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恍惚间,过去了9年

9年前,那是我第一次使用货到付款

当我小心翼翼一地拿出时简陋塑料包装中的Jawbone UP时

我绝不会知道,这将开启我至今都未停止"玩耍"的智能可穿戴历史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蛰伏

可穿戴设备这个词一开始火的时候

恰好是我真正自由接触互联网的时候

那时的我,瞪着大眼睛痴迷地盯着老式17寸屏幕前一遍又一遍浏览各类可穿戴设备的参数,即便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也乐此不疲

2012年,安卓系统也仅仅是刚刚兴起,连小米手机都还没有火遍全国

那时玩可穿戴设备的童鞋,可能真正能称得上是发烧中的发烧友吧

购买人生中第一款可穿戴设备——Jawbone UP的时候,仅仅是为了"玩",很单纯的玩而已。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我是如何和我的小伙伴吹嘘这玩意的:"MotionX传感器""医用级别的TPU",边说边抚摸着极具亲肤感的表皮,拿在手上把玩,不停地"咔哒"套手上再取下来,不亦乐乎。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此时此刻,Jawbone引以为傲的深度睡眠监测功能都已为浮云,就连打开APP,我也只是惊叹其原生流畅的交互设计而已。

那时候,我凭借购买的Jawbone UP独特的造型,还获得同桌女生的青睐,每天早读都会抢走我的手环,甩来甩去,直到晚读才还给我。直到现在我打这段字的时候,还是认为那时候的记忆是最美好的。

好了,往事再叙。

其实,想要理解当时的智能可穿戴世界是什么样的,只需要了解当时穿戴界的三大王牌产品就够了。那就是Fitbit Flex、Jawbone UP2、Nike Fuelband。

Fitbit Flex,没听错就是那家被谷歌花21亿美元收购的fitbit,当时绝对是大哥大,实际上也是这三个里面撑得时间最长的元老级可穿戴公司。Fitbit Flex,三轴陀螺仪,蓝牙4.0,10米防水。除了没有屏幕和心率传感器,其他基本上和如今的手环差距不大了。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唯一的缺点就是贵,直到Fitbit charge发售,我才通过其他渠道低价入了一个体验了一把。

Jawbone UP,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产品系,让很多人为其颜值而心动,尤其是女生对于Jawbone的产品设计评价很高,这与非常在意屏幕和深度交互的我来说买它真的很纠结:非常高的颜值和穿戴体验,深度睡眠监测也是当时最好的,可惜败就败在没有一个屏幕。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振动感调教也是最好的,由于其整个产品都是其主体,振动感非常到肉,可以说秒杀目前所有的手表,包括Apple Watch。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另外说一句,它的APP交互非常友好,可以说直到如今也无人超越。如今各家的"xx运动"APP充斥着高信息密度设计和低劣的商业化布局,从产品和消费者的体验来看,简直糟糕透顶,也许这就是产品发展初期自带的那种单纯和美好吧。

Nike Fuelband,知名运动公司做的运动产品却并不知名。这也是可穿戴产品发展初期的通病,不同类型的厂商跟随资本风口入局的必然结果。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一群亮瞎眼的LED阵列,非常鸡肋和稀少的功能,佩戴难度也比较大,是被我第一个pass掉的产品,当时的贴吧里也有很多反应其质量问题的情况,这款产品在中国就没火起来过。

那时候的智能可穿戴产品,其实算是百花齐放的探索期,但也因为高昂的售价和颇为鸡肋的场景覆盖,大多如同我刻意躲避老师检查一样

蛰伏着,等待技术的春天。


潮起

接下来,小米手环的到来,让每个人手上的腕带都似乎变得智能了起来。

在2014年,国内外的可穿戴产品普遍都有着千元以上的售价。而初代小米手环定价仅为79元软妹币。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简直就是一个普通玩具的价格!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降低了门槛,而是直接把可穿戴设备的门槛砍掉了。

除了屏幕,小米手环的功能上已经是数年来的集大成者,基本的计步、睡眠监测、蓝牙解锁和提醒等等一应俱全,同时防水和续航30天的设计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自觉地培养了长时间全场景的佩戴习惯。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穿戴,可不仅仅是可穿戴。

2014年到2016年,智能手表领域也迎来了大发展,在Apple和Google的大力推动下,智能手表终于有了规范化,工业化的"产品标准"。

三星,索尼,LG,华硕,华为这些Android Wear 的OEM厂商使用统一产品规范出品了一批"勉强可用"的半成品手表,但也算是百花齐放;那一边,苹果利用完善统一的iOS系统发展了旗下搭载Watch OS的Apple Watch。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其中,当时最为著名的产品就是Moto 360。在我的怂恿下,班上的同学花了980块买了一个二手的360,全制钢带,非常阳刚气派,顿时就想把手上早就过时的Fitbit charge扔垃圾桶里了。

于是我转身就在闲鱼买了Moto的死对头,三星第一代Tizen 手表Gear S,型号我还记得 - R750。

哦,对了,那时候的"闲鱼"还不叫闲鱼,叫淘宝二手,红色的LOGO。

Gear S 傻大黑粗的外形让很多人无法接受,但却有着当时最大的手表屏幕,还是曲面屏。可以3G/wifi上网,有心率监测,系统流畅应用多。当时我评测中特地演示在手表上刷Opera浏览器,成功点亮了在被窝里刷手表看小说的记忆。

直到如今,再也没有一款产品能这么爽地几乎无限制的使用手机上的功能了。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那时候,眼花缭乱的各类智能手表层出不穷,多到什么程度呢?我基本上三个月不到就换个产品玩玩。简单列举一些,Moto 360、Gear S、Gear S2 Classic、Apple Watch2、Huawei Watch、TicWatch等等。

然而,以上的智能手表,均有着千元左右和以上的售价,这一下又把智能手表与普通消费者拉开了差距。于大多数人熟知的智能手环相比,仅仅是一个屏幕的差别,凭啥一个几十块,一个几千块呢?

