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治下的中国足球何去何从?

圣诞节之际,千呼万唤的联赛新政终于有了眉目,其中“限”字最吸引眼球!限薪、限外援、限支出等等。

足协治下的中国足球何去何从?


有哪个行业靠限薪而蒸蒸日上?为什么会高薪低能?物以稀为贵!这些人再差也是同年龄里金字塔顶端的那部份人,16支中超球队,拿高薪的内援160人,200人,300人,不多!相比其它行业全国前100到300强,企业家?演员?歌手?哪怕你是个包工头、网红、淘宝卖家、只要你做到全国前300强内,挣这些钱应该不难!更何况是关注度如此之高的足球,更何况这些球员的顶级联赛职业生命平均就10年左右,真的不高!造成这些情况的根源并不在球员!队员们穷就能踢好球?找问题,要找根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职业足球!日本和中国同样在93年开启职业足球(中国94年),当年也是金元开路,济科、邓加、卡雷卡、西拉斯、马津霍、多尼、路易斯.穆勒等一众世界杯巴西国脚,斯托伊科维奇、乌戈、罗恩、德拉甘、姆博玛、利特巴尔斯基、斯拉基奇、布赫瓦尔德、莱茵克尔等等欧美非巨星大牌,先后几十个历届世界冠军成员,光94年世界杯阿根廷就有比斯凯帝和贝洛,效力J职赛,98年巴西队长邓加效力磐田喜悦,喀麦隆主力前锋姆博玛当时效力大阪钢巴,等等。然而日本和中国在93和94年开启职业足球联赛,同时开启足球改革,却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底子好!有各省市足球人才底子铺垫,和市场改革的引领!但在改革过程中犯下了“先发展后治理",忽视后备青训的培养,日本人从来计较国字号得失,沉下心来完善足球青训培养,全面学习巴西,走技术足球之路,聘“白贝利”济科为足球技术顾问(当时日本基础青训教材就叫巜跟着济科学踢球》)济科对日本足球的影响,如克鲁伊夫之于巴萨!看看日本国家队最新23人大名单,国内联赛只有3人,其他20人全部来自欧洲。有钱是好事!怎么用是关键!

足协治下的中国足球何去何从?


有一点需求指出,中国足球重回亚洲一流,只是时间的问题,这点我个人认为是毫无凝问的!试看将来,里皮及卡纳瓦罗等人对中国足球的贡献,绝非世界杯门票,也不是亚冠,而是积极促成了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重建,这一点被骂多了的蔡振华也有功!之前那么多届足协谁做了!包括进02年世界杯那时的足协!自94年职化后,企业接盘体制,由于职业化不彻底,青训开始断档,02年世界杯也是体制足球回光返照,谁不是体制出来的?今天郑智,冯潇霆,汪嵩,谁不是体制出来的,包括郜林、蒿俊闵这一批人,都是体制尾端出来的。这批人过后存在大约8到12年的真空期,2002年后都包括高丰文足球在内的有名的青训足校倒了13家,根据中国足协的统计,目前在1992年这个年龄段上,全国注册球员只有182人,较有名的叫金敬道,什么概念?日本2011年15岁以下青少年注册球员就突破100万了,这也造成了我们金字塔顶端那些人质量不高的原因。说什么花钱才能上场、妈妈作陪才有人教,这些都反映青训基础之薄弱,试想各地青训机构如钢琴舞蹈等补习班一样众多,还有家长去送礼?恐怕青训机构只有加强自身实力才能招到人吧!其实这些年青训有一定起色,但有8到12年“真空期”,要出成绩,至少要等现在U15之后这批,可足协老爷和伪球迷等不及了,都在做一道错题:中国足球=世界杯门票,为了这张门票,归化来了!足协老爷要政绩谋归化,俱乐部借归化充实力也顺杆爬,伪球迷还认为归化就带动足球发展了!可那么多优秀外援在俱乐部天天一起练,还带不动?换个国籍,国家队几场就带动了?认为归化对青训有促进!可花点钱就能买到一群十几岁巴西好苗子,过几年换了国籍成内援,钱少时间快效益高,方法可复制性强,俱乐部脑子进水了?非去花大钱从6岁启蒙培养,不断筛选,十几二十年后能不能打上比赛,还难说!刚退役的球员和社会爱好足球的群体还会投入足球启蒙青训,和进阶青训吗?小学校还会在本就紧张的师资名额上扩编专业足球启蒙老师吗?这种情况,你还愿意送你儿子去专业足校接受前途渺茫的培训吗?学学日本人,别过多计较国字号成绩,沉下心来,夯实基础,畜力发展!

足协治下的中国足球何去何从?


再说一点,职业联赛真的很重要!如果说青训是球星的摇篮,那么高水平职业联赛则是,球员成长为巨星的沃土!球员成长的几个阶段:6一12岁启蒙青训,在这个阶段,有的球员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有的领悟了好的踢球方式及战术理念(比如后卫的位置感,中场的大局观)等等,这个阶段大家差距不会很大。12一18岁,进阶青训阶段,有没有能力踢出来,能不能成为未来之星,关键就看这个阶段。18一23岁,成长定位阶段,大多巨星在这个阶段都在高水平比赛中成长,我们有很多希望之星错过了这样的机会(姚夏、陈涛、曲波、杜威等),比如孙继海1998年到水晶宫,可惜被召回保驾大连,再出去时已是2002年了,错过了这个成为巨星的最佳磨练期。最为可惜的当属董方卓,2004年19岁加盟曼联后于2005年租借比利时培养,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比乙最佳射手,然而光辉一时,伤病!特别是频繁的国家队低水平比赛,限制甚至担误了球员成长,这个阶段球员好不容易适应了高水平对抗,又将他拉回低水平对抗,这种低水平,又带回欧洲,会有进步?更何况,不进则退!现在日本人一般低水平国际赛事都不会征调旅欧球员,尤其在18到23岁这个阶段更是会考虑征调对球员的影响、比赛水平等等!23岁以后,球员通过良好的职业规化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足协治下的中国足球何去何从?


有了基础青训之后,要想用比赛达到煅练人才的目的,无非有两个:第一,去高水平联赛踢,这一点由于人才稀缺而已经进入身价虚高的死胡同,留洋变得难以成行。第二,把自己的联赛打造成高水平,将高水平联赛搬家里面来。当前情况,第一个种几十年难见大成效,目前,唯有进一步放开外援限制,让什么水平的球员,踢什么水平的联赛,拿对应的薪水,使联赛水平上去,降低引援成本,积极度过人才“真空期”才是出路!归化都来了,联赛改革的步子还怕迈大了么?过多的牵绊与保护只会影响改革的进度与决心,由此继续产生畸形的联赛,低能高薪、无上进、人才断代造成可用之才枯竭、滥竽充数者多等怪象!

足协治下的中国足球何去何从?


期待中国足球早日走上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快车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