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盼雪

【按】家鄉下大雪了!朋友圈被雪照刷屏。那種歡悅,令人豔羨。這又讓我想起了18年前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一篇舊文——《盼雪》。這篇散文曾多次被當成閱讀材料出現在高中語文試卷上,還有人(應該是語文老師)對拙文進行了精細入微的點評(

括號中加粗的字體)。閱讀理解中的試題,我大都不會做,雖然我是文章的作者;但那位老師的點評,卻都說出了我的本意。身在南國,無緣賞雪。就把這篇舊文、閱讀試題和答案以及點評一併發出來,聊補遺憾——

「散文」盼雪

盼雪

盛大林

又是冬天了。這是我南下廣州的第一個冬天。雖然明白大雪難以過南嶺,但我還是同往年一樣,盼望(“盼望”一詞,點題)著一場大雪的降臨。

雪就是美,雪就是詩。(連用兩個“就是”,表明對雪的獨特感受,對它美的特質的獨到把握。)有關雪的詩句,人人都能信口誦來。“燕山雪花大如席”“梅花歡喜漫天雪”“一片一片又一片……飛入梅花都不見”,說不盡的是對雪的那份鍾情,那種喜戀;而“瑞雪兆豐年”則寄託了以農為本的中國人對來年的祝福和期望。

雪幾乎是北方的專利,在南國是難得一見的。大約是前年,粵北的一場短暫的小雪,曾經讓嶺南人欣喜若狂。從報上看到這條消息時,我真為自己生在中原,能經常欣賞到雪而得意、滿足。“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東坡先生大概是在享受荔枝時寫下這些詩句的。如果他在賞雪時來了詩興,大概又會說“年賞瑞雪一兩場,更願長作北國人”了。(

“年賞瑞雪一兩場,更願長作北國人”,由己推人大膽仿寫,讀來趣味盎然。)說到這裡,我又不免為自己南下謀生,失去了經常賞雪的機會而遺憾不已。

小時候,地處大別山區的家鄉每個冬天都要下幾場雪。有雪的時候,我總是興奮異常。跟小夥伴們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板,我樂此不疲。小手凍得通紅,也渾然不覺。雖然大雪使我到三里之外的學校上學麻煩許多,但我毫不在乎,學著大人的樣子,用稻草繩綁著腿,深一腳淺一腳,寒風刺骨全不顧,積雪沒膝趣最多……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雪下得正歡(“歡”字極有匠心:一說雪花之暢之密,一說人之喜)的時候。或是伸出小手迎接碎玉般的雪花,或是在漫天飛雪中跑著、跳著,任雪花打在臉上、落在瓜皮帽上。然而,雪卻常常在夜深人靜時悄悄地開始降落,到天亮時,留給千家萬戶一個開門的驚喜。“哇,好大的雪呀!”一聽到爺爺奶奶開門時的驚歎,平時最愛賴床、不烘熱棉褲不起來的我,就會抬起頭,先看看窗外,然後一骨碌(“一骨碌”既與以往的“賴床”形成鮮明對比,又將孩子盼雪愛雪的性情躍然紙上)爬起來……

如今,雪越來越稀罕了。大雪變成了小雪,多雪變成了少雪,少雪變成了無雪。(“大”→“小”,“多”→“少”→“無”,這一粗線條的勾勒中包含著多少的無奈與嘆惋。) 奶奶說,她曾見過三尺深的大雪。而我所見過的最大的雪只有一尺多深,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原以為,到了家鄉以北的鄭州,會見到更大的雪,但在鄭州八年,卻只見過一兩次半尺以上的雪。近兩年,更是連半尺雪也見不到了。每個冬天,我都盼雪,數著一九二九三九,盤算著冬天還剩下多少時間,(“數”“盤算”描寫“盼”的具體動作,同時為下文的“失望”做好了鋪墊。)及至到了春天,還常常盼望來一次“倒春寒”,下一場“桃花雪”,然而,冬去春又來,等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科學家說,這是氣候變暖的原因,氣候變暖是因為“溫室效應”,而“溫室效應”是因為工業化帶來的大氣汙染。我越來越感到,我們失去的已不僅僅是雪,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我所企盼的,也不僅僅是雪,還包括著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我越來越感到,我們失去的已不僅僅是雪,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我所企盼的,也不僅僅是雪,還包括著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從作者以小見大,由表及裡的深入思索中表現出他對人類自然環境的深深憂慮。

雖然身在南國,不敢奢望在這裡見到大雪,但我盼望著家鄉再一次出現“大雪封門”,盼望著北國重現“萬里雪飄”的壯景。前不久,有氣象學家說,持續十多年的“暖冬”,可能在今年告一段落,出現一個寒冷的冬季。但願這個預言能變成現實。

我天天關注著天氣預報,我一年更比一年——盼雪。(“天天”“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的關注與呼喚。

(原載《人民日報》2000年1月16日“大地副刊”)

閱讀試題:

(1)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

①我又不免為自己南下謀生,失去了經常賞雪的機會而遺憾不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手凍得通紅,也渾然不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篇文章以怎樣的順序記敘?請簡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引用了不少關於雪的詩句,下面是一些關於雪的詩句,你能寫出它們的作者與出處嗎?

①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________《________》

②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________《________》

③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了蘇東坡的詩句,請你把此詩前面的兩句補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畫線句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請你模仿此手法寫兩個描寫雪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請列舉,並說明這種手法的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說說“我們失去的已不僅僅是雪,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我所企盼的,也不僅僅是雪,還包括著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不停地感到惋惜;②一點也感覺不到。

(2)以時空交錯的順序記敘,文中出現了不少時間詞語,如“現在”“小時候”“十多年前”;也有不少詞語表示空間轉移,如“廣州”“大別山區的家鄉”“鄭州”等,憑此可判斷本文的記敘順序。

(3)①白居易《賣炭翁》;②杜甫《絕句》;③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5)略。

(6)將“南方”與“北方”比,“南方”與“大別山區的家鄉”比,將“十多年前”與“近兩年”比,通過對比突出“氣候的變暖”“溫室效應”越演越烈,從而說明大氣的汙染越來越厲害。

(7)對雪的盼望之情,對自然環境惡化的憂慮及對生態環境改善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