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鍛鍊,給人才成長“加油”

3月下旬,一場紅藍對抗演練在深山密林悄然打響。第72集團軍某旅10餘名新任火炮技師深入一線,在近似實戰環境中淬火鍛鍊,提高任職能力。這是該旅緊盯轉型急需,加強作戰人才培養的一個鏡頭。

“實現轉型建設,最緊要、最急需的是人才,最基礎、最關鍵的也是人才。”該旅領導介紹,調整改革後,部隊面臨著專業對口率低、作戰人才結構失衡等矛盾問題。為此,他們結合學習貫徹新修訂的《軍隊基層建設綱要》,出臺作戰人才建設規劃,突出崗位能力提升和知識更新拓展,加快作戰人才培養步伐。

筆者在規劃中看到,該旅區分指揮人才、參謀人才、技術人才等8類作戰人才,建立相應的素質模型,為官兵成長成才提供清晰的目標指向。為幫助官兵儘快適應新崗位,他們通過外請專家“進來教”、遴選輔導錄像“拿來看”、安排不同崗位標兵“自己講”相結合的方式,對全旅官兵分專業、分批次展開滾動式培訓,促進能力素質升級。

不僅如此,該旅還注重對接戰場需求,加強作戰人才實踐鍛鍊。今年以來,他們總結近年來參加演習演訓的經驗教訓,梳理出轉型建設急需破解的50多個重難點問題,組織官兵開展攻關,引導不同崗位專業人才在破解難題中提升能力。近日,該旅結合指揮所演習,組織10餘名預任參謀人員與各級指揮員混合編組跟訓,接受嵌入式演訓考核,讓他們在硝煙洗禮中提升能力素質。

素質模型促轉型,以學強能謀打贏。由防化專業轉到火控專業的該旅四級軍士長邢飛,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訓練,很快適應了新崗位,在前不久一次實戰化演訓任務中出色發揮作用,受到上級導調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