。

“毫不隱晦地講,艙外的所有工作都是靠雙手來完成的。要完成空間站的艙外工作,並不是總需要攥緊航天服的手套,為了讓手臂、肩胛帶和手指不累,為了完成艙外活動所有的任務,有時只需稍稍動一下手指。”為了在太空中熟練使用手臂控制肩胛帶和伸縮手指,航天員需要進行專門訓練。藉助專用於向手套施壓的手持式工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航天員的工作量和體力消耗。

除了手部的強烈張力之外,儘管冷卻系統在工作著,但艙外服內的人由於工作負荷大,依然會大量出汗。奧夫奇寧指出,航天員進行艙外活動時特別累,太空行走時損耗多少焦耳能量沒有計算過,但人體會損耗掉大約兩升的水,所以艙外活動後航天員會根據需要補充水、維生素和其他營養品。


聽!航天員講述太空出艙那些事兒


“像登山者一樣移動”

▲▲▲

航天員可能會在空間站外面的任何地方工作,有時從“碼頭”艙出來到工作的地方要走很長的路。一路上,航天員們像登山者一樣抓著硬的或柔軟的安全扶手以保障自身的安全,當然還應繫上安全繩。安全繩有兩條,一條1.5米,另一條3米。

誰也沒統計過,航天員艙外活動時應重新固定幾次彈簧鉤——因為這取決於具體的任務。有時航天員艙外活動是在氣閘艙旁,但如果工作地很遠,那麼航天員沿著扶手移動時應重新固定兩條安全拉繩的兩個彈簧鉤。

艙體外面安裝有供太空行走使用的扶手。扶手有兩種,一種是常用的,另一種是不常用的。在一些地方,扶手安裝的相當遠或者安裝的是軟扶手,因為那裡重新安裝了其他系統。航天員艙外工作時會反覆出現地球的陰影區和陽照區。當處於陰影區時,艙外服系統開啟加熱功能——網格套裝裡的特殊水管開始流動溫水;當處於陽照區時,艙外服水系統開啟冷卻模式。讓艙外服溫度升高比冷卻要簡單得多——它就像一個熱水瓶,人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會迅速充滿航天服內的空間。

當航天員向著陽光工作時會戴專用的防護面罩。這種防護面罩由多層特殊玻璃製成,可以很好地保護航天員的臉和眼睛免受強烈光線的干擾和損害。當然,透過防護面罩仍然可以直接看到星星。


聽!航天員講述太空出艙那些事兒


艙外活動中的航天員與登山運動員相似,不僅有安全繩索和彈簧鉤保護他們的安全,還有低壓氧氣,只是艙外服裡的壓力要保持低於地面大氣壓——大約在0.37~0.42個大氣壓(略高於珠穆朗瑪峰頂峰的壓力)。

“人在安裝有其它生命支持系統的狹小航天服裡時,原則上裡面的壓力要讓航天員感覺相當舒適。因為航天員艙外活動時,要在航天服裡呆上7到8小時。”應當指出的是,在珠穆朗瑪峰頂峰時,人們不會因為低壓而死亡,但會因為空氣中的氧含量稀薄而死。


聽!航天員講述太空出艙那些事兒


艙外活動中有休息的權利

▲▲▲

航天員在艙外工作期間有休息的權利,如果他們累了,可以請求飛控中心隨時暫停工作。他們不需要使用任何特殊的命令或暫停的詞語,只需向飛控中心通報:“累了,需要休息”,就可以了。此外,工作中的暫停也可以根據地面的命令決定。

“當艙外活動沒有休息計劃時,可以觀察航天員的狀態——艙外活動醫療支持小組對他們佩戴的記錄大量參數的醫療帶進行跟蹤判斷。如果醫生髮現航天員脈博加快或血壓增高,就會命令他們停止工作。”

雖然預先提供了一定量的水,但奧夫奇寧表示:俄羅斯航天員在出艙時既不進食,也不喝水。航天員完成出艙活動後,也不會安排專門的休息時間。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會立即清理艙外服,比如清理掉艙外服內的汗水並晾乾,然後將其放回空間站的專用儲物間,準備用於下一次出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