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在鉅鹿一戰成名,各路諸候跪拜歸順,不敢直視

一個出名的演員,必須有他走紅的成名影視,一個出名的歌星,必須有他唱紅的成名歌曲,一個出名的作家更是少不了他成名的處女作。那麼,作為一個著名的政治家,必須要有影響深遠且付諸實施的為政舉措,而項羽作為歷史上頗具爭議的軍事家,他的成名自然離不開戰爭,鉅鹿之戰就是他的成名之戰。

秦朝末年,由於秦王朝荒淫無道的暴政統治,致使天下豪傑並起,紛紛揮戈相向,豎起反秦的旗幟。各地諸候也變的越來越不聽話,有的甚至於公開與秦王叫板,漸漸地互相割據,各自為王,到處瀰漫著嗆人的戰火濃煙。秦王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指派名將章邯、王離各率二十萬大軍征討各地反叛的諸候與反秦勢力。公元前208年,秦軍將領章邯、王離各率20萬大軍攻入趙國,將趙王歇圍困在鉅鹿,趙王歇情急之下派使者向楚懷王發送求援信。

項羽在鉅鹿一戰成名,各路諸候跪拜歸順,不敢直視

楚懷王接到趙王的求救信後,他立馬招集文武大臣商議,當他徵詢誰願擔當援趙抗秦的領軍之將時,帳下諸將竟然無一人自高奮勇。因為大家都明自,秦軍本就強大無比,再加上章邯和王離又是秦軍數一數二的名將,他們手下又有40萬大軍,楚國能派出去的頂多有5萬人馬,哪能與之抗衡?更讓諸將懼怕的是,項羽的父親項梁剛被章邯所部戰敗殺害,秦軍士氣正甚,這諸多因素導致楚國諸將認為與秦軍交戰必敗無疑。就在楚懷王尷尬犯難之時,26歲的帥哥項羽主動請纓,願領兵前去鉅鹿助趙抗秦。

項羽在鉅鹿一戰成名,各路諸候跪拜歸順,不敢直視

楚懷王一看主動請戰的是個不怕虎的愣頭青,欣喜中露出幾分憂慮,他環顧帳下文武大臣,見大家在竊竊私語中顯示出不屑一顧的神情。也是,儘管項羽從小就力大無窮,勇猛無比,跟隨其父南征北戰,在局部戰中取得過不少的勝利,但他所有的戰績都是在別人的指揮佈局下取得的,這次面對強強聯手的秦軍,誰能把如此重任託附項羽這個初生牛犢?但楚懷王出於無奈,也只好親自點名配備了援趙抗秦領導班子,他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亞父范增為末將,率軍五萬以解鉅鹿之困。

項羽在鉅鹿一戰成名,各路諸候跪拜歸順,不敢直視

宋義領著援趙軍隊進至安陽後,便按兵不動了。一方面是懼怕秦軍,一方面是等秦趙兩敗俱傷後收漁人之利,故而按兵不動46天。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一月,項羽痛斥宋義並將其殺死。楚懷王遂封項羽為上將軍,並把英布和蒲將軍兩支楚軍也交由項羽指揮。於是,項羽即刻命英布和蒲將軍率2萬精兵從鉅鹿南岸渡過黃河,直接救趙,自已率領所剩軍隊,燒燬帳篷,扔掉鍋碗瓢盆等較重物資,命令全軍將士只帶三日干糧,從章邯與王升兩軍的縫隙中殺開一條血路,阻斷兩軍的糧草軍需供應通道,以閃電式的速度擊敗章邯所部。

項羽在鉅鹿一戰成名,各路諸候跪拜歸順,不敢直視

項羽以“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主將形象大振士氣,所有士兵都是以一當十,所向披靡,經過九次快速往來的衝殺,王升的二十萬大軍被包圍剿殺,章邯所部潰不成軍。趙國周邊的諸侯國眼見秦軍大敗,也都一哄而上,成為項羽反秦的幫兇,章邯在多方不利因素的迫使下於八個月之後帶二十萬秦軍投降,秦軍主力徹底被瓦解,秦國已名存實亡。鉅鹿之戰結束後,向羽成為反秦勢力的統帥,各諸侯國統統歸順楚國,對項羽頂禮膜拜,項羽自此一戰成名,成為戰神級的少年英雄!

項羽在鉅鹿一戰成名,各路諸候跪拜歸順,不敢直視

鉅鹿之戰,“項羽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與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戰皆勝,虜王離,殺蘇角,焚涉間,卒使能征善戰之章邯,一蹶不振,何其勇也!”此戰是項羽的成名之戰,戰後各路諸候對項羽跪拜歸順,不感直視……

謝謝諸位點贊關注,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