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老人去世后,作为子女一定不要忘了这件事情


在民间旧时殡葬文化中,有非常多习俗和规矩,当前许多年轻人甚至完全没概念,随着社会不但变迁发展,旧时风俗文化已经逐渐淡化。但在农村还是比较讲究,尤其以丧葬文化为主。人生在世,所有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每个人家里都有老人父母,所以应该适当了解一下丧葬文化。当家里有老人去世后,作为子女一定不要忘了这件事情。


家里有老人去世后,作为子女一定不要忘了这件事情


从亡者停止呼吸时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它们依次为: 烧“落气纸”:即死者直系亲属,在已经确认死者亡故之际,便置一瓦盆于灵床前,在盆中焚烧冥钞或纸钱,意为让亡魂“持币上路”。

净身:即洗澡,由死者直系亲属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给死者擦净躯体,通常以“三袱子”为限,即抹拭时将布帕浸水拧干三遭,称“三把”。一把抹头脸,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脚腿。净身亦称“洗丧”。

换衣:给亡者换上干净衣裤鞋袜。若是青壮年夭折上有父母者,手臂上应戴黑纱;老年人的裤带用白棉线合股系扎,合股线的支数以其年龄而定,老年人换衣称“穿寿衣”。(12)入殓前还要给死者蒙上“盖脸纸”

入殓:入殓前还要给死者蒙上“盖脸纸”(蒙脸纸)。盖脸纸须吊唁的亲人到齐后才盖上,不 齐时不能盖。因为盖了之后就不能再揭了。亲人齐时,方可入殓。


家里有老人去世后,作为子女一定不要忘了这件事情


逝者入殓前子女一定不要忘记了在逝者口中放入“茶叶和米”,也有地方讲究口中放入“铜钱”,称“含口钱”,又称“含口”还有“饭含”,指的是于人临死之前给死者口中含物的习俗。

中国古籍中“含口”记载,《礼记·杂记下》:“凿巾以饭。”《后汉书·礼仪志》也说:“登遐,饭含珠玉如礼”,取意也在于让死者顺利地渡过冥河。

古人认为,逝者死后进入冥界,需通过冥河,冥河上有船,也就必有专门负责摆渡的舟子。亡灵渡河,当然也应该象人间一样,付钱给舟子,否则很可能受到舟子的责难,甚至无法渡河,又回来找子孙的麻烦。亡灵口含的钱就是付给冥河舟子的船费。


家里有老人去世后,作为子女一定不要忘了这件事情


在逝者口中放入“茶叶、米”有一种说法就是:是怕故去的人在黄泉路上口渴,忍不住去喝孟婆汤。如果死的时候嘴里放些茶叶和大米,路上不会口渴以及饥饿,称为饿死鬼,可以避过喝孟婆迷糊汤,不会忘记前世的亲人和记忆。对于活着的人是对逝者的一种精神寄托,思念。


家里有老人去世后,作为子女一定不要忘了这件事情


云南纳西族人将断气的时候,孝子要赶忙往死者口中六“含口”。这是一个小红纸包,内放大米(男九粒女七粒)、碎茶叶和银屑少许,先分成三小包,再用红纸包在一起。放含口时,族内长辈要告诉死者三代祖先的名字,并告诉它如何使用这三小包含口:第一包做渡河时的船费,船到江心时,需拿一包作船费付给渡夫,否则就会被扔入江中不得超生;第二包送给阎王殿前的两个凶神大将;第三包则带给祖先。


家里有老人去世后,作为子女一定不要忘了这件事情


​云南崩龙族的葬礼中,要在死者嘴里放上一些碎银子,作为死者过河的船钱;

仡佬族的亡人也口含银物,手握纸钱被葬入坟墓。其他如佤族、壮族、毛南族、瑶族等等民族也都有含口的习惯。

封建王朝中,皇族中对待逝去的人口中放物品更为奢侈讲究,坊间谣传说慈禧太后口中含有“夜明珠”之说。


家里有老人去世后,作为子女一定不要忘了这件事情


对于各地方风俗文化不同,笔者都表示尊重文化,尊重逝者的态度。除了以上所说,放置种种东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故去的人死亡前多数会有张嘴的情况,口中放置“茶叶、米”之后,待亡者上山前,亲友最后一次“眼殓”逝者时,避免张嘴,亲友觉得遗憾。除此而外,各个地方丧葬文化中还有其他很多讲究,在今后慢慢为广大读者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