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充滿選擇,是流於世俗還是遵從內心?


01 最好的未必是最適合的


去年夏天的時候,家裡的冰箱壞了,老公帶著孩子去買冰箱,中途打來電話問樓梯間的寬度,我心裡疑惑,買個冰箱,跟樓梯間多寬有什麼關係?

人生充滿選擇,是流於世俗還是遵從內心?


原來,賣場正在做活動,一個雙開門的樣機跟一個單開門的新冰箱價位差不多,老公覺得樣機雖然擺了段時間,但基本上都是新的,何不買個大點的,價錢還便宜。


我聽了之後跟他一分析,我們家有老人天天買菜,冰箱存儲菜量不多,並且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放冰箱的物品,一個普通的冰箱就夠用了,樣機雖然便宜,但佔地方,又不適用,還是買個適合我們的就行。

人生充滿選擇,是流於世俗還是遵從內心?


人人都喜歡好物,但不妨思考一下,到底適不適合自己,正所謂,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與其買一雙精緻的高跟鞋,不如穿一雙舒適的平底鞋。


02 自己選擇的路,自己要負責一切結果


其實,生活中涉及到選擇的時候特別多,到底是選適合自己的還是最好的,當然見仁見智。


發小小美大學時交了個男朋友,談了四年戀愛,發現兩人興趣愛好,包括一些行為習慣都特別合拍,畢業後兩人打算到大城市闖蕩一番,再考慮結婚。

人生充滿選擇,是流於世俗還是遵從內心?


沒想到,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原來,小美的男朋友是外地人,且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早已為小美找好了工作,並物色了心儀的對象,可以說,小美如果按父母安排的路走下去,肯定過得安穩又小資。


小美非常地反感父母為她做的這一切,她執意要按自己的方式來選擇生活,父母始終是拗不過已經長大的女兒,提著心讓她奔向了遠方。


小美最終和男朋友在大城市站穩了腳跟,並組建了幸福的家庭,父母這才放下心來。

人生充滿選擇,是流於世俗還是遵從內心?


我問她,如果很不幸地,沒有現在的穩定和幸福,會不會後悔。


小美笑著說,沒什麼後不後悔的,自己選擇的路,什麼樣的結果都要自己承擔,如果真是那樣,我還年輕,還有能力扳轉結局。


選擇並沒有對錯,結果也不能預計,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為選擇的每一條路負責到底,有勇氣為選擇買單的人,也有能力改變逆境。


03 要相信內心深處的聲音,那才是心之所向


世界紛繁複雜,認清自己的方向很重要,超女出身的黃雅莉,被喻為都市中的李子柒,至今,她仍然住在租來的房子裡,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談及房子,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的觀念,一定要住在自己的房子裡才踏實,於是許多年輕人一畢業就開始籌錢買房子,父母出個首付,自己再掙錢還房貸。

人生充滿選擇,是流於世俗還是遵從內心?


生活呢,被層層重壓壓得喘不過氣來,不敢換工作,不敢多消費,一是失去了生活質量,二來也沒有了活著的熱情,年紀輕輕,卻暮氣沉沉。


生活並沒有標配,有條件當然可以選擇住在自己買來的屬於自己的房子,沒錢,租個房慢慢奮鬥也是曲線救國。


有一個姑娘,奉行極簡生活,她的房間,只有幾件必需品,她的衣服,也只是最簡單的款式,為了少添置衣服,如果她決心買一件衣服,就一定會先從衣櫥裡找一件衣服丟棄掉。

人生充滿選擇,是流於世俗還是遵從內心?


她的生活太簡單了,於是她有時間思考和學習,而不用總是整理物品,因為物質的簡單,她也節約了一大筆錢,可以用來實現各種夢想。

人生充滿選擇,是流於世俗還是遵從內心?


我們總是忙忙碌碌,追求物質的最大化,因為世俗的成功,就是名利雙收,事實上很多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他們坐擁巨大的財富,但他們內心並不富足。


傾聽內在的聲音,有時候我們所定下的目標,也許只是掩蓋下的各種慾望,比如買房子,買車子,這些能用金錢衡量的目標,充其量只是我們心中的慾望而已,如果只為這些而努力,我們終其一生也得不到滿足。


而內心深處的指引,會告訴我們,我們真正的追求是什麼。那是一種目標實現了之後的極大滿足,是內心的無比寧靜平和,是自己一個人的成長,與世界無關。

人生充滿選擇,是流於世俗還是遵從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