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是概念是工具是趨勢還是未來?距離企業有多遠?

IP是概念是工具是趨勢還是未來?距離企業有多遠?

這是禾木策馮立忠的第130篇原創文章

01

企業都是內容供應商

皇家馬德里的老總在很多場合強調,

我們不是一家足球體育俱樂部,

我們不是搞體育的,

我們是“內容提供商”,

當年皇馬以天價簽約“C羅”,

據媒體保守估計,

皇家馬德里在“C羅”身上賺滿6億歐元,

所以皇家馬德里說自己的是“內容提供商”,

這個自知之明屬實令人思考,



02

三年前就提出來的IP年輕化

3年前做《凡人修仙傳》的宣發,

提出了一個新概念“IP年輕化”,

當時對IP的認知是技術對文化的統治與支持,

IP是概念是工具是趨勢還是未來?距離企業有多遠?

統治怎麼講?

就是我們現在的文娛全部是“屈從於技術”的,

短視頻讓60秒,

沒人敢做1分鐘以上的,

讓做直播,所有人都爭先恐後的在鏡頭前表達,

讓微博140字,沒人敢多寫,

讓圖文消息要有“精緻”排版,

就有人不遺餘力的去折騰字體字號,

這是技術,這些技術的目標是什麼?

是聚合人群,聚合什麼樣的人群?

年輕人。

IP是概念是工具是趨勢還是未來?距離企業有多遠?

那麼,支持怎麼講?

就是技術讓內容製作越來越簡單,

原本專業的內容製作人士的優越感正在被拼命拉低,

原來說學個PS也是一門手藝,

原來說學攝影也是一門技術,

原來說學手繪也是一個技能,

原來還有設計師、插畫師、攝影師……

現在,

很多人都把這些技能當成愛好,

有些作品比專業人士做的都好,

當然從作品品質的穩定性上來說,

那是肯定不行的,

但是這種環境下的原生人群,

他們需要的可就不是“技術”了,

他們更需要的是內容資源,

即優質的IP資源。


而對年輕人來講,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在新技術的支持下,

可以是全新的IP資源,

比如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就是“IP年輕化”的典型,

當時協同貓片公司推出這個戰略,

其實質是“以技術優勢聚合優質IP,創建一流IP運營商”,

奈何,時不我與,造化弄人,

這裡就不多說了,

IP是概念是工具是趨勢還是未來?距離企業有多遠?

03

有多少企業在思考這個問題?

反過來說,

為何大家都期待和年輕人溝通?

IP到底是什麼?

IP和企業的關係?

IP和品牌的關係?

IP的成本,IP的應用,IP的收益?

IP距離企業有多遠?


必須搞清楚大家為什麼期待和年輕人溝通?

其實很簡單,

就是“價格戰”打怕了,

價格戰把商家的利潤都吃乾淨了,

也培養出一批“比價”用戶,

在任何行業的導入期和成長期,

新增用戶大於存量客戶都能幫助企業在價格戰中保有部分利潤,

這部分利潤來源於新增用戶的“信息不對稱”,

只要行業一旦進入成熟期,

新增用戶減少,

價格戰就是整個行業的“死局”,

這時,年輕人就是永恆的“新增”,

而對抗價格戰的就只有內容了,

所以不管是直播還是短視頻,

都要增加消費者購買理由,

規避消費者以價格為決策依據的手段,

那麼有個論點就來了,

IP是概念是工具是趨勢還是未來?距離企業有多遠?

04

IP到底是什麼?

IP增加消費者購買理由,

那麼如何增加消費者購買理由呢?

沒錯,你相對了,是關係,就是關係,沒錯的,

實際上企業和消費者建立的關係就是IP。

內容和讀者建立的關係也是IP,

這種關係或者是認同、或者是追隨崇拜,或者是口碑,或者是唯一選擇,

這些關係的統合就是IP。

那麼“IP年輕化”我們再進一步解釋一下就是,

IP和技術的關係,IP和人群的關係,IP和內容的關係不斷更新迭代,

IP即關係。

IP和企業和品牌呢?共識

IP是受眾對企業對品牌的共識。

IP是概念是工具是趨勢還是未來?距離企業有多遠?


05

那麼IP距離企業有多遠?

實際上企業一直在與消費者建立各種關係,

只是這種關係一直被定位“交易型關係”,

這就是很多企業不能擁有IP的根結。

那麼我們是不是要學習皇家馬德里與用戶基於“內容”建立關係呢?

很多人不是都把內容當成IP嗎?

想想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除了交易和互娛之外,

還有別的關係嗎?協同算不算?共生算不算?

交易、互娛、協同,共生,

從品牌的角度理解也可以,

就是,

知名,認知、美譽、忠誠,

但很顯然,

IP是概念是工具是趨勢還是未來?距離企業有多遠?

06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IP作為用戶意識的載體與用戶建立的關係,

是今天技術環境可以完美支持的場景,

也就是說,

原來我們想與用戶建立這些關係,

技術手段達不到,

現在一切都OK了,

而這些關係的目標一定內心需求和精神體驗,

原來純功能需求消費的份額會不斷被替代,

這個進程不可逆,而且近在咫尺。

只要企業不把與用戶之間的關係固化在“功能”“交易”層面,

並認知到與用戶的多重關係可以帶來更高利潤,

那麼企業就一定可以擁有自己的“IP”。

IP距離企業在一念之間。

IP是概念是工具是趨勢還是未來?距離企業有多遠?


07

IP怎麼賺錢

這個我就不用細說了吧?

小米、華為、格力、萬達、阿里、騰訊……

這些企業用一個名字賺了多少錢,相信各位都有各自認知,

小企業呢?

看看那些做“大號”的企業,

尤其是最近給武漢捐款捐了1.5億的辛巴,辛有志,

IP,一塊玩呀。

IP是概念是工具是趨勢還是未來?距離企業有多遠?


每日金桔

短視頻是價格戰的產物。

電商在爭奪零售市場份額階段積極打價格戰,

價格戰導致商家零利潤,

改變消費者決策依據的方法只有內容,

短視頻作為內容載體成為熱點。


好的短視頻有三個要素,

衝突、對比、反轉,

對應的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