看到这一商机的深圳电子厂们开始撸起袖子自己干。低成本的半反屏和廉价MCU成为制胜法宝。

这里面有唯乐,乐心,埃微等等代表性的品牌。我基本都买过他们家的产品,我最早的知乎专栏文章中讲过其中一些产品的优势,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小黑3发布会上,唯乐CEO浩田跑步机上讲解手表功能,颇为眼前一亮。

这些厂凭借长续航和运动高可用性(主要就是半反射屏为代表),向着高强度运动用户群体发起主攻。但伴随着技术方案的成熟和价格下探,无法撑起规模优势的小厂们几乎都已经销声匿迹。

有一个例外,就是背靠小米的华米Amazfit。Amazfit的一代手表是我唯一一次两次购买的智能手表。

但无法辩驳的是,潮起后必然有潮落。


专注

2016年,VR元年。

当时还是半个三星粉的我买了S7E和其全家桶,其中就有当时手机VR中最知名的——Gear VR。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那时候的VR,低到几块钱的VR盒子,高到上千元的一体式VR,本质上差不到哪里去。毕竟那时候,高FOV的透镜技术和高刷屏还没有出现,这就导致了又是一大批深圳小厂,硬生生把VR设备价格压到50包邮。

同时期,更为著名的概念就是由Google Glass发起,微软Hololens发扬光大的AR,MR概念。我有幸评测过Hololens一代,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足以让交互以假乱真的SLAM算法,所有的应用都可以精准地悬空或者吸附在你想要放置的地方,沉浸式的体验经常会让你忘记下一步要干嘛。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除去以上科技圈熟知的"超高科技"产品,我体验过的还有诸如肌电手环,智能戒指,甚至全身穿戴外等更加小众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当然,以上这些都不是消费级的产品了,短期内也不会进入消费市场。这些产品实际上是面向很多ToB的场合中,同时也并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高大上。用圈内的眼光来看,经过数年时间的演化,很多只能靠"组装"和"打磨开源算法"的薅取风口福利的小厂们,短期内风光无限,但也只能靠不断扩大廉价产品线,寄希望于凭借多品类的规模优势在大厂们的夹击下获得一线生机。

我们再用大家熟悉的智能手表手环来举例,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在 2019 年第 4 季度增长 82.3%,达到 1.189 亿部。全年来看,2019 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 3.365 亿台,相比 2018年的 1.78 亿部增长了 89%。


从玩具到“玩具”,见证9年智能可穿戴发展史


当然,个人并不觉得应该把TWS耳机也纳入智能可穿戴设备,否则第一名的绝不是苹果。

从品类占比来看,智能手表和手环与耳机三分天下。从品牌数据来看,苹果出货量高达1.06亿,占据31.7%市场份额;排在第二的小米则是4170万出货量排在第二,市场份额12.4%;三星出货量3090万排第三,华为2790万排第四,两者出货量和份额非常接近。排在第五的Fitbit份额只有4.7%。

前五大品牌占据了整个市场66.3%,其他品牌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尤其是已经面对形成完整生态体系的手机大厂们,智能手表手环作为它们经过多年的积淀的手机附带品,因为其丰厚的利润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专注。缺少技术壁垒和规模效应的Others必然会剑走偏锋,利用更低廉的价格企图抢占更多的细分市场,结果不会很好看。

再看看被谷歌收购的fitbit,这实为谷歌的无奈之举,当年盛极一时Wear OS手表与高通捆绑,直接导致与Wear OS手表陷入绝境。在隔壁Apple Watch逐渐打开市场的那两年,高通可穿戴平台2年多没有更新。后来高通终于推出骁龙 Wear 3100,2018年终于上市,为时晚矣。

谷歌因为没有强大的芯片,也不好好打磨Wear OS。摩托罗拉、华硕、LG早就退出了谷歌生态,三星研发自家的TIzen和Exynos,华为彻底抛弃谷歌,全新的Watch GT系列全部使用自己多年时间研发的LiteOS。如今市场上活得很好的产品背后都有着数年时间的研发和积累。

只有专注的产品,可以活下去。

尾声

写到这里,看了一眼手上的GT2,突然发现自己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定位还是"玩具"。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功能性越来越强的同时,多年前天天把玩的成分却淡去了。但即使如此,智能可穿戴仍不失为一个大男孩的玩具。有的只是偶尔看它那么一眼,感受优秀的工业设计和材质带来的满足感,有的只是闲来无事咔哒咔哒,令人上瘾的旋转表盘。

2020年,智能手表已经变得颇为常见,智能眼镜开始进入消费市场,其他的智能设备还看不到清晰的影子,这一市场的长尾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存在,这将是创新的动力,也是我们未来的"玩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