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不來!宣稱讓“長壽藥”平民化普及的100噸工廠,資金斷裂?

近日,“長壽藥”公司基.因.港(GeneHarbor)因新工廠遲遲未投產陷入輿論風波,原本擬定於2019年底正式投產的寧波餘姚煙酰胺-單核苷酸百噸大型工廠被一推再推,直到如今2020

年已過去1/3,新工廠仍未有任何動靜。對於“長壽藥”新工廠投產時間屢屢爽約,消費者表示不滿,甚至猜測該企業經營遇挫,導致投產困難重重。

遲遲不來!宣稱讓“長壽藥”平民化普及的100噸工廠,資金斷裂?

一.雷聲大雨點小,稱要解決斷貨壓力的新工廠仍未投產

資料顯示,基.因.港由威斯康辛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博士、港中文大學教授王駿創建於2000年,核心業務在於用其優勢技術“生物酶法”制銷谷胱甘肽、海藻糖、腺苷蛋氨酸、輔酶A等物質。

自2017年該企業全球首次利用“生物酶法”,研製合成哈佛可延壽30%的煙酰胺-單核苷酸補劑以來,其產品一度在電商平臺掀起搶購熱潮,查詢其京東官旗發現好評甚至超出3萬。雖已有香港科技園工廠、江蘇常熟100噸大型工廠,但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且頻頻陷入斷貨脫銷危機。對此,香港生物科技公司回應媒體採訪時表示“計劃在內陸投建一個新工廠,以解決供不應求問題”。

遲遲不來!宣稱讓“長壽藥”平民化普及的100噸工廠,資金斷裂?

此後,基.因.港公司如流量巨星,無論是工廠選址、奠基還是封頂等都受到廣泛關注,如:2018年初,受寧波市領導邀約,回鄉斥資10億在中意寧波生態園開工建年產值100噸的大型工廠;2018年11月15日,工廠舉行奠基儀式;2019年6月30日,新工廠封頂……包括南方週末、華夏時報、亞太日報等多家媒體進行跟進報道,甚至宣稱“距離全民長壽只有半年時間”。

然而“雷聲大,雨點小”,過去幾年,籠罩在媒體光環之下的“長壽藥”企業,雖成功引發關注,可到投產這一步卻突然“斷片”,強烈反差之下,不少消費者開始重新審視近幾年火熱的基.因.港投產消息是否真實,資金鍊有無斷裂風險。

遲遲不來!宣稱讓“長壽藥”平民化普及的100噸工廠,資金斷裂?

二.推遲投產是疫情影響,還是經營遇挫?

受制於疫情因素,自1月份以來,國內已有大量中小企業困於經營難題,有的甚至緊急尋求“破產”以及時止損,在此背景下有人猜測基.因.港新工廠一拖再拖,遲遲沒能投產同受疫情影響,或同其他中小企業一樣“熬不過去”無法投產。

然而,從基.因.港官網動態來看,似乎暫無異樣。官網資料顯示,該企業在2月初向武漢醫院捐出10%的收入、數萬件口罩測溫儀等醫療物資、5噸消毒液、1.5噸醫用酒精等,由於部分物資易燃易爆,該企業派出司機直達武漢協和等醫院。通常而言,若一家企業經營受挫“自身難保”,將吝於慈善捐贈。

遲遲不來!宣稱讓“長壽藥”平民化普及的100噸工廠,資金斷裂?

電商平臺月銷量數據同樣保持穩定,處於行業第一。據2月份京東營養補充劑領域戰報,該企業仍是京東全平臺店鋪銷售額第一的品牌,以此看來,“長壽藥”企業受疫情波及較小。

結合過去一年除建設寧波餘姚工廠、開設香港海港城實體旗艦店外,並無大型基建支出或重大商業投資,現金流似乎仍保持正常,外界傳言“資金鍊斷裂”可能性並不大,疫情影響復工或是其年初投產的主要影響因素。

三.投產也難降價,吃“長壽藥”不如運動+節食

長期以來,外界對於“長壽藥”新的大型工廠投產與否持有太多關注,除寄希望於“買賣更容易”外,更多人的關注放在了煙酰胺-單核苷酸補劑能否降價上。然而,遺憾的是,業內人士已對基.因.港產品做過分析:大幅降價可能性很小。

一方面,市面上從實驗室走出的抗衰老技術如鳳毛麟角,基.因.港售價已至谷底;另一方面,業內人士測算後估計所謂的年產100噸的工廠僅能滿足40萬人消費,在國內中老年人口基數龐大的背景下,如同“杯水車薪”,供不應求現象不會發生改變。不僅如此,如若延壽產品價格門檻太低,長壽變得唾手可得時“很危險”。

遲遲不來!宣稱讓“長壽藥”平民化普及的100噸工廠,資金斷裂?

衰老研究者認為,與其想走捷徑將長壽希望寄託於市面上價格不低的“長壽藥”,還不如自我約束,通過“運動+熱量限制”的方式來抗衰老,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實運動可延緩衰老,長期嚴格的熱量限制同樣能激活長壽信號通路。

因此,對於基.因.港,消費者無需狂熱,投產時間延遲與否本質上對消費者“毫無影響”,應冷靜視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