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肺癌年度進展盤點系列課上線

年終盤點 | 2019年肺癌年度進展盤點系列課上線

​2019肺癌年終盤點系列課上線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更加系統的梳理肺癌診療研究進展,有助於未來更好的開展臨床診療工作。基於此,【2019年終盤點】欄目組力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張樹才、山東省腫瘤醫院郭其森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瑾教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於壯教授以視頻課程的形式分別就肺癌EGFR、免疫治療、ALK以及罕見突變NSCLC診療進展盤點總結,在醫悅匯學苑正式上線,以期為未來肺癌的診療指引方向!本欄目由貝達藥業獨家冠名支持。


課程列表如下:


年終盤點 | 2019年肺癌年度進展盤點系列課上線


盤點要點


EGFR篇

靶向治療已經成為驅動基因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標準治療,其中,EGFR突變的發生率更是亞裔人群中最常見的突變類型。在過去的2019年裡,EGFR TKI的新藥、一線/二線治療、耐藥後治療、預測EGFR TKI的療效以及EGFR TKI加量治療、聯合治療等方面研究成果不斷展現。學習和了解課程內容有助於在工作中為患者提供更恰當的治療方案。在EGFR通路上,中國醫學工作者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且貢獻了非常多的循證依據。讓我們在“2019年肺癌年終盤點”系列課中跟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張樹才教授一起看看在EGFR突變通路上的“中國證據”。


年終盤點 | 2019年肺癌年度進展盤點系列課上線

張樹才


回顧2019年,對肺癌的免疫治療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隨著肺癌免疫治療研究的進展,免疫治療引領了腫瘤治療史上的重要變革,患者的生存期得以不斷延長,肺癌將成為慢性疾病。可以說免疫治療的出現改變了既往臨床的NSCLC的治療模式與思路,多種聯合免疫治療的方案已逐漸成熟,為廣大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儘管越來越多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獲得了上市批准,但我們仍應看到針對NSCLC的治療仍還需一段時間的探索和檢驗。讓我們在“2019年肺癌年終盤點”系列課中跟隨山東省腫瘤醫院郭其森教授一起看看在肺癌免疫治療方面取得了哪些“變革”,還面臨著哪些有待探尋的“藍海”。


年終盤點 | 2019年肺癌年度進展盤點系列課上線

郭其森


ALK篇

一直以來,ALK融合基因被稱為“鑽石突變”,ALK抑制劑的發展為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帶來了長期生存,讓肺癌有望成為慢病。ROS1和ALK有高度同源性,隨著藥物的發展,在ROS1陽性晚期NSCLC的治療上,患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有了獲得更長生存時間的可能。探尋最佳的排兵佈陣,對患者進行全程管理,將更有助於為患者帶來長期生存。讓我們在“2019年肺癌年終盤點”系列課中跟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瑾教授一起看看在ALK突變通路上的“世界精彩”和“中國貢獻”。


年終盤點 | 2019年肺癌年度進展盤點系列課上線

吳瑾


罕見突變篇

2019年是肺癌治療進展之小年,然與已“大紅大紫”的高頻驅動基因靶向治療和“如日中天”的免疫治療相比,幾年前還乏人問津,駐足不前的少見/罕見驅動基因治療由“冷點”變成了今年趨之若鶩、擊掌喝彩的“熱點”,讓我們在“2019年肺癌年終盤點”系列課中跟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於壯教授一起悉數罕見突變NSCLC研究中的那些“熱”和“彩”。


年終盤點 | 2019年肺癌年度進展盤點系列課上線

於壯


盤點回顧

2019年終盤點 | 姜達教授:ALK-TKIs家族成員“再定位”

2019年終盤點 | 於金明院士:肺癌放療進展

2019年終盤點 | 郭其森:肺癌免疫治療進展

2019年終盤點 |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非小細胞肺癌少見/罕見驅動基因變異治療進展

2019年終盤點 | 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的重要藥物及研究進展

友情提示:關注醫悅匯微信訂閱號、醫悅匯學苑服務號,可隨時收看“2019肺癌年終盤點”系列課,本系列課為永久免費回看。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本文版權歸i Hope學院及醫悅匯所有。歡迎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醫悅